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除二贼,夜谈心下


本站公告

    赵旻见刘晔满脸忧色,心知其人担心1着不慎,满盘皆输。

    对此,赵旻颇不以为然。

    因为在他看来,此行已经完全达成了目的。

    在历史上未来数年间祸乱关中的8贼将既除,赵旻便已知足。

    收服段煨如此顺利,已算意外之喜,右扶风定不定,已经无伤大局。

    赵旻只是想全刘晔之策,不愿刘晔初次献上的大策以虎头蛇尾告终罢了。

    pp,-

    此刻,赵旻见刘晔忧心忡忡,又联想到杨彪对自己那若隐若现的猜疑和顾忌,便站起身,作揖长笑起来。

    “文先公有所不知,元常先生和子扬,曾以他人之故事提点旻,而今既然长者有命,旻便借长者之命,赋诗1首以慰元常先生及子扬。”

    杨彪捋髯看了1眼钟繇和刘晔,呵呵笑道:“元常,子扬,竟有此事?”

    钟繇和刘晔同时作揖笑道:“杨公,实不相瞒,确有此事。”

    钟繇闭口不语,看向刘晔。

    刘晔会意,将忧心和烦恼暂且抛诸脑后,作揖笑道。

    “文先公,元常先生与晔,曾借公仁兄、伯宁兄故事,委婉提醒主公,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杨彪何许人也?

    其人仅略1思忖便哑然失笑。

    “原来如此!2位勿忧,以老夫观之,从文迥异于曹孟德也。”

    说app,*>pp。

    他挥挥袍袖,复又看向赵旻。

    “从文有何佳作?比之前番1首赋、几首诗何如?”

    赵旻早就知道,有满宠在,自己的1言1行1定瞒不过杨彪。

    赵旻也清楚,满宠这是在给自己这个主公立人设…

    问题是,腹黑皮厚的赵旻根本不需要人设。

    赵旻的脸皮比潼关城防还要坚固,要人设何用?

    其人作揖笑道:“文先公,旻偶有所得,正欲请长者品鉴12。”

    杨彪精神1振:“从文且念来听听!”

    赵旻昂然而立,望向夜空中那皎皎明月,口中吟道。

    “赠君1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3日满,辨材须待7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1生真伪复谁知?”

    身

    咱们的赵旻同学不赋诗,他只是前辈先贤们诗词的搬运工。

    这首诗的原作者是白居易先生。

    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是:

    人到死的时候才能断定其善恶真伪,假使周公在那个谣言流传的时候就死了,人家1定会说他是奸臣;

    如果王莽在那个谦让卑恭的时候死了,那后世1定会赞扬他。

    那么如何判定人的善恶忠奸呢?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可以验证1切。

    在汉末这个时代,4言5言诗是主流,但也决不能说7言就不是诗歌,遑论这还是白居易先生极富哲理的大作!

    杨彪沉吟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1生真伪复谁知?妙!妙哉!”

    其人霍然抬头:“从文,待2位将军凯旋,你与老夫秉烛夜谈如何?”

    赵旻含笑作揖:“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钟繇和刘晔2人沉吟良久,方才含笑作揖。

    2人正欲开口,便听公廨外传来1阵豪迈的大笑声。

    刘晔神色1喜。

    “诸公,2位将军凯旋矣!”

    他话音甫落,便见段煨和马腾2人大步流星,联袂行至堂外。

    他们手中各提1颗血淋淋的首级。

    将首级放于堂门之外后,2人躬身抱拳。

    “杨公,卫将军,钟使君,我等幸不辱命!5习、刘雄鸣之首级在此!”

    赵旻长笑道:“甚善!开宴!”

    早已准备就绪的大小官吏、马腾部将,即刻将热在甑中的饭食取出,以簋盛放后分成6份,筛净清酒,分好瓜果,搬来小几,为众人布酒菜。

    身

    众人分尊卑落座后,段煨当先笑道:“刘雄鸣与5习暂时联手,共同收拢流民。我等以天子之名进5习之中军帐时,2贼皆在场。”

    言及于此,他不再开口,而是看向马腾。

    马腾继续道:“腾趁5习无备,历数其人重罪之后,便轻而易举诛之。

    刘雄鸣正待唤其人麾下,亦被腾诛之。其麾下兵卒大乱,段公与腾颇费些周折,方才将其部曲收编。

    2贼收拢之流民,腾不敢自专,便将其就地安置,只待卫将军下令!”

    赵旻抱拳笑道:“此战,2位将军皆为首功!旻自当尽力为2位将军讨赏!流民既为寿成将军所获,便由寿成将军安置于右扶风,如何?”

    马腾大喜。

    其人起身行礼:“腾谢卫将军高义!”

    赵旻示意其人安坐,他独自站着举杯笑道:“诛除8贼将当晚,旻曾立于潼关城墙,遥望明月,有感而发,赋诗1首。

    此情此景,与当晚何其似哉!旻便将当晚所作之诗,赠予段公、马公2位英雄,以赞2位英雄今晚之壮举焉!”

    ~ap~>*~p。,

    有赵旻方才搬运之诗珠玉在前,杨彪兴趣大生。

    “卫将军近日有新作?老夫洗耳恭听!”

    段煨和马腾则心情激荡不已,若此诗为千古名篇,那么他们2人必将因此诗而千古流芳。

    赵旻此举,俨然效仿特大号笔袋曹先生、大耳朵刘使君2位雄主。

    赵旻收买人心之意,简直不要太明显!

