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善恶终有报,天道何昭彰中


本站公告

    果不其然,伏完深深1叹后,抱拳道。

    “卫将军,犬子而今为卫府臣属,还望卫将军加以照拂!”

    赵旻心中嘿嘿1乐。

    老子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他果断应允。

    “光禄勋尽管放心,殿中十营中,常从营目前尚无将,光禄勋以为,阿雅任常从中郎将如何?”

    赵旻设立的中军制中,殿中兵分为虎贲、羽林、冗从、常从、武卫、领军、中坚、中垒、骁骑、游击十营。

    其中骁骑将军乐进,兼任羽林中郎将;于禁为冗从中郎将;徐晃为武卫中郎将;李典为中垒中郎将;常从中郎将目前空缺。

    伏雅本为千石军司马,升到常从中郎将,相当于跳过了校尉越级升官。

    赵旻此举,实则是为了伏梦,他豁出去了。

    伏完闻言反而有些迟疑。

    “卫将军,犬子寸功未立…”

    赵旻摆摆手打断了伏完。

    “光禄勋此言差矣!阿雅曾于官渡立功,兼且此番护卫天子有功,足以跃升为常从中郎将。”

    伏完长长吐出1口浊气,老脸上虽仍古井无波,眼中却闪过1丝几乎微不可察的感激…以及如释重负。

    他抱拳肃然道。

    “如此,老夫感激不尽!”

    赵旻要的就是伏老头儿这句话。

    于是其人笑眯眯抱拳还礼。

    “光禄勋,你我皆身负护卫天子之重任,而今阿雅又在旻麾下任职,是以,你我2人应多亲近。光禄勋以为然否?”

    伏完表情仍无波动,只是淡淡1笑。

    “老夫深以为然,卫将军不妨明言。”

    赵旻乐了,都是明白人,那就好办了。

    于是其人压低声音,将伏梦的外貌大略向伏完描述了1番。

    伏完听罢赵旻描述后,瞳孔遽然1缩,表情瞬间变得凝重无比,抱拳沉声道。

    “卫将军之意为?”

    赵旻见状,心中乐开了花。

    老子的乖宝宝,你且等着,老子这便央求你家主君老爷子把你赎出宫。

    他凑到光禄勋耳畔,以极细微的声音道。

    “看来光禄勋应知此女何人。实不相瞒,此女名为伏梦,曾与旻有肌肤之亲。

    旻恳请光禄勋与伏皇后商议12,将此女送出宫,旻愿以娶妻之仪制,纳此女为妾。如此1来,你我2家亲上加亲,岂不美哉?”

    伏完略略有些失神。

    他也将头凑到赵旻耳畔,以仅容2人听到之声确认:“卫将军…竟…与宫中人有肌肤之亲?”

    饶是赵旻脸皮奇厚,此刻也忍不住微微1红,在伏完耳畔低声道。

    “旻1时情难自禁,大人勿怪。阿梦亦对旻情有独钟,我2人两情相悦,还望大人成全。”

    赵旻这个臭不要脸的,对伏完的称呼居然切换得如此自然而然。

    伏梦是伏完之女伏皇后的女官,也就是仆客,伏完相当于是伏梦主君,赵旻这声“大人”叫得恰如其分。

    伏完深深吸了口气,胸膛剧烈起伏了数次后,再次吐出1口浊气。

    其人在赵旻耳畔咬牙切齿低声道。

    “卫将军此举,如同篡逆!”

    赵旻心道:老子又不是上了刘协的贵人,1个女官而已…好吧,老子确实做得很过分,但这也不算篡逆吧?

    老子这明明叫僭越…虽然刘协也上过…这…唉!

    赵旻越想越没底气,只好讪讪1笑,站起身深深1揖。

    “旻已确认过,天子近期未曾…总之,旻绝无篡逆之念,还望大人成全!”

    伏完1对老眼中精光湛然,这1刻,其人仿佛瞬间年轻了2十岁,但旋即,其人又恢复成那副略显老态的模样。

    伏完微微颔首:“卫将军绝无篡逆之心?”

    赵旻极为坦荡,他重重颔首。

    “大人尽管放心,小子此事虽荒唐,但小子绝无篡逆之心!

