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合力取江夏,壮士终返家4


本站公告

    傍晚时分,襄阳城内城,荆州牧衙署大堂上。

    所以说…

    刘表确实是个傀儡。

    因为无论蔡瑁、蒯越,还是刘先、韩嵩,都不在乎刘表的想法,他们只需要向刘表说明情况后,由后者钤盖荆州牧印玺、签发荆州牧诏令。

    好吧,至少他们还知道走走形式、问1问刘表的意思。

    这1点,荆州豪族士人们比苟哥强百倍。

    苟哥从来不向天子刘协汇报,他只会白嫖尚书台和荀令君。

    赵旻分明看到,今年虚岁6十、气度儒雅随和、气质迥异于杨彪的刘表,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若换成城府极深、老奸巨猾的杨彪,其人有的是办法,收拾这群阳奉阴违、先斩后奏的荆州豪族。

    刘表则不然。

    其人带着1脸和蔼慈祥的笑容,向赵旻微微躬身作揖。

    抛开年龄不谈,赵旻卫将军之职,确实高于刘表的荆州牧。

    遑论赵旻坐拥6州之地,远非守着荆州1州…缺南阳郡之荆州1州之地的刘表所能比。

    刘表或许心有不甘,甚至会迁怒荆州豪族,但其人对白手起家(空手套白狼)、仅1年时间便已占据大汉半壁江山的赵旻,绝不敢存半分不敬之心。

    这不只因为刘表对赵旻的能力无比震惊;

    更重要的是,赵旻已近乎包围了荆州牧治所、南郡之襄阳城。

    归根结底,刘表想要的,始终都是其人子孙世代割据荆州,永远做地方上的土皇帝…

    尽管那只是听命于地方豪族的傀儡土皇帝。

    为了达成割据荆州这个目的,刘表甚至不惜将不甘居于人下、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刘帮主招至麾下。

    以是故,刘表便对赵旻格外恭谨有礼。

    “卫将军远来是客,请容老夫稍尽地主之谊。此外,对黄将军之事,老夫自当尽力而为。”

    说着,刘表看也不看荆州豪族先斩后奏的诏令,干脆利落地将其钤盖上自己的荆州牧大印。

    苟哥对此暗暗苦笑摇头。

    如今看来,刘表这荆州牧…当得索然无味至极!

    苟哥心中作是念,口中却由衷道。

    “如此,有劳刘使君。刘使君实乃荆州之镇国柱石也!”

    刘表呵呵1笑,欣然笑纳了苟哥这违心至极的赞誉。

    随即,刘表便收敛笑容,不动声色道。

    “卫将军既愿在襄阳城设工坊,何不驻重兵于筑阳、新野2城,以确保襄阳安全无忧?”

    刘表这试探之意,已经颇为明显。

    荆州豪族士人不是傻子,他们只是笑吟吟看着刘表和苟哥,却无人接此话茬。

    苟哥含笑抱拳。

    “刘使君此言差矣。今上既已委任刘使君牧守1方,我又岂可越俎代庖、驻军于大汉荆州牧治所乎?”

    听苟哥重点强调“大汉荆州牧”5个字,刘表便放下心来。

    在刘表看来,只要苟哥恪守臣道、不随意攻伐荆州,其他事都好商量。

    1向爱好和平的刘表老同志,最厌恶无故征伐4方的侵略者。

    比如…袁绍;

    再比如…袁绍,以及袁…咳咳…孙策!

    是故,和平爱好者刘表,迅速与另1名和平爱好者苟哥达成共识。

    “如此说来,卫将军欲助荆州复兴、而无意妄兴刀兵?”

    “和平人士”苟哥连连颔首。

    “实不相瞒,刘使君,某正是此意。刘使君,此番无论如何,吴侯皆对江夏郡志在必得。

    何况其人以报父仇为名,某纵然有意劝阻,亦不可拦阻吴侯为父尽孝。

    然则,某又不忍目睹百姓受苦,是以,某为避免江夏郡百姓惨遭兵戈荼毒,故不得不行此策也。

    某知刘使君素来勤政爱民、宅心仁厚,想必刘使君亦不忍百姓受此无妄之灾,然否?”

