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老师


本站公告

    云玲就读于离村不远的村小,走路大概20多分钟,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大概六十多个学生那里读。条件好的家里买了车或者在镇上买了房的都把孩子送去镇上读了。去镇上读书走路要两个多小时。

    村小的学生越来越少,前两年还有100多个现在就剩六十多个了,学校还有三个老师坚守在那里,村小的老师要么调镇上,要么转行了。

    老校长大约50多岁,头发花白,他在村小工作二十多年了,他舍不得这里,他当校长已经十年了,学校最热闹的时候有20多个老师,200多个学生,一个班有大约40多人。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学生变少了。很多村小都垮了。有的学校被弄成养鸡场