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燕姣然的进步,这话怎么好刺耳!


本站公告

    “娘子,娘子,你怎么了?”

    秦渊很敏锐地觉察到了自家娘子的变化,这才出言询问。

    这温柔的亲昵声,将魔怔的燕姣然迅速惊醒。

    屠龙术又如何?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只要把这个狗男人招进宫,不就没问题了么?

    毕竟,他要屠龙,也不过是屠他自己而已。

    这样他还怎么屠得下去呢!

    燕姣然忍不住为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

    想通了这个关节。

    燕姣然嫣然一笑,像一朵花在夜色间柔柔开放,“相公,我没什么事。”

    “就是对刚刚的内容感到很震惊而已。”

    秦渊用指腹抚着妻子脊骨嶙峋的细滑玉背,轻声道:

    “娘子,你可不要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哦!”

    “你再听为夫给你从头到尾,重新总结一下,你就会豁然开朗了。”

    “王朝周期律的核心——就是土地兼并与人口增长之间无法调和得矛盾。”

    “换句话说就是——人地矛盾。”

    “有的人饿肚子,吃不饱了,就会造反了,就会导致国家动乱。”

    “国家动乱了,王朝自然也就会发生更迭。”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在想办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减缓土地兼并的速度,以此来延长王朝的寿命。”

    “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王朝前中后期的土地制度大多是不一样的,甚至于说南辕北辙!”

    “如此一来,娘子,如果你想给大周续命的话,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怎么样才能抑制土地兼并,缓解这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激烈的人地矛盾呢?”

    秦渊原以为自家娘子的思绪被绕进了死胡同。

    会回答说:“她怎么知道云云。”

    然后傲娇地看着自己,让自己说出答案。

    却没想到。

    自家娘子竟是罕见地动脑子思考了,还认认真真地回答起了自己的问题。

    虽然磕磕绊绊,但是逻辑十分清晰。

    “相公你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本质的就是人口和粮食产量的问题。”

    “因此要解决这个人地矛盾,就必须要提升粮食产量。”

    “只要尽可能地让粮食产量越来越多就好,自然也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那人地矛盾也就被缓解了。”

    “这天底下能种的地,抛荒的地多的是,再不济还能到山上去种地。”

    “也就说土地的总量,肯定是不会缺的。”

    “这样看来,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还是人能吃的粮食变少了。”

    燕姣然偶一抬眸,忽然瞥见秦渊面露赞许,整个人一下子就亢奋起来,更加大胆地说了下去。

    “想要通过改进农业技术,来提升亩产其实是很困难的,从古至今也没有几个人做到。”

    “因此,我以为这条路肯定不好走,不太实际。”

    “但是,之前相公你说过,‘生产关系’是可以进步的啊!”

    “也就是生产粮食的全部资料归谁所有;生产粮食与拥有粮食的人相互间处于什么地位;粮食最终归谁分配。”

    “因此,只要围绕着‘生产关系’的这三个方面。“

    “结合大周的实际好好地改一改,肯定就可以缓解人地矛盾了!”

    听到这儿,秦渊很满意。

    虽然上回说起这事的时候,自家娘子装傻了,但很显然背地里是下了苦功夫的。

    不然很难有这样清晰的逻辑,层层剖析,将土地政策的改革方向,给点了出来!

    秦渊点点头,夸奖道:“不错,娘子,你说得很对,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燕姣然抿着红菱似的唇瓣浅浅一笑。

    这夸奖,她很满意!

    果然这些日子的苦没白吃,这些日子的罪没白受!

    这个狗男人终于夸自己了!

    终于不用听这个狗男人的垃圾话了!

    然而。

    很快,燕姣然的笑容便凝固了。

    只听秦渊笑呵呵地问道:“那娘子,你觉得该怎么改呢?”

    他铺垫了一晚上,为的就是这一刻!

    燕姣然脸色一垮,无可奈何地道:“至于怎么改,一时半会我也没什么好的主意……”

    没主意就对了!

    秦渊得意地说道:“娘子,你看哈——”

    “其实你已经说到根上了。”

    “土地政策,其实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关系在土地上的体系。”

    “因此,重点还是那三句话。”

    “因此,重点还是那三句话,也就是生产关系三要素。”

    “第一,生产粮食的全部资料,如耕地、耕牛、种子这些归谁所有。”

    “第二,生产粮食与拥有粮食的人相互间处于什么地位,是两者一体,还是互为主奴,亦或是雇主和佃农。”

    “第三,粮食最终归谁分配。”

    “自秦代以后,农业技术并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革,粮食的产量并没有提升。”

    “如此一来,历朝历代,改革土地制度,缓解人地矛盾,延长王朝寿命的思路,也就只剩下那三条路。”

    秦渊见自家娘子听得十分认真,于是提问道。

    “娘子,我想问问你,依照现在大周的实际情况来看,你是如何理解这三点的呢?”

    “或者说,在大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这三点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

    “与先代而言,又有什么具体的区别呢?”

    “只有通过这个角度,逐条梳理下去,你才能真正理解历代以来到现在,所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原因。”

    燕姣然是大周天子,对于大周的土地制度,自然很了解。

    于是开口说道:“太祖皇帝开国鼎业,继承的是前朝的土地制度——两田制。”

    “即把大周的土地分为官田和私田两种。”

    “其中官田约一百二十余万顷,大概占所有耕地的七分之一。”

    “私田约七百二十余万顷,大约占所有耕地的七分之六。”

    “基本上可以说官田占的比重并不高。”

    燕姣然瞥了眼秦渊,见他听得津津有味。

    当下更加起劲,顿了顿,缓了口气,又继续说道:

    “官田的主要来源,其一是继承自前朝的官田,其二是对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时籍没的田产……”

    “比如说平定前朝吴王张诚士叛乱的时候,就没收了吴王统治下权贵所有的土地划分为官田。”

    “还有江南地区一些顽固的士大夫家族,抵制大周统治的富绅,他们的土地家产也都被没收了。”

    “除此之外,皇室、藩王、勋贵的田产也属于官田。”

    “另外军屯、商屯、民屯,也算在官田之内。”

    “全国各地的军屯,太祖高皇帝规定每亩收租一斗,其他的都用于卫所官兵。”

    “私田则由鱼鳞册统计,分总图和分图两种。分图以里甲为单位,再以若干里的分图汇总为乡为单位的总图,每十年更新一次。”

    燕姣然思考了片刻,继续说道:“如果按第一点,生产粮食的全部资料,如耕地、耕牛、种子这些归谁所有来算的话……”

    “大周的官田属于朝廷所有,分给皇室、藩王、勋贵、军队使用,而私田则属于农夫或地主。”

    “第二点,生产粮食与拥有粮食的人相互间处于什么地位,则是地主与佃农,以及自耕农,两者皆有。”

    “第三点粮食最终归谁分配,也根据第二点而产生。”

    秦渊点了点头,自家娘子说得很详细,很显然进步不小。

    自己那个举一反三、聪明过人的娘子又回来了!

    因而,秦渊夸奖道:“不错不错,真不愧是我家娘子!”

    “娘子,你这一番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

    “看来这些日子没少用功啊!”

    “脑子这东西就得多用,用进废退,不然早晚生锈!”

    明明是夸奖的话。

    可燕姣然听起来怎么感觉很刺耳,这是什么情况?!

    人在大周,被女帝强纳入宫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