    苟哥已经把话堵死,刘表还能说什么?

    其人只好呵呵1笑。

    “卫将军所言极是,老夫深有同感,便如此!”

    言罢,其人语气变得森然起来。

    “德珪!此事既由你牵头,则1事不劳2主,便由你随卫将军赶赴夏口,说服黄将军弃守江夏如何?”

    此时刚过5旬的黄祖,还不是6年后那目中无人、骄矜自负的倔老头儿。

    所以,颇具战略眼光的黄祖,选择以重兵驻守重镇夏口、沙羡2县,也就是后世的军事重镇武汉地区。

    黄祖此刻便在夏口驻扎,扼守大江咽喉要津。

    然而…

    刘表派蔡瑁前往黄祖军营,去说服黄祖退兵…

    谁说刘表是个老好人?

    刘表此举,分明是借刀杀人!

    当然了,蔡瑁不可能有性命之忧,但其人至少也要挨1顿臭骂。

    蔡瑁自知理亏、加之刘表确实有些积威,是以其人笑嘻嘻领命,然后…

    其人拉上了几个垫背的。

    “异度、始宗、德高,你3人便随某走1遭如何?”

    蒯越、刘先和韩嵩心中虽都在大骂蔡瑁不讲义气,但3人也心知肚明,不能拒绝蔡瑁的要求。

    原因很简单:

    工坊还建不建?

    建工坊的前提,是说服黄祖弃守江夏、转赴长沙。

    所以无论如何,这些荆州豪族都必须主动跑到黄祖面前,挨其人1顿臭骂。

    可想而知,对荆州豪族这种丧权辱国、背刺1刀的没骨气、卑鄙恶劣行为…

    黄祖不把这些人打到生活不能自理,都算其人好脾气。

    反正挨打、挨骂的又不是苟哥。

    所以,刘表、苟哥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刘表笑呵呵1团和气,犹如1个可亲可敬的老儒生。

    “卫将军,老夫吩咐家中仆客,略备些薄酒淡饭,卫将军如不嫌弃,便容老夫聊表敬意如何?”

    苟哥含笑抱拳。

    “刘使君不必如此多礼,待工坊投入建设之时,我将孤身重返襄阳城,届时我必叨扰刘使君。”

    苟哥重点了强调“孤身”2字,让刘表心安之余,也有些自愧不如。

    众所周知,自刘表入襄阳后,便始终未离开荆州半步。

    演义之中,罗先生对刘表“守户之犬”的评价,绝非虚言。

    所以,与4处征伐、几乎凭1己之力打下如今庞大基业的赵旻相比,刘表除了会玩制衡、颇有些权谋机变手段之外,简直1无是处。

    但话说回来,只带着刘协的诏书、孤身入荆州的刘表,能在十年之间做到目前这种程度,同样实属不易。

    刘表初入荆州之时,正值孙坚…也就是赵旻老丈人,其人所投靠之袁术割据南阳,断绝了刘表南进的道路。

    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

    摘自鱼豢《典略》

    正是因为“单马入宜城”的窘迫,刘表的统治,展现出极强的投机色彩。

    如果其人未被逼入绝境,通常不会主动出击,而是迁延观望,以待时变。

    换言之,危亡之际,刘表可以“意气奋发、多谋善断”;

    但太平时节,刘表便“鼠首两端、乍前乍却”。

    这1点,刘表与绍叔非常相似。

    也因此,年龄相差仅6岁的刘表、袁绍2人,对赵旻的感情几乎都是:

    又爱又恨,且有不同程度的羡慕和嫉妒!

