第282章 惺惺相惜


本站公告

    其实就连诸葛亮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封为太子太师。

    倒不是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个位置。

    而是因为,如今的宫里,已经有两位皇子了。

    最容易也是最应该获得太子之位的,是妲己所生的孩子。

    这很难不让他联想到什么。

    司马懿在当天就接到了懿旨。

    他很好奇,为何诸葛亮要举荐自己前去楚国。

    于是,他便邀请对方前来自己府中一叙。

    对于他们二人的渊源,不得不提的是,诸葛亮曾在司马徽与庞德公麾下学习过一段时间。

    司马懿也曾跟在司马徽身边学过一些东西,只不过时间比较短暂。

    至于庞德公,更是司马懿的一位良师益友。

    可以说,他们二人还是比较有缘分。

    只不过,真要是细究起来,两者间并无丝毫关系。

    因为诸葛亮主要是跟随水镜先生司马徽学习,而司马懿则是跟随在一个叫胡昭的人麾下学习。

    有趣的是,这位叫做胡昭的先生,也是字孔明。

    是一位不弱庞德公与水镜先生的大才。

    工部尚书府上,一间凉亭中。

    司马懿与诸葛亮席地而坐,前者笑着说道:

    “诸葛先生当真是了不得,初来京城,便得重用,其地位,甚至都快超过我这个工部尚书了。”

    无论是在这个世界还是嬴渊前世历史上,二人的年龄相差不多,但总得来说,是司马懿年长诸葛亮几岁。

    后者微微拱手道:“尚书大人言重了,在下只不过是想一展所学,为国朝多做些事情罢了。”

    司马懿笑道:“其实今日请先生来府上小叙,主要还是想问问先生,为何晋国一行,推荐在下前去?”

    诸葛亮应声道:“尚书大人有着满腹经纶,才学匪浅,何故不显山不露水

    ?”

    闻言,司马懿皱了皱眉头,好奇道:“在下做做这工部尚书便已略显吃力,不知先生何处听说,在下有什么满腹经纶?”

    诸葛亮直言道:“尚书大人,如今国家正值危难,如不挺身而出,而是继续选择小隐,只怕非明智之举。”

    听到这里,司马懿当下便不敢小觑对方。

    也不知为何,他总有一种感觉,诸葛亮这个人,很会揣摩人心。

    “也罢,这楚国,在下便就去一趟。不知去之前,先生可还有叮嘱?”

    司马懿询问道。

    诸葛亮摇头笑道:“在尚书大人面前班门弄斧,岂不贻笑大方?”

    司马懿故作唉声叹道:“只怕我远没有先生想的这么中用啊,万一坏了事情,怕是在下难以向朝廷交代。”

    诸葛亮正色道:“尚书大人何须自贬?此间只有你我二人。希望尚书大人可尽力而为,使国朝挺过这一难关。”

    司马懿点了点头,“既已说到此处,还请先生放心,在下一定会极力促成此事。”

    “有尚书大人这句话,便就足够了。”

    诸葛亮莞尔一笑。

    在他离开后,司马懿挺了挺身躯,喃喃道:

    “不知为何,这个人,会给我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像是我们生来就要成为朋友或是对手。”

    身旁一名下人轻声道:“或许是因为,他的聪慧,不弱于老爷您?”

    司马懿摇头一笑道:“或许是吧,收拾收拾东西,不日,我们便启程前往晋国。”

    在离开咸阳城当日,他从府中的人工湖里,捞上来一只乌龟,将龟壳生生剥下。

    并且还用着一种极为古老的方法,在龟壳上面画下几道图案,然后用阳火焚烧。

    烧焦之后,龟壳上的纹路竟与先前所画的图案相吻合。

    见状,他抚须笑道:“此行大吉,可去。”

    就此,司马懿离开咸阳,前往晋国。

    翌日。

    诸葛亮也准备启程前往齐国。

    就在司马懿走后的当天夜里,他掂量着手里的几枚铜钱,随后抛了出去,任其散落地面。

    看着铜钱各自落在的方位与正反面,他顿时笑出声来,喃喃而出一个字‘吉’。

    于是,这两位智者,一前一后,都离开了咸阳。

    他们此去,是要为秦国争出一个未来。

    在嬴渊前世历史上,他们二人,是知己,也是生死之敌。

    诸葛亮因司马懿的惺惺相惜,而摆下空城计,名动后世。

    司马懿因为诸葛亮的存在,手握魏国至高无上的权力。

    如今,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同朝为官,一起为嬴渊效力。

    不知,将会发生怎样的能量。

    宣政殿中。

    诸葛亮走了以后,胡喜媚特意前来相报。

    相较于司马懿的轻装上阵。

    诸葛亮这边的阵仗,就很足了。

    光是使团成员,就有三百余名。

    随行将士,更是有两千之数。

    带这么多的将士,也是担心路上会遇到山匪之类的。

    司马懿在暗,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联络晋国世家。

    诸葛亮在明,他巴不得要让晋楚两国的人都看看,秦使入齐了。

    合纵连横之计,不止你们晋楚两国会玩。

    秦国也会。

    “娘娘,不知此行,诸葛先生能否功成...”

    胡喜媚忧心忡忡道。

    妲己笑道:“成与不成,总归都要一试,即使最后失败了,倒也无妨。

    因为大秦的未来,我与陛下,就从未系于一人身上过。”

    是啊,即使诸葛亮失败了,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战争而已。

    可大秦什么都不做,就能避免战争了吗?

    更何况,这场战争,不是早就开始了吗?

    ...

    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守幽云地界的那些将士们,都知道了,自己的国家,要与晋国求和的事情。

    意料之中的,士气有所跌落。

    但是,白起与朱棣又能怎么办?

    他们如果向将士们明说,那么秦国假求和的事情,必然以极快的速度,传到晋国那边。

    可若不说,将士们的士气继续低迷下去,总归也不是一个办法。

    他们只希望,上京的计划,可以早日结束。

    某日夜里。

    云州城头上,白起正在巡视。

    突然停下脚步,站在一处城垛前,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晋军大营,微微皱起眉头。

    虽然已经停战了一段时间,给了自己一些喘息之机。

    可敌军那边,又何尝不是呢?如今,他们有着足够的时间,可以运送粮草辎重了。

    就在这时,身旁一名将士缓缓开口问道:“将军,听说咱们不跟晋国干仗了,要向他们求和了,这事是真的假的?”

    顿了顿,白起神情一愣,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

    缓了半晌,他才笑着说道:“只要他们还想要侵占我大秦的土地,那么,战争就还没有结束,和平也只是空谈而已。”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