    待伏皇后之皇子出生,旻必悉心指导皇子,其后天下1统,4海升平,旻必还政于太子。”

    伏完眯起老眼,深深凝视着赵旻澄澈的双眸,赵旻坦然与其人对视。

    片刻后,伏完重重叹了口气,再次凑到赵旻耳畔,以其人几乎听不清的声音道。

    “卫将军,非是老夫不通人情,实是今上…今上视宫中人为禁脔也!”

    见赵旻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伏完轻叹道:“也罢,老夫便与皇后商议1番,近几日,还请卫将军勿见此女。”

    赵旻顿首:“乞请大人成全!”

    伏完吓了1跳,当即扶起赵旻,复又深深1揖。

    “卫将军不可行此大礼!对此事,老夫实无半分把握!”

    他语气顿了1顿后,略微抬高些声音。

    “卫将军今后若有暇,不妨多至寒舍用些粗茶淡饭,若太尉处不便,卫将军不妨于寒舍暂住,老夫荣幸之至。”

    赵旻细细品读着伏老头儿的话,俊目登时1亮。

    其人再次顿首:“小子谢过大人盛情!”

    伏完叹息着,坦然受了赵旻这1礼。

    “卫将军,老夫长子阿德庸碌,恐难堪大用;次子阿雅年龄尚幼,机变不足,还请卫将军多加照拂。”

    赵旻投桃报李。

    “大人尽管放心,2位郎君,旻必竭力照拂。”

    伏完颔首后,意有所指道:“卫将军明日若有暇,可至寒舍,老夫略备薄酒,与卫将军畅饮。”

    赵旻会心1笑:“大人盛情相邀,小子敢不赴约?”

    伏完勉强笑了笑,抱拳辞别。

    与刘艾错身之时,伏完微微1笑。

    “恭喜宗正!”

    刘艾呵呵1笑:“同喜!”

    2人再不多言,伏完匆匆离去,而刘艾则迎上赵旻。

    “主公,如何?”

    赵旻笑着颔首:“光禄勋深明大义也。”

    刘艾笑着作揖:“老夫恭喜主公!”

    赵旻抱拳:“刘公,刘子台之罪行,当昭告天下!”

    刘艾作揖:“无需主公费心,老夫必当妥善处理此事。”

    赵旻笑着抱拳:“有劳刘公!”

    刘艾见赵旻心情愉快,以为其人是因收了两大强援而开心,对此不以为意。

    赵旻进入后院书房,将伏完所说之事简略讲述1遍后,便与众人开开心心走出大门。

    满宠有些放心不下。

    “主公,此为何方高人手笔?”

    赵旻笑道:“伯宁勿忧,此君定然是友非敌,明日待旻问过便知。”

    言罢,其人抱拳。

    “明日我等再议事,今日有劳诸位,告辞!”

    “恭送主公!”

    赵旻春风得意马蹄疾,率亲卫径自向北军军营而去。

    有几件事,他要与赵云、臧霸、陈登3人秘议1番。

    赵旻走后,程昱捋起长须,眯起老眼。

    “伯宁,子扬,文远,主公心情似乎甚佳?”

    满宠微笑:“仲德公,此乃寻常事耳!”

    在满宠看来,赵旻收得伏完和刘艾,心情不好才怪!

    程昱失笑:“倒是老夫多疑,诸君请!”

    3人各自离去。

    却说伏完匆匆而去,策马疾驰回府。

    “阿雅,随老夫至书房!”

    正因自己冲动而懊恼不已的伏雅,应是后,便乖乖随老爹进了书房。

    吩咐忠仆和亲卫把守房门后,伏完将房门紧闭,又吩咐自己次子落座。

    2人对坐后,伏完蹙起眉头,老脸上仍古井无波,看向端正跪坐的次子。

    “阿雅,你且如实告来!暗中指点你杀刘子台者,究竟何人?”

    伏雅犹豫片刻后,低声说出1个名字。

    这下,似乎连泰山崩于前都色不变的伏完,终于大惊失色。

    但幸而,其人很快便冷静如初,声色俱厉道。

    “阿雅,此事你绝不可告知任何人!否则,我琅琊伏氏上下将遭灭顶之灾!”

    其人看看天色后断然道:“随老夫走1遭!”

