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休言雄关险,世道恒苦艰上


本站公告

    如今的河东太守…

    当然不可能是河东郡望卫氏子弟。

    而是钟繇的长子、年近而立的钟绅。

    钟繇次子钟敏任河东都尉,辅佐其长兄。

    所以,赵旻才对河东极为放心。

    这哥俩不见史载,丝毫不足为奇。

    因为这哥俩受其2人之表兄、攻打河东的郭援牵连,被曹操嘁哩喀喳了!

    堂堂颖川名士、衣食无忧的钟繇,年过5旬才得子钟毓?

    这不就和刘宋开国皇帝刘寄奴4十多岁才有长子刘义符,是同1个道理?

    说出来…好吧,小学生们还真信啊!

    显而易见,钟繇长子、次子与刘寄奴之前那几个儿子命运相同,皆是死于非命!

    关于钟繇的真正的长子和次子之事,不止曹魏、西晋史官们不敢载入史册,甚至范晔在《后汉书》之中,都不敢记载钟繇的长子和次子1个字儿…

    范晔若真敢写…

    这不就是影射其人所在的刘宋开国武皇帝吗?

    范晔的大好头颅还要不要了?

    综上,诸君勿疑,在曹操手下做事便是如此高危。

    因为曹操过河拆桥,那是基操!

    太祖与繇书曰:“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適当尔。”

    摘自《魏书十3之钟繇传》。

    曹操前面刚夸完钟繇,后面便杀了钟繇2子。

    就问诸君,意不意外?讽不讽刺?

    之所以提及此事,便是因为,定钟繇外甥郭援、袁绍外甥高干之乱的最大功臣,正是庞德。

    历史上,建安7年(西历202年)时,庞德以盟军姿态随钟繇讨伐河东叛军,并亲手斩杀袁尚麾下酋首郭援。

    随腾子超拒援、干於平阳。德为军锋,进攻援、干,大破之,亲斩援首。

    摘自《魏书十8之庞德传》。

    当然,本书中因赵旻已经搞定了匈奴左贤王,且有猥琐至极、老谋深算的刘馥坐镇平阳,别说郭援、高干2人,便是呼厨泉本人,恐怕也不敢再打河东的主意。

    赵旻见庞德衣着朴素,对其人好感更盛。

    要知道,庞德出身于南安望族庞氏,他家里不可能缺衣少食。

    于是赵旻滚鞍下马,又亲自扶庞德下马…

    在这1刻,赵旻犹如被特大号笔袋曹老板附体。

    赵旻执起高两米有余、体型与张飞酷似的庞德之手,笑着轻轻拍了拍。

    “令明有所不知,旻又何尝不是慕你久矣?”

    经过近1年的磨合和了解,愈发喜欢吃瓜的卫府上下人等,已皆知赵旻大概性格。

    因此,见自家主公如此作态,卫府众人便知,主公看上了庞德,要挖呀挖呀挖…墙角。

    志在1统的赵旻,终归还是急需大量良将。

    且赵旻熟知马超那个25仔的品性,所以凉州方面,赵旻只有3个人选,其中庞德是最重要的那个。

    可怜庞德1个边郡之人,其人虽然智力在武将中算高的,但又怎是赵旻这个苟哥兼老狐狸的对手?

    其人登时激动不已。

    “卫将军亦曾闻某贱名?”

    赵旻再次拍了拍庞德的手,佯嗔道。

    “令明此言差矣!令明不但武艺极高,且有勇有谋,若非有令明协助马孟起,征西将军汉阳、南安、永阳3郡,又焉能保全?

    甚或,建安元年至建安2年,韩文约骤然与征西将军反目之时,若非令明,恐征西将军危矣!”

    汉阳、南安和永阳这3郡,在中平元年时,实则都是汉阳郡。

    而前文亦曾提及:

    在关中兴平之乱(西历194至195年)时,因马腾打劫了董卓的郿坞,也就是俗称的万岁坞而使韩遂眼红不已。

    因此,在建安元年及2年(西历196至197年),韩遂骤然与马腾反目,甚至几乎尽灭马腾全家。

    阎行与马超1骑讨、甚至险些杀死后者,应该便是在这两年。

    钟繇之所以被曹操委以重任,进关中居中斡旋,则同样是因韩遂与马腾反目成仇、2者间征战不休。

    (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始甚相亲,后转以部曲相侵入,更为仇敌。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连兵不解。

    摘自鱼豢《典略》。

    此后,韩遂踞金城;韩遂自踞扶风,镇守大散关;马超、庞德踞汉阳3郡。

    这1段历史,不得不为诸君大致交待。

    因为若非赵旻杀8贼将、收编段煨、助马腾收拢流民,此时的关中仍被十余家食人魔大小诸侯割据!

