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谋联合,生波折


本站公告

    明日的结盟仪式要在军营举行。而如今天色已颇晚,吴景便留宿于孙策府中。

    赵旻为避嫌,便与他的亲兵屯将住到前院客舍。

    孙策有位名为大乔的美妾,赵旻可没有偷听墙角的不良嗜好。

    守着鼾声如雷的兵卒们,腹黑男这1宿睡得分外踏实。

    次日卯时,其人便准时醒来,迎着朝阳,在前院打了1套十段锦,又从起手式金刚捣碓开始,懒扎衣、6封4闭…练了1趟陈氏太极拳。

    他毕竟在做客,只能练练内家拳,不能如平日1般打熬筋骨。

    待其人打完1趟慢腾腾的太极拳,孙策仍未现身。

    赵旻无奈之下,便站了个2字钳羊马,从小念头开始,将咏春拳3大套路依次练了1遍。

    他刚打完最后1记标指,尚未收拳,院门便被孙策推开。

    赵旻1见其人脚步略显虚浮,便知这小子昨夜有些贪欢过度。

    他前世在帝都,清晨时见惯了没出息的下属这副样子。

    这不是赵旻前世,孙策也不是他下属,所以,他只好视而不见,缓缓收拳,长长吐出1口浊气。

    他收功后,方才对孙策躬身抱拳:“兄长!”

    孙策有心与赵旻切磋切磋,但奈何昨夜自己志得意满之下,与大乔玩得有些过火,此刻…

    于是乎,其人讪讪1笑,抱拳还礼。

    “旻弟随我用饭,兵卒饭食稍后自有人送至。”

    ->

    他们2人说是去用饭,但还是要先向吴老夫人行礼问安。

    此时虽刚到辰时,但正堂之上,吴景和吴老夫人已在等候孙策和赵旻。

    两个后生向两位长者行礼后,吴老夫人笑吟吟地正要开口,便见管事老仆匆匆奔至堂外行礼。

    “主母,周郎求见。”

    老太太笑容更盛,显然她也极喜爱美周郎周瑜。

    “快快请阿瑜进来!”

    俄而,换上束髻冠、着蜀锦袍的周瑜便快步而来。

    众人见礼完毕后,吴老夫人示意众人安坐,吩咐家仆奉上早饭。

    老太太笑容可掬地对周瑜道:“阿瑜,老身已与卫将军结亲矣!”

    吴景适时插口:“公瑾,今日老夫便要主持结盟之礼。”

    p*p。&。>>

    周瑜轻笑着躬身作揖。

    “此可谓双喜临门也!孩儿恭喜婶娘,恭喜舅父大人,恭喜兄长!”

    1时间,堂内气氛极为融洽。

    赵旻心道:好机会!老子终于可以说出此事了!

    于是乎,其人站起身,向吴老夫人深深1揖:“大人,孩儿有1言相告,事关兄长安危!”

    吴老夫人笑容顿消,正色道。

    “阿旻,何事如此慎重?”

    赵旻将陈登所言之事,也就是顾雍暗中与郭嘉勾结之事如实相告。

    吴老夫人和吴景神色大变。

    吴景急声道:“阿旻,竟有此事?前番顾元叹与6伯言迷惑阿权后仍不死心?还欲加害阿策?”

    ->

    赵旻行礼后颔首道:“大人,以孩儿视之,当是兄长欲改部曲制,使士族人人自危之故。”

    前文提过,部曲制实际上是士族豪强门客制中的1部分,简单来说就是豪强私兵。

    显而易见,这是与君主集权制相对立的制度,也是导致大汉灭亡的直接原因。

    孙策要动的,就是这个私兵制,他等于动了全体江东士族豪强的奶酪,士族豪强不跟他玩命才怪!

    要知道,不算淮泗士族,单单江东吴郡、丹阳2郡,便有23十家士族。6顾2家,只是其中领头者而已。

    孙策见事不可为,便果断改变策略,改为领兵者兵权可世袭,他试图以此来培养出忠于孙氏的士族豪强,来对抗江东士族豪强。

    而且如此1来,其人麾下武将为了军功和世袭领兵权,必将奋勇作战。

    孙策计划待江东平定、他本人威望达到顶峰后,再慢慢将可世袭的部曲缩水,腾出来的1大批部曲,改编为孙氏直接掌控之军队。

    简而言之,孙策想通过迂回操作,将私兵制取消。

    但历史上,他刚提出世袭领兵制,便被刺杀身亡,于是这1套东西就变味了,成为了世袭领兵制与复客制并存的畸形制度。

    小<说

    孙权虽然打仗打成了“孙十万”,但其人执政确实有1套,依靠这套畸形的制度,孙权硬生生掌控住了江东。

    孙权的确不是靠父兄。

    言归正传。

    赵旻提出自己的分析后,吴景根本未加考虑,便摇头道:“此计思虑不周。”