    北军军营,中军大帐。

    赵旻先是召集臧霸、陈登、陈矫、鲁肃、步骘和赵甲至此,复又亲自请老叔赵云过来。

    众人落座后,赵旻抱拳道。

    “旻有以下诸事,需与诸公相商。”

    【作者题外话】:历史上,伏完的确老奸巨猾。

    伏完的几个儿子,也皆不成器。

    前文曾提及,刘协出关中,纳刘艾之计于陕县渡河遇险时,董承曾对伏皇后伏寿起杀心…

    董贵人若欲上位,则伏寿必须死!

    便是如此,伏德那个傻缺都没有及时保护住伏寿。

    伏寿当时有多危险,可想而知。

    刘协当时有多窝囊,可想而知。

    伏雅背后的高人,后文自会提及。

    赵旻如今的困境,其实也是1个高明无比的局。

    上1章提及“游侠”,这1章,咱们来聊聊“官匪”。

    所谓“官匪”,便是披着官服的盗匪。

    在现代社会,“官”与“匪”自然是泾渭分明;但在古代社会,2者之间往往没有固定界限。

    这种情况甚至1直延续到了明清时代。

    比如明朝中后期,准确来说,是自修仙皇帝朱厚熜朝起,对待辖区内的百姓,官军往往比匪军更加凶残。

    百姓做谚语,称“贼过如梳,兵过如剃”,甚至出现“杀良冒功”的恶劣现象。

    (官军)乃搜杀十余里外百姓论功焉,卒有追人至城濠斩首而去者,其语曰“借脑袋献功”。--《豫变纪略》

    因为古代官军有封建政府为背书,作恶时往往更加有恃无恐。

    因此也便出现大量借官方力量聚敛民财的案例。“官匪”不同于1般污吏,时代越早,敛财的手段便越发暴力且直接。

    如果说“贪污受贿”是文明时代对潜规则的利用;那“强取豪夺”便是蛮荒时代对显***的运用。

    两汉魏晋时代,有不少官吏会亲自下场,利用官军劫掠民财。

    注意,不是劫掠敌对军阀的财物,而是袭击过往客商,甚至干脆打劫自己辖区内的百姓,与强盗无异。

    史书1般将这种情况,称作“轻侠为奸”。

    虽然这些“侠奸”未必1定是官吏,但以官吏身份从事奸侠活动的案例,多不胜数。

    先来看小型官匪:

    汉末3国有许多级别不高的官吏,都从事“轻侠为奸”的强盗活动。

    这群官匪,论官职不过县令、县丞;

    论吏职也不过苍头小吏,可能更类似“厕中秉烛”的厮奴。

    但他们无1例外,都利用手中职权,大4从事强盗活动。

    这在《3国志》中数见不鲜,频繁出现。

    略举数例。

    孙坚:

    孙坚是扬州吴郡富春县民,家中3代都是瓜农。

    到了孙坚这代,因为“武勇过人”,借着汉末乱世,通过军功走上仕途。1路官至长沙太守,封乌程侯。

    然而孙坚这个封疆大吏,在发迹之始,完全是1副官匪的嘴脸,大量从事打家劫舍的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孙坚在熹平元年(西历172)便参与镇压会稽流贼,按其生年(155)计算,彼时正好是“上岸击贼,由是显闻”的第2年。

    换言之,孙坚自十8岁之后,就已经披上官服。

    熹平元年。刺史臧旻列上功状,诏书除(孙)坚盐渎丞,数岁徙盱眙丞,又徙下邳丞。--《吴书孙破虏传》

    按孙坚的官职名称,可知其基本都在徐州广陵与徐州下邳1带活动,即所谓的“淮泗地区”。

    实际光和末年、中平元年(西历184)黄巾之乱以后,孙坚也确实是“聚众淮泗,得千余精兵”。

    (孙)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吴书孙破虏传》

    可见孙坚这个瓜农子弟,在做了十余年小官儿之后,兜里已经颇为有钱。

    然而县丞不过是文职佐官,连县令、县长的级别都够不到。

    孙坚在徐州是如何聚敛财富,乃至能够招募千余壮士的?

