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普天迎正旦,黎庶展欢颜8


本站公告

    许都北城门外的官道上。

    那支让许都百姓、甚至是押送美酒的车夫们瞠目结舌的大队5,赫然是1望无际的骏马马群。

    赶那群骏马的将领身材瘦高、1脸坚毅之色,许都百姓们认识那人,那将领名于禁,字文则。

    其人呼喝道:“某等即将进城,收束马群!若再使马受惊,军法处置!”

    训练有素的兵卒们整齐应诺后,渐渐使马群速度降下来,向许都赶去。

    既然于禁在此,那么显而易见,这又是出自那位深受许都百姓爱戴的卫将军手笔。

    而所谓1望无际,指的便是字面意思。

    这绝对不能怪许都百姓们没见识。

    单单赵旻那数量庞大的骑兵队5,许都百姓们便早已司空见惯。

    遑论荀彧曾先后两次运回数量庞大的战马。

    然而…

    这1望无际的战马…在见多识广的许都百姓们看来,怕是至少有78万匹之多。

    换言之,先后经过赵旻两次扩建后的北军军营,好容易空出来的马厩又要被填满…

    不!

    若远征匈奴的大军凯旋,恐怕北军军营已不敷使用。

    许都老百姓们只觉,自从卫将军进许都以来,自己便有操不完的心。

    他们先是操心北军军营能不能容纳卫将军那数量庞大的骑兵和战马;

    旋即,他们又操心卫将军6续运来的粮食该如何存放;

    再后来,他们又操心卫将军在哪里训练兵卒;

    再再后来,他们又操心百万斛粮食,太仓能不能存下…

    直到如今,许都百姓们先是操心3百多万斛粮食的封存,又操心起这近十万匹骏马该如何喂养。

    于是,这1群热情的许都市民,便自发地派出代表,协助那些马贩赶着那群1望无际的骏马,向卫府进发。

    今日虽不是正旦,可在许都百姓们眼中就是正旦。

    原本目瞪口呆的车夫们,此刻也已收拾好了心情,赶在这群骏马之前,加快马速离去。

    为首车夫在马嘶声中高喝道:“速速启程!勿要让卫将军久等!”

    许都百姓们这才知道,这甘醇馥郁的美酒,原来也还是出自卫将军手笔。

    他们当即释然。

    待这群骏马离去时,已是近半个时辰之后。

    早已迫不及待的许都百姓们,纷纷围住那几乎已被惊马撞烂的马车。

    在他们齐心协力之下,竟然真的从碎陶片中,找到那么35坛未被打碎的美酒。

    有手快之人正欲拍碎泥封,便“啪”的1声,被身边之人将手打了回去。

    那挨打之人也不生气,只是悻悻1笑。

    “仆仅欲看1看此等美酒耳,别无他意。”

    打他之人1瞪眼:“休要废话!走!某等同去,将美酒送至卫府!”

    这个下午…何其热闹也!

    卫府正堂内,传来1声极其豪迈的长笑。

    毋庸置疑,发出这笑声的主人,正是刘备刘玄德之使张飞。

    张飞虽在大笑,但其人眼中满是戏谑。

    “哈哈!阿旻,而今袁本初如缩头乌龟,某主玄德公得以稳固东郡,此皆阿旻之功也!

    是故,玄德公此番奉上赵国舞女6佾,以表谢意。”

    赵国出舞女、襄国出妖女。

    2者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出现原因、文化背景、及受欢迎程度,与明清时的“扬州瘦马”如出1辙。

    赵国是自古至今唯1未曾更名的邯郸。

    太史公于《史记》中称荀子为赵国人,实则指的就是邯郸。

    那些想蹭荀子热度的地方,洗洗睡吧!

    襄国则是后世邢台。

    两地相隔6十里不到。

    何况,刘备送来的还是藩王级别的6佾。

    呵呵,刘备根本没安好心。

    所以,张飞实则是在看赵旻笑话。

    不用赵旻开口,赵大娘便呵斥其人道:“翼德!代老身转告你主刘玄德,我儿阿旻拒收此礼!”

    刘艾却呵呵1笑,起身作揖道。

    “老夫人且息怒,翼德且说分明,玄德贤弟这8佾舞女,究竟是献于卫将军,亦或献于天子?”

    张飞眼中的戏谑之色被惊愕取而代之。

    “宗正如何得知,此实乃8佾舞女?”

    张飞也被蔫儿坏的颜良带坏了。

    刘艾捋须笑道:“翼德,玄德既然与某同为宗室,则焉有不向天子献礼,反向卫将军献礼之理?如此,6佾便不合天子仪制也。”

    两汉上承周及秦,所以,两汉沿用周礼中的天子8佾之旧制。

    张飞神色终于变得正经起来。

    其人正色向刘艾抱拳:“宗正此言极是。某方才轻浮,还请宗正勿怪。”

    刘艾笑着颔首:“无妨。翼德,既如此,你便随老夫、卫将军1同入宫如何?”

