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朕要榨干你,一滴不剩,如狼似虎!


本站公告

    呃……

    燕姣然闻言不由得一怔。

    王朝更替、王朝寿命究竟是为什么?

    她哪知道啊!

    这个狗男人怎么总是喜欢出思考题!

    能不能好好回答问题啊!

    不知道良宵苦短呐!

    朕的时间有限呐!

    燕姣然有些抓狂,气急败坏地拿住秦渊的命根子,威胁道:“你说不说?”

    秦渊作出一副惶恐的样子:“女侠饶命!”

    “这可是我家娘子后半生的幸福呐!”

    “那你快说!“燕姣然急忙逼问道。

    秦渊无奈地耸耸肩。

    什么时候才能改了自家娘子这不爱思考的坏毛病呢。

    幸好不是带娃辅导作业,只是在娘子面前装个逼。

    否则,怕不是真要给气死。

    秦渊弹了明栈雪的脑袋一下,开口道:“这叫国运论,要讲起来话可太长了。”

    “你相公我,今晚就给你简单讲讲吧。”

    “首先呢,要先明白王朝的概念与本质。”

    “其次,就是要了解奴隶制、封建制、再到大一统的演化过程,洞悉其本质。”

    (封建制意思是封邦建国,春秋时就已经有这种说法了。春秋时,富辰之曰: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大概意思是说,周公给亲戚分封建国,以此来保护大周。这和后世所说的封建,并非一个概念。)

    一听这话,燕姣然的眼睛已经要放光了。

    “夫君,你快讲讲吧!”燕姣然饶有兴趣地问道。

    秦渊一边捏着妻子的脸蛋,一边说道:“那好,娘子,你觉得什么是王朝?”

    看着秦渊的目光,燕姣然撅着如菱的嘴唇,试探性地回答道:

    “王朝者,一家一姓之天下,以驭民也,以愚民也。“

    这是书上的答案。

    秦渊笑了笑:“娘子,你这个答案,只能算对了一半。”

    燕姣然顿时眉头一皱,亚父张江陵上课的时候。

    她挺认真的,所以对于经典也算了解。

    字面上讲,王朝本是天子视朝之意。

    《周礼·地官·师氏》记载: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大儒郑玄注:王日视朝于路寝门外......察王之视朝,若有善道可行者,则当前以诏王。

    这狗男人想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只听秦渊慢悠悠地讲道:“史书上加载最早的是夏王朝吧?”

    “大禹的位置,被自己的儿子启所继承,自此揭开了‘家天下’的序幕。”

    “娘子,你有想过,为什么大家把夏认定为是第一个王朝。”

    “而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却只当作是部落首领呢?”

    很显然,燕姣然是头一回碰见这样的怪问题。

    思考了好一会,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沉默应对。

    坦白说,秦渊也没指望自家娘子答对。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更好的装逼罢了。

    光自己巴拉巴拉的多没意思。

    只有问到别人一脑袋黑线,自己再一讲,豁然开朗。

    这样才有装逼的成就感。

    看着自家娘子眉毛都快打结了,秦渊心想时机已经成熟,这才开口解释了起来:

    “上古时期,因为人口有限,各部落其实相对独立,在各自的领地内发展互不干涉。”

    “可是,当农业种植技术发展之后,人口开始暴增,问题也就来了。”

    “注意哈,这个必考……呃,不是,以后也会用到!”

    “种植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秦渊下意识敲黑板,划了重点,又继续说道:

    “言归正传。”

    “当各部落的人口暴涨之后,为了养活这多出来地人口,各部落自然而然地就需要拓荒更多的土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于是乎,土地开拓的越来越多之后,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部落们,各自的领地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撞到了一起。”

    “而后,肯定就会有矛盾和争斗。”

    “最后,在利益的驱动下联合成了不同立场的部落联盟。”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听到这里,燕姣然不禁有些出神。

    涿鹿之战,从根源上讲竟是因为种植技术的进步?

    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心中大为惊奇,可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有道理。

    人少的时候,资源充沛,不需要跟别的部落接触也能过得很好。

    人多了之后,就和别的部落有了纷扰。

    似乎跟前面讲过的藩王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燕姣然恨不能将秦渊讲的每个字都记在心里。

    只听秦渊又继续说道:

    “逐鹿之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联盟的形势,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组织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也就是王朝。”

    燕姣然听得有些懵,把肚子里的疑问说了出来:

    “既然部落联盟逐步发展成了王朝。”

    “那为什么不是逐鹿之战的胜者,三皇五帝之首黄帝建立,而说是大禹建立的呢?”

    秦渊笑了笑,“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

    燕姣然不解道:“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

    秦渊解释道:“生产力啊?娘子,你就当作是种粮食的能力就好了。”

    “根据史书可以推算,在夏王朝建立的前后,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得夏王朝有能力供养大量不用生产的食利阶层。”

    生产力?种植粮食的能力?

    燕姣然微微有些愣神。

    她自认也是认真学习,跟着很多名师学过经史子集的。

    这些年也批阅了不少科举考生的文章。

    这个说法真的是从来都不曾见过。

    这很秦渊。

    一如当初的试卷,让人眼前一亮。

    真不愧是朕的狗男人呐,必须给你弄进宫了!

    不然七天上一次课,朕哪忍得住呢?

    学习的滋味针不戳。

    朕要榨干你,一滴不剩,如狼似虎!

    

    人在大周,被女帝强纳入宫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