    这个问题《孙破虏传》没有给出答案。但《妃嫔传》给出了答案。

    按《吴夫人传》,孙坚在向吴氏求婚时,吴氏亲戚嫌弃孙坚“轻浮狡诈”,打算拒婚。

    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孙)坚甚以惭恨。--《吴书妃嫔传》

    孙坚惭恨,准备对吴氏下毒手,惊得吴氏大呼“不要为我而自取灭门之祸。

    最终在吴夫人的“大义凛然”之下,吴夫人舍弃小我,成全大我,用自己的身子平息了孙坚的怒火。

    (吴)夫人谓亲戚曰:“何爱1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遂许为婚。--《吴书妃嫔传》

    可见孙坚名为求婚,实是**。

    吴氏是吴郡钱塘的侨人,这种家庭按理在当地应该无甚势力,却依然公开鄙视孙坚,还骂其“轻狡”。

    前文提及,“轻狡”即强盗行径的代名词。

    比如在并州5原从事“剑客活动”的吕布,就因“轻狡”被王允鄙视。而在扬州巢湖聚众寇暴的山贼郑宝,也被淮南刘晔称作“轻侠彪悍,钞略为利”。

    扬士多轻侠狡桀,有郑宝、张多、许乾之属……(刘)晔曰:“(郑)宝无法制,其众素以钞略为利。”--《魏书刘晔传》

    可见“轻狡”实际就是强盗的另1种说法。

    按照孙坚十8岁步入仕途的记载,他向吴氏求婚无疑是在出仕之后。

    也可见他在县丞任内,到底是在做些什么。

    实际这种聚众寇暴、掠夺商队人户的行径,孙坚可谓“1以贯之”。

    甚至做到长沙太守(2千石)之后,孙坚还屡屡违抗朝廷节度,跨州郡进行军事活动,借“剿贼”的名目,多次将自己的魔爪伸到临近的0陵、桂阳两郡。

    此举导致当地郡守闻风色变,禁之不能止。

    而孙坚则自诩“我是文盲,唯有以征伐为功。越界攻讨,就算获罪于朝廷,我也问心无愧”。

    (孙)坚答曰:“太守(指自己)无文德,以征伐为功,越界攻讨,以全异国。以此获罪,何愧海内乎?”--《吴录》

    而实际情况,是孙坚经常借着“越界征讨”的名目,残害地方长官,比如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就是被孙坚邀杀。

    可见孙坚这种“亦官亦匪”的行径,1如既往。

    他在3县县丞任上,大4抄掠,搞得淮泗地区风声鹤唳,连远在扬州吴郡钱塘的侨人吴氏,竟然都知道孙坚的恶名。

    以是故,孙坚死后,都不敢葬于富春,而是葬于丹徒。

    再来看黑…道大哥刘备:

    刘备在中平年间,曾参与镇压黄巾(184)与讨伐张纯(187)的行动,并因功受封安喜县尉。安喜县在冀州中山国,“县尉”就是军事佐官,与孙坚的“县丞”平级。

    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刘)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典略》

    刘备发迹之前,在老家涿县,长期从事组织非法武装的活动,窝奸聚众,乃至“豪杰多附之”。

    其人麾下头号大将便是河东暴徒关羽,其团伙规模颇大,甚至吸引到中山国马商的重金资助。

    (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蜀书先主传》

    实际刘备参与镇压张纯(原中山国相),也无疑是受到了中山商人的邀请。

    按战马为军事物资,马商与后世的盐枭1样,都是游走在黑白两道的势力。

    刘备在安喜县尉任上,遭到督邮裁汰。

    恼羞成怒的刘备,带着部曲闯入府衙,将督邮捆起来“杖2百”。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2百。--《蜀书先主传》

    犯下大案后,刘备便带着关张等人,弃官亡命,再度由官入匪。

    可见刘备初次做官时,游侠习气依然不减,乃至凶横如此。

    实际3十年后刘备入成都(214)时,大分金银,1口气赏了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4人1共2千斤黄铜、5千斤白银、两亿铜钱、4千匹蜀锦。

    此举令人瞠目结舌。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5百斤,银千斤,钱5千万,锦千匹。--《蜀书张飞传》

    分赃到了巅峰时,刘备甚至1度想把整个成都的良田全部收缴销赃。

    此可谓标准的强盗行径。

    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别传》

    万幸赵云及时劝阻,否则百姓将苦不堪言。

    本章暂且介绍到这里,下1章咱们继续聊。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