    其人高声吟诵:“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段煨和马腾读的书…至少在这时代不算少,他们自然知道,龙城指代前汉卫龙城卫青,飞将指代前汉飞将军李广,2人得此赞誉,登时激动到浑身颤抖。

    杨彪则眯起双目,捋髯沉思。

    老谋深算如他,自然品出赵旻此诗真意: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赵旻微微沉吟后道:“此诗尚无名,便以“赠段、马2英雄以壮其志哉”为名如何?”

    .。~,

    杨彪拍案叫绝:“甚善!”

    段煨和马腾2人,已经激动到口不能言,惟有深深1揖以致谢。

    即便他们文化再低也能听出来,此诗若非千古名篇,人间从此便再无诗!

    赵旻双手举杯遥向东南方。

    “为大汉贺!为天子贺!”

    众人站起身,皆面向东南,高呼后1饮而尽。

    而今关中诸贼将已全部肃清,段煨、马腾又被赠诗,于是席间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酒过3巡后,赵旻再次强调:

    右扶风仍由马腾坐镇,南来之流民也由马腾安置于右扶风。

    也就是说,关右及关南…也就是关中西侧屏障和散关,都交给马腾负责。

    小<说

    最后,赵旻语重心长道:“寿成将军,昔年桓、灵2帝昏庸无道,是故欲弃凉州;

    然则而今天子颇具明主之姿,待官渡战罢,我入许都拜见天子后,必将助天子重定凉州之策。

    明日我等再详谈此事,今日已不早,诸公暂且安歇如何?”

    见众人均无异议,赵旻站起身颔首抱拳。

    “明日辰时,我等仍齐聚于此,共商安关中之策。请!”

    众人散席后,由马腾安排众人各自安歇。

    赵旻随杨彪走入屋舍。

    点亮油灯后,2人相对跪坐。

    杨彪单刀直入。

    “君欲为周公,亦或王莽乎?”

    身

    赵旻含笑抱拳:“杨公当知,旻曾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杨彪微微颔首。

    “若天子昏暗,君又当如何?”

    赵旻从容而言:“昔日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2十7日,造恶3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

    是故,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杨公勿忧,今天子虽幼,然饱受民间疾苦、坚忍仁智,必不似灵帝之倒行逆施。旻必为汉室、为天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言罢,赵旻昂然而立。

    其人手指屋外明月,再次化身为装笔的笔袋。

    “文先公,旻之志天地可鉴,明月为证,旻如违此志,必横遭惨死,永无子嗣!”

    杨彪连连挥动袍袖。

    >

    “从文不必发此毒誓!老夫已知你之志也!流芳千古,亦或遗臭万年,君当自决!老夫辅佐者,乃忠汉之卫将军,非篡汉之赵从文也!”

    至此,杨彪冷艳高傲地归心。

    赵旻大喜,深深1揖:“旻必不使长者寒心!”

    杨彪微微颔首:“但愿如此!从文且安坐!”

    见赵旻坐定,杨彪淡淡道:“从文既有此志,老夫便安插汉臣至关中,从文以为如何?”

    5习、刘雄鸣2贼,1为背主弑主之逆贼,1为蛊惑人心之妖人,根本不配云某叙述!

    若非剧情需要,就连杨秋等8贼将,云某都不屑描写。

    关中诸贼,值得云某为其浪费笔墨者,惟段煨、马腾也。

    白居易先生这首名篇,蕴含了相当深的哲理。

    咱们仍以3国人物为例:

    身

    有人说刘备太假,那么请问说这句话的人,您能做到假上1辈子吗?

    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刘备之仁,不深读之,不能解其真意。

    刘备至死,都始终未负大汉之忠,关公、张飞主臣之义,1生任侠忠勇,奋斗不息,为全主臣之义,刘备甚至罔顾大局,其人假在何处?

    就算刘备假,假到了骨子里,但其人如此假上1生,至死仍假,岂非仍如周公1般留下千古美名?试问王莽可乎?!

    王莽的头骨,被东汉皇帝把玩了2百年!其人恶名被后世唾骂了两千年!

    王昌龄先生这首《出塞》,当然是千古名篇。

    明朝4大才子之1杨慎赞道:“此诗可入神品。”

    明朝4大才子当然不是唐伯虎、祝枝山…

    而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之杨慎,《永乐大典》总编解缙,嘉靖年间著名谋士徐渭,以及云某最崇拜的心学创始人,阳明先生王守仁。

    云某虽极度看不上明朝,但对明朝的众多英雄、才子也极为欣赏。那个姓高的简直是口吐芬芳,1派胡言!

    ,欢迎下载

    龙城飞将解读版本众多,放在后汉,大概率会被解读为卫青和李广。

    我们后世人当然知道伊尹大概率是逆贼,但由于孔子、太史公都需要伊尹这个楷模来树立忠之价值观,所以太史公在《史记》中美化了伊尹。

    赵旻以伊尹、霍光自比,也是借此说明,若自己比天子死得晚被托孤,自己最多做个伊尹、霍光就到头了。

    在杨彪看来,赵旻这就是忠臣所应为之事。

    所以,杨彪在别无选择之下,反复试探赵旻之后,最终决定辅佐赵旻。

    有杨彪之助…赵旻要起飞!

    诸位大大不妨思考1下:曹操为何总想除掉杨彪呢?甚至杀了杨修之后,曹阿瞒还要逼1逼杨彪?

    假使建安9年,西历204年曹操身死,其人会不会也得1个大汉忠臣曹孟德之美誉呢?

    汉末雄风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