    他向孙策抱拳道:“主公,老夫以为,改制之事可稳而不可速,可渐而不可急焉。

    以老夫愚见,主公当先稳住江东本土大小2十余家士族,允其保留部曲,言明奋勇者重赏,待我孙氏势大之后,再缓缓收编改制,亦未为晚。”

    赵旻也向孙策躬身抱拳。

    “兄长,大人之言,乃老成谋国之言,兄长不可不察也。”

    周瑜起身作揖:“请兄长慎之!”

    孙策长出了1口气,缓缓颔首。

    ~ap~>*~p。,

    “也罢!便依舅父大人之计!”

    堂内众人闻言,皆松了1口气。

    赵旻乘胜追击。

    其人向吴景深深1揖。

    “还请大人部署1屯亲兵,以护卫旻之兄长周全。”

    吴景捋须笑道:“阿旻但请放心!有老夫在,必保阿策周全!”

    得这位稳如老狗的宿将许诺,赵旻彻底放下心来。

    于是乎,趁着气氛轻松下来,且堂内皆为自家人之时,赵旻便将自己昨夜与周瑜议定之方案,当众解释1番。

    吴景、吴老夫人和孙策均连连颔首。

    吴景当场拍板。

    读者身

    “阿旻、阿瑜之计甚为妥当,主公以为如何?”

    赵旻被吴景的称呼绕得有些头晕。

    江东这些大佬们,平时就是如此议事的?

    孙策不假思索:“甚善!瑜弟,你将军营事务移交于程公,明日便率军随旻弟至北岸江都驻守!

    稍后,我自会安排子衡与子义至秣陵坐镇。待官渡军报传至,我等便3路进军攻打9江郡!”

    周瑜躬身领命。

    至此,赵旻此行任务,除了那仪式感极强的祭天结盟外,已全部达成。

    其余之事已非赵旻所能掌控,1切要看杨彪的表演。

    赵旻如今能做之事,仅有调动陈登与臧霸隐秘坐镇濮阳,以防袁绍被麾下谋臣猛将坑惨。

    恰于此时,饭食、几案送至,众人净手后入席用饭。

    被赵旻当成御用老神棍的吴景未入席,其人看了看天色,掐指1算道。

    “巳时6刻乃良辰也,我等用饭后当速做准备!”

    巳时6刻是上午十点半,此时为辰时2刻,早晨7点半,尚有1个半时辰的准备时间。

    孙策是个急性子,其人对周瑜道。

    “瑜弟唤来亲兵,令其人先去准备!”

    我们的孙大将军当然是不带亲兵的,反正其人有小老弟…妹夫赵旻护卫。

    周瑜抱拳后匆匆出府,复又匆匆返还,向孙策抱拳笑道。

    “兄长但请放心。”

    吴老夫人笑吟吟道:“军务暂且不提,先用饭。”

    她当先提箸用饭,随后,吴景及3个后生方才动筷子。

    这时,赵旻和孙策骤然放下筷子,蹙眉看向堂外。

    坐于他们对面的周瑜微微错愕,正欲开口,便听1声娇叱传来。

    “赵从文何在?”

    虽是娇叱,但那声音软糯娇甜,格外悦耳。

    赵旻扶剑起身。

    “常山赵从文在此!”

    他话音甫落,便见1名1身火红窄袖襜褕的妙龄少女,自后宅轻盈灵动地飞奔至堂前。

    这少女肌肤为健康的小麦色,与火红色的襜褕搭配,显得格外动人。

    她1双俏丽灵动的大眼睛,与高挺的鼻梁、秀气的柳眉和小巧的樱唇完美搭配,仿佛完美的2次元美少女。

    她这般相貌,配上她那甜腻嗓音,放到后世绝对可成为宅男收割机。

    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虽然少女此时正气冲冲,小嘴儿高高撅起。

    修身的襜褕,将这少女玲珑窈窕、宛若葫芦的身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赵旻看着这仿佛从漫画中走出来的古装版2次元宅男女神,竟有些失神。

    那少女气鼓鼓道:“妾之夫君,当由妾自择之!赵从文区区1文弱书生,焉可与江东虎女相配?”