    刘表羡慕赵旻的才华,同时嫉妒赵旻的成就;

    而袁绍对赵旻的感情,比刘表还要复杂许多倍。

    在官渡之战前,绍叔其实有大把机会与赵旻合作。

    如果,袁绍在1开始时,便采纳赵旻的妙计,那么可想而知,如今袁绍早已1统辽东、北方、益州,甚至1统天下可期。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世上也没有后悔药。

    绍叔即便多次哭晕在厕所,也于事无补。

    刘表心中虽感慨万千,表面却仍是慈祥、和蔼1笑。

    “卫将军,既如此,老夫便不再挽留,卫将军下次若再至襄阳,老夫必当倒履相迎,卫将军请!”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刘表在荆州的统治基础薄弱,人所共知。

    此处谨以蔡瑁和韩嵩的事迹,略所窥探。

    (1)蔡瑁

    蔡瑁是南郡襄阳县豪族,“性豪自喜,与曹操有旧”。

    蔡瑁字德珪,襄阳人。性豪自喜,少为魏武所亲。--《襄阳耆旧传》

    换言之,蔡瑁与曹操的交往由来已久。

    从曹操后来说“德珪(蔡瑁表字),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便可知道,2人的来往始自东汉光和年间(178-184),即赤壁之战(208)3十年前。

    (曹操)谓曰:“德珪,故忆往昔共见梁孟星,孟星不见人时否?”--《襄阳耆旧传》

    “梁孟星”即“梁孟皇”,说的是东汉书法家粱鹄,他曾在洛阳担任选部尚书(即吏部尚书)。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172),就是粱鹄举荐的。

    梁鹄以(曹)公为(洛阳)北部尉。--《4体书势序》

    注:曹操仕途的举荐人,除粱鹄外,还有尚书右丞司马防,即司马懿之父。

    像蔡瑁这种敏感的“出身履历”以及“交游圈子”,本该是刘表严密提防的对象,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蔡瑁先后出任南郡、章陵、江夏3郡太守,还担任“镇南大将军军师”。

    (蔡)瑁,刘表时为江夏、南郡、章陵太守,镇南大将军军师。--《襄阳耆旧传》

    镇南大将军是刘表的职务,可见蔡瑁在荆州,1人之下,万人之上。

    因此刘表死后,由蔡瑁率领荆州文武拜迎曹操,也便顺理成章。这属于“潜伏敌后3十年”的老同志,深得曹操信赖。

    (2)韩嵩

    韩嵩是南阳豪族,被称作“楚国之望”。

    荆、楚同义,可见南阳韩氏,在荆州地位也极高。

    在《江表传》记载中,孙策讨伐江夏时,曾有“南阳韩晞”,率5千长矛手驰援黄祖。

    时刘表遣从子(刘)虎、南阳韩晞将长矛5千,来为黄祖前锋。--《江表传》

    可见南阳韩氏,不仅有韩嵩在内策应,还有韩晞在外典兵,地位固若金汤。

    在建安5年(200)官渡之战时,刘表麾下的高级幕僚,别驾从事刘先(荆州0陵)、治中从事邓羲(荆州章陵)、以及大将蒯越(荆州南郡),从事中郎韩嵩(荆州南阳)纷纷劝说刘表向曹操称臣。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刘)表……表大将蒯越亦劝表,表狐疑。--《魏书刘表传》

    韩嵩出使归来后,不仅劝说刘表称臣,甚至还要求刘表向曹操“遣送任子”。气得刘表大会群臣,要处死韩嵩。

    (韩)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刘)表疑(韩)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魏书刘表传》

    讽刺的是,刘表的后妻蔡氏,是第1个跳出来反对的。她说“韩嵩乃楚国之望,诛之无辞”。

    其妻蔡氏谏之曰:“韩嵩,楚国之望也;且其言直,诛之无辞。”--《傅子》

    可见蔡氏1介女流,都能干预时政。

    她其实是在做强硬的政治表态,提醒刘表,荆州真正的主子到底是谁。

    最后刘表只得灰溜溜地将韩嵩软禁起来。结果8年之后(208),刘表前脚刚死,韩嵩后脚就被放了出来。

    按《后汉书》记载,“曹操入荆州,释韩嵩之囚”。

    (曹操)乃释(韩)嵩之囚,以其名重,甚加礼待。--《后汉书刘表传》

    实际按《魏书》记载,韩嵩曾参与过劝降刘琮的活动,可见他根本不是曹操释放的,而是被蔡瑁、蒯越为代表的荆州豪族释放的。

    (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刘)琮归太祖。--《魏书刘表传》

    如果考虑到刘表死于8月,而曹操进兵于9月,那韩嵩“恢复自由,又官复原职”的紧迫程度,简直是对刘表的侮辱。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