    在兴平那两年(西历194至195年),关中堪称人间地狱。

    初等到家,而“啖人贼”数十人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初等怖恐,不敢追逐。

    摘自鱼豢《魏略之勇侠篇》

    成群的“食人狂魔”,百十人结队而行,以绳索贯人手掌,牵去烹杀。

    读来何其恐怖!何其凶残!

    正因此,赵旻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尽诛那8个食人狂魔!

    庞德显然清楚,去年赵旻“潼关之战”的概况。

    彼时,8贼将率两万余骑兵部曲,气势汹汹地想要出潼关收拢流民…

    结果,他们永远留在了潼关,成为了土壤中的养分滋养大地。

    战马们则被赵旻换成耕牛,分配给流民用于耕种。

    在赵旻入关中之前,凉州还是火耕水耨,3辅则连年大旱,赵旻入关后…

    关中可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如此,倒也罢了。赵旻最多算是用兵如神、精于政务民生。

    对于这时代的士人而言,赵旻最多算是注重民生、百战百胜的诸侯而已。

    然而,赵旻那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着实惊艳了庞德。

    遑论最近赵旻还出了本轰动天下、震惊士林的《卫将军文集》,引领并发动了1场古文运动。

    不怕武人懂民生,就怕武人文化高。

    庞德出身于郡望,也算是个文化人儿。

    是以,庞德心悦诚服地再次深施1礼。

    “卫将军不但用兵如霍骠姚转世、治世犹如酂侯再生,且允文允武,更是堪比昔年关西圣人杨公。”

    关西圣人,是杨彪曾祖父,号称“关西孔子”、4知先生的东汉大儒杨震。

    由此可见,庞德对赵旻的评价…不是1般的高!

    眼见火候差不多,贾诩迈着罗圈腿,上前作揖。

    “主公,某等先进关城如何?”

    赵旻再次扶着庞德上马,之后方才与其人并辔而行。

    这时,曹彰曹植策马,凑到赵旻身旁。

    “先生,庞将军便为先生所言允文允武之大英雄?”

    庞德当然不是,其人只是有勇有谋的1介武夫。

    若论起文化水平及兵法,庞德比赵云差远了。

    赵旻指的,其实是宠哥及徐庶。

    然则…

    赵旻欣然颔首:“正是!庞将军自是大英雄。此外,长安城中尚有两位英雄。”

    自上次赵旻至潼关,已过去近1年。

    此番再至此雄关,赵旻心中感慨万千。

    他犹记得,自己上次来时曾言:

    雄关不足恃,可恃者惟人心耳。

    而如今,映入赵旻眼帘的1切,仿佛都是在印证其人那1番话。

    只见潼关北侧大河依旧滔滔;南侧高耸入云的秦岭,仍默默矗立;然官道两旁,尽皆微微泛黄的滚滚麦浪。

    农夫的歌声、稚童的笑语不绝。

    白发苍苍的娄圭,此刻正指挥兵卒引水灌溉麦田。

    所以,其人1直未露面。

    勤劳勇敢的华夏子孙们,在用自己1双双辛勤的双手,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名为丰收的华丽篇章。

    何谓人心?

    人心便是勤劳善良、积极向上;

    人心便是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人心便是朋友来了有美酒,而豺狼来了有猎枪!

    赵旻很欣慰。

    他也心知肚明,眼前这1切,得益于千千万万个如满宠、刘晔、徐庶和娄圭1般的英雄。

    【作者题外话】:酂侯便是汉初3杰之1的萧何。

    马超确实反覆无常,这1点他比吕布还要过分!

    马超勇而无义,闻名当时。

    虽然后世的文学作品,对其形象多有美化,然而实际在信史记载中,在马超身上完全看不到忠诚与道义,反而更类似吕布转生。

    吕布“勇而无信、轻于去就”;

    马超则“勇而不仁、强而不信”。

    此评价可谓如出1辙。

    (马)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魏书杨阜传》

    (吕)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魏书吕布传》

    但吕布所卖者,皆故主与义父;

    马超所卖者,则是至亲宗族。

    从这个角度看,马超的行径比吕布更加恶劣。

    周瑜的战略构想,是欲统1长江流域(扬州、荆州、益州),实现南北分治。

    此计划中最重要的助力,就是盘踞凉州的马超。

    (周瑜)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吴书周瑜传》

    周瑜提出先征益州,之后“结好马超”。

    考虑到益州包括了巴蜀与汉中,那周瑜进击刘璋(巴中、蜀中)时,马超无疑担负起吞并张鲁(汉中)的任务。

    后来张鲁对战败来归的马超,始终慎加提防,其实也源出于此。

    马超不仅有吞并汉中的野心,甚至想得陇望蜀,兼并川中。

    在刘璋与张鲁交战,欲援引外援时,最早的人选不是刘备,而是马超。

    韩遂与马腾作乱关中,数与璋父焉交通信,至腾子(马)超复与(刘)璋相闻,有连蜀之意。--《益州耆旧传》

    对此,益州士族代表、治中从事王商,1语道破要害,称益州土地肥沃、宝货充足,此乃“狡夫所垂涎者也”。

    之后王商又毫不留情地指出,所谓的“狡夫”即是马超。

    今之益部,士美民丰,宝物所出,斯乃狡夫所欲倾覆,(马)超等所以西望也。--《益州耆旧传》

    最终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考虑下,刘璋放弃马超,转而邀请刘备入川助战。

    实际刘备也以“勇而不信”闻名当时。

    早在转战中原时代,刘备便被吕布集团讥笑为“反复难养”。

    诸将谓(吕)布曰:“(刘)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王沈《魏书》

    可见相比刘备,马超的威胁无疑更大。

    在曹操的认知中,马氏宗族2百余口皆为人质,马超再怎么不讲道义,也不会轻易叛乱。

    又拜超弟(马)休奉车都尉,休弟(马)铁骑都尉,徙其家属皆诣邺,惟(马)超独留。--《典略》

    实际曹操低估了边地武人的功利秉性。

    建安十6年(211)曹操欲伐张鲁时,马超便敏锐地察觉到,此举存在“假道伐虢”的后手,遂勾结关中诸将,大举叛乱。

    显而易见,马超完全不顾囚质邺县的宗族性命。

    结果…

    马腾死得真冤啊!

    马超作乱之后(211),扶风马氏遭到曹操灭门。

    但比曹操更狠毒的,其实是马超。

    因为马超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不仅抛弃宗族,还认贼作父。

    这个“贼”就是韩遂。

    韩遂与马腾,曾经结为异姓兄弟。

    其实边地武夫(韩遂出身凉州金城)之间,又哪有什么道义可言?

    不久2人便转相攻击,马腾妻子尽死。

    (马腾)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异姓兄弟,始甚相亲,后转以部曲相侵入,更为仇敌。腾攻遂,遂走,合众还攻腾,杀腾妻子。--《典略》

    注意:按马超字孟起,孟为庶长子,马腾嫡子,应该是遭韩遂所杀。

    韩遂是马氏的血仇,马超却拜其为义父。

    对此,马超还振振有词,称:

    “既然我抛弃了亲爸爸马腾,那韩爸爸也应该抛弃亲子,视我为子。”

    (马)超谓约(即韩遂,本名韩约)曰:“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魏略》

    这段说辞十分怪异,似乎在内卷之地的边地,武人有另1套行事逻辑。

    但马超的无情无义,却跃然纸上。

    马超认韩遂为父,比吕布更加过分。吕布认爹,也是认恩主为父,从未认仇家为父。毕竟吕布再怎么无赖,也没见他认李傕、郭汜为父。

    至于韩遂,其实也是个冤大头。

    试想,马超连他“亲爹”的性命都不顾,又哪会顾及韩遂这个“野爹”?