    张飞笑道:“宗正请稍候,某主玄德公确有薄礼献于阿旻,以谢阿旻推举、赠粮草辎重之恩。”

    言罢,其人自袖中取出1卷简册。

    “阿旻,东郡今岁无灾荒,是以某主左将军玄德公为阿旻略备薄礼,请过目。”

    董昭接过简册,交给赵旻。

    赵旻放到1旁后,抱拳笑道:“叔父,玄德叔父是否缺粮草辎重?”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赵旻才不信,同样腹黑皮厚的刘备会如此好心。

    张飞极为不悦,其人豹眼圆睁。

    “阿旻莫非以为,某主玄德公有求于你?玄德公非小人也!你休要小觑某主!”

    张飞意思是:阿旻你瞧不起谁呢!

    赵旻讪讪1笑:“叔父休要误会,旻但关心玄德叔父耳。”

    张飞“哼”了1声,脸色缓和下来。

    然后…

    “阿旻,玄德公亦欲于东郡建工坊也,阿旻可否调拨些匠人赴濮阳?”

    “噗!”

    “哈哈!”

    “咳咳!”

    卫府正堂内,霎时间1片哗然。

    哦,您这叫不求人?这叫非小人也?

    呵呵。

    赵旻忍俊不禁。

    “旻非外人也,叔父何妨直言?玄德叔父欲建何工坊?旻必鼎力相助。”

    张飞难得有些脸红,尽管他那张黑脸即便脸红也看不分明。

    张飞讪讪然道:“阿旻,玄德公欲建制肥工坊。”

    赵旻笑着颔首:“叔父但请放心,待正月十5后,旻必派匠人赴濮阳。”

    张飞大喜:“阿旻,君子1言!”

    赵旻笑道:“快马1鞭!叔父放心便是,东郡黎庶亦天子子民也,旻焉可不管不顾?”

    赵旻这句话说得极为漂亮,正堂内称赞之声1时不绝。

    腹黑男心道:建工坊可以,但你刘备得加钱…啊呸!买原料烧碱!

    烧碱制取提纯工艺,在这个世界可是老子的专利!

    赵旻之所以不制磷肥和钾肥,是因为以东汉的基础科技,会造成磷石膏污染,以及钾长石中的铝浪费及污染。

    钾长石还是做瓷器为上。

    而且,赵旻在建设兵团时已深刻体会到,农作物对于钾、磷的吸收极为有限,过度施用化肥,本身便是1种污染。

    所以,施用风化褐煤活化腐植酸钠,便足以满足农作物所需微量元素,而且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不仅因为风化褐煤本就源自于植物,还因为这种腐植酸钠可促进植物多生成3磷酸腺苷。

    此非重点,略过不提。

    总之,从新世纪1十年代起,腐植酸肥大放异彩。

    此事商定后,时间已来到了晡时,也就是申时。

    伏完和刘艾同时开口。

    “请卫将军、后将军进宫面圣!”

    前文提过:大汉前左右后4方将军分别为颜良、刘备、赵云和张飞。

    赵旻和张飞同时起身。

    赵大娘也跟着起身。

    “老身亦同去如何?老身亦欲向天子献礼。”

    伏完和刘艾同时1怔。

    就在这时。

    赵贲的声音从堂外传来。

    “少君!宫中急用之物今已送抵卫府,少君是否点验1番?”

    【作者题外话】:袁绍经营河北十年,兼有乌桓相助,也不过凑出“骑万匹”;

    公孙瓒亦然;

    至于黑山张燕,号称人众百万(见《后汉书朱儁传》),实际骑兵数量亦不过“数千”。

    (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魏书袁绍传》

    (公孙)瓒步兵2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5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英雄记》

    (张)燕精兵万馀,骑数千。--《魏书吕布传》

    所以,云某这只是家言,博诸君1粲耳。

    凉州若能轻易凑出十万匹骏马,也不至于被称为贫瘠之地。

    两汉时的赵国,封地只有邯郸城及其周边数县,属于冀州刺史部。

    按照史官习惯,尤其是太史公习惯,其人习惯用本朝地名来介绍历史人物籍贯。

    所以,太史公若说荀子乃赵国人,那么荀子只能是邯郸或其周边近邯郸市区诸县人。

    扬州瘦马之事,云某不愿多谈,赵国、襄国女子命运与前者极为相似,此事属于陋习!也是时代和文化之耻辱!

    佾之事不多提,8佾是6十4人。

    磷肥的传统做法是以硫酸抽提,所以会产生大量磷石膏。

    土十条早已明令限制使用化肥。

    腐植酸肥…万方和维普中的文献恐怕得有上万篇…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上1章说到,若可确定曹丕是严重的糖尿病,那么,其人后来的1系列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了。

    那么,曹丕的举动,又有何吊诡之处呢?