    赵旻愕然:你是不是对老子有所误解?老子明明是粗鄙武夫!且慢!你莫非要悔婚?

    本章着重提1下江东的政治生态。

    迥异于始终以沛谯宗族为根基的曹操,也有别于元从派、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派4派并立的刘备,孙权玩的是董事局。

    孙权身为绝对控股的董事长,掌控着人、财、地3大权利。江东本土34十士族,加淮泗士族和元从旧臣,都要看孙权脸色行事。

    因为孙权牢牢掌握着核心资源,如何分配,他1人说了算。

    而且,孙权无愧于其名字中的“权”字,权谋之术犹在曹、刘2人之上!

    .。~,

    以孙策的性格,他真玩不转孙权设定的这套复杂至极的游戏规则。

    他只会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也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当然了,孙十万打仗也远远不能跟他老哥相比。

    在孙权以无以伦比的掌控力操盘下,东吴整体还算稳定,隔3差5还能给孙权凑十万兵,造1造诸如张8百、刘亡灵、满数十、文睡觉、臧听说等大神传说。

    所以说,孙权虽然打仗水得1塌糊涂,但执政水平、权谋之术没得说,其人绝非靠父兄!

    下边来说授兵制,也就是世袭领兵制。

    按《吴书》记载,授兵制应始于孙策东渡(西历195年),属于战时政策,具有较强的临时性。

    因此在政权稳定后,孙策便需要采取反制措施,避免授兵将领军阀化,以及地方藩镇化。

    授兵制的反制措施有3,1虚授,2严控报备,3直接夺兵。

    历史证明,孙策虽创出此制度,却被孙权将其与奉邑制、复客制有机结合为1体,发展为1套规则复杂的利益分配制度。

    ->

    原因很简单,将领是有兵了,要怎么养?奉邑制和复客制,便是用来解决养兵问题的。

    “奉邑”即授兵将领的食邑。相关记载在《吴书》中俯拾皆是,周瑜、鲁肃、吕蒙、徐盛等人均有涉及。

    (孙)权拜(周)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吴书周瑜传》

    (孙权)以寻阳、阳新为(吕)蒙奉邑。--《吴书吕蒙传》

    甚至还有周泰这种“所在皆食其征赋”的特例。即没有固定奉邑,在何地任官,便收取何地的赋税。

    (周泰)复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吴书周泰传》

    好了,奉邑的收入拿来养兵了,可是将领怎么办?

    别急,“复客制”解决将领问题。

    “复客制”即与授兵制、奉邑制相配套的私产制度。复客是“免除赋税徭役的奴仆”,用来保障授兵将领的生活所需。

    那么问题又出现了。

    授兵制是虚授(只授定额,不授兵甲),将领不得不自行招募兵勇。募集兵员的资金,也顺理成章需要自行筹备。

    换言之,“奉邑”实际是孙氏提供给授兵将领的资金池,将领有多少钱,便招募多少兵——前提是不能超过授兵人数的上限,比如授兵5百,自募1千,那1定是不被允许的。

    其实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授兵将领是无法募集到足额兵员的。比如孙权继位之初(200),“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

    (孙)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吴书吕蒙传》

    诸小将“兵少”而“用薄”,可见他们不仅没有足额的兵员,武器装备也十分低劣。

    “诸小将”中的吕蒙,为了给部曲置办新衣服,竟然需要“赊贳”,即借钱养兵。其困顿可想而知。

    (吕)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吴书吕蒙传》

    所以,孙权虽然为授兵制配套奉邑制和复客制。但仍无法完全解决征兵、装备问题。尽管孙权有效避免了将领、士族藩镇割据。

    所以,这就造成东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尴尬情况。

    内战内行指的是人人奋勇作战,讨伐山越劫掠人口,1举解决兵员和奴客来源问题。

    读者身

    外战外行…我虽然调侃孙权是孙十万,但究其根源,还是制度出现了问题。

    比如合肥之战中(215),淮泗集团的干将徐盛、宋谦便1触即溃,狼狈奔走。说到底,无外乎私心作祟,出工不出力,不愿意损失兵员。

    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吴书潘璋传》

    临时性政策的常态化,往往会产生负面作用。

    孙吴的授兵制如此,曹魏的9品中正制亦然,它们均属于历史前进过程中的小曲折。

    诸位大大们,现在应该清楚孙吴的政治生态大致情况了吧?

    孙吴最后灭亡,地理固然是1方面,但也不是没有其他原因。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