    果不其然,在贾诩的离间之下,马超又调转枪口攻杀韩遂,关中诸将遂瓦解。

    后来马超作乱凉州时(212-213),天水大姓姜叙之母,曾大骂马超为“背父逆子、弑君恶贼”。

    这充分说明了彼时的地方豪族,是如何看待马超的。

    (姜)叙母骂之(马超)曰:“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魏书杨阜传》

    姜叙,是天水麒麟儿姜维的族中长辈。

    在马超战败流徙之后,曾经在凉州再度发动叛乱(212-213)。

    其人再败,妻子尽死。

    (马)超闻(杨)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讨超妻子。--《魏书杨阜传》

    绝境之下,马超赴汉中投奔张鲁(214)。

    张鲁对马超可谓不薄,先任免马超为“都讲祭酒”,即汉中鬼道政权的高级官吏(张鲁自号“师君”),还打算把闺女嫁给马超。

    结果张鲁左右劝谏,称“马超连至亲骨肉都不爱,又岂能爱你的女儿”。

    此事遂罢。

    张鲁以(马超)为都讲祭酒,欲妻之以女,或谏鲁曰:“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典略》

    马超不得联姻张鲁,为此怀恨在心。

    听闻刘备在葭萌,马超又背着主子勾结刘备。

    (张)鲁不足与计事,(超)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蜀书马超传》

    《彭羕传》与《李恢传》中所谓的“奉使往来”,说的就是刘备与马超眉来眼去,勾搭成奸的故事。

    (刘备)数令(彭)羕宣传军事,指授诸将,奉使称意。--《蜀书彭羕传》

    (备)遣(李)恢至汉中交好马超,超遂从命。--《蜀书李恢传》

    后来丑事败露,马超不得不“逃入氐中,转奔往蜀”(215)。

    其人走得匆忙,竟连大将庞德都没来及带上。

    其实不仅庞德被马超抛弃,就连马超的小妾董氏,与庶子马秋,也被马超1并抛弃。

    最终张鲁降曹,董氏被赐给阎圃(张鲁谋主)为妾,而马秋则被张鲁亲手处死泄愤。

    (马)超之入蜀,其庶妻董(氏)及子(马)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典略》

    可见马超对亲族血脉,当真是弃若敝履。

    如果按方诗铭的观点,马超甚至有“阴谋颠覆张鲁政权”的毒计,因此结下血仇。

    注意:方诗铭的观点,详见《马超及其在蜀的处境》,文多不载。

    在马超4十7岁死去时(222),居然没有1个男丁留存,只留下1个女儿。

    而在给刘备上表中,马超也称“宗族男丁尽为曹操所诛,存者唯堂弟马岱1人而已”。

    (超)临没上疏曰:“臣门宗2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蜀书马超传》

    可见马超转战半生,最终落了个绝嗣的下场。

    在蜀中的晚年,马超依然在不断地出卖身边故人。

    比如当年替刘备游说汉中的彭羕,是马超为数不多的好友。

    结果在彭羕借酒使性,骂辱刘备时,马超立即将其出卖,导致彭羕被杀。

    (马超)闻(彭)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于是收羕付有司。--《蜀书彭羕传》

    即使依靠出卖好友表忠心,马超依然被刘备集团所猜忌,乃至“羁旅归国,常怀危惧”。

    马超实际是惧怕被刘备清算。

    毕竟刘先主“起于微贱,有识人之明”,且同为边地武人,对马超的心态可谓洞悉于胸。

    (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蜀书彭羕传》

    按马超卒年仅仅4十7岁(按今4十6),且恰好死在刘备病逝永安前夕;

    从年龄与时间背景的角度,此事实在过于诡异。

    虽然书无明载,但马超确实存在很大可能,是遭到刘备的隐诛。

    以上,与《3国演义》中的记载可谓南辕北辙。

    而且,罗先生还修改了马超的死亡时间。

    诸多典籍史册明载,马超前脚死,刘备后脚完犊子。

    嗯………

    云某可以指天发誓,云某确实是准备说1说庞德的…

    那么问题来了,咱们是怎么说起马超的?

    总之,赵旻是绝不可能招揽马超的。

    以识人极准著称的刘备,都对马超如此提防,赵旻焉敢重用马超?

    下1章,咱们聊1聊庞德,云某指天发誓,1定聊1聊庞德!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