    从《文帝纪》的记载,可以明显看到,孝子丕在继位之后,性格与行事作风存在1个变化趋势,即日益暴躁。

    在黄初7年(226)即曹丕人生的最后1年,他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无所顾惮,4行残暴,与登基之初判若两人。

    若从“糖尿病”的线索入手,便会发现曹丕的异常行为,或与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关。

    此类病症的并发症多样,除了生理方面的口渴、多尿、代谢紊乱之外,还会影响心理状况。

    西医学表明,在胰岛素不足、血糖浓度升高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神经兴奋而引发情绪异常。

    这1猜想的佐证,便是曹丕对政敌的处理手段,经历了1个明显的变化过程。

    黄初初年的曹丕,对待政敌相对温和克制。

    但随着时间发展,他对政敌的处理方式越发残忍;

    到了黄初末年,连曾与曹丕有小小龃龉的曹洪,都被下狱论死,险些罹难。

    曹丕继位之初(220),表现得相对宽仁,仅处死了曹植的铁杆党羽丁仪兄弟,而曹植集团的其余成员则被放过,杨俊(曹植心腹之1)等人甚至可以担任南阳太守1类的要职。

    (杨)俊虽并论文帝(曹丕)、临菑(曹植)才分所长,不适有所据当,然称临菑犹美,文帝常以恨之。--《魏书杨俊传》

    而到了黄初3年(222),曹丕突然杀心大作,在巡幸南阳时借口“巿不丰乐”将杨俊下狱。

    杨俊的同乡司马懿作为“太子4友”,向曹丕“叩头流血”而未获应允,最终杨俊被迫自裁。

    到了黄初7年(226),曹丕行事愈发暴虐,于正月将宗室曹洪下狱,理由仅仅是曹洪“家富而性吝啬”,曹丕少年时代曾“假求不称”(借钱不获)。

    当时曹洪已经“自分必死”,在郭皇后、卞太后的轮番哭泣哀告之下,才幸免遇害。

    按《晋书》,曹洪此番虽然苟全性命,但亦被“废为庶民”,在明帝继位后才得到重新启用。

    (黄初)7年正月,骠骑将军曹洪免为庶人。--《晋书天文志》

    同年(226),曹丕又以“指鹿作马”为借口将重臣鲍勋下狱。

    廷尉3官(廷尉监、廷尉正、廷尉平)判决鲍勋“罚金2斤”,忤逆了曹丕旨意,又被1并收监。

    (文帝)诏曰:“(鲍)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5岁。”3官駮:“依律罚金2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3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魏书鲍勋传》

    鲍勋案存在冤情(鲍勋早年曾与郭皇后之弟构衅,曹丕有公报私仇之嫌),因此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廷尉高柔1齐出面替鲍勋求情。

    面对汹涌的舆论,曹丕竟不顾帝王之尊,派遣密使赴大理寺将鲍勋“拷竟”(拷掠致死),以至满朝“莫不为(鲍)勋叹恨”。

    (文)帝以宿嫌,欲枉法诛治书执法鲍勋,而(高)柔固执不从诏命。帝怒甚,遂召柔诣台;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拷)竟(鲍)勋,勋死,(帝)乃遣柔还寺。--《魏书高柔传》

    所幸,由于疾病的折磨,曹丕的狂悖行径未能延续,同年(226)5月便崩于嘉福殿。

    按《明帝纪》提供的线索来看,曹叡被立为储君的同月,曹丕便骤然离世,其病情无疑已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7年夏5月,(文)帝病笃,乃立(曹叡)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魏书明帝纪》

    按《文帝纪》,曹丕在黄初7年(226)正月巡幸许昌时,因为城门崩坏而“心恶之”,最终“遂不入(城)”,此时其病症应已发作。

    正月至5月,他先下狱曹洪、后诛杀鲍勋,且皆以小怨而致重刑,情绪显然已经失控。

    7年春正月,将幸许昌,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帝心恶之,遂不入……(5月)丁巳,帝崩于嘉福殿,时年4十。--《魏书文帝纪》

    而前1年(225)的曹丕,还能够遣兵平定利城叛乱,临江亲征孙权,还军时又赴谯县祭祀桥玄,表现得相当正常。

    按此推断,曹丕糖尿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爆发,应始于黄初6年之末、7年之初。

    最终在缺乏胰岛素及良医的情况下,曹丕自发病至死亡,前后竟不足半年。

    张仲景当时已逝世,否则若其人仍活着,大概率能治好孝子丕。

    尽管当时“巫、医、百工业、货殖”都是贱业。

    行文至此,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为何曹丕、曹彰、曹植3兄弟寿命都不长呢?

    难道…是因为家族糖尿病史?

    诚然如此!

    此事,咱们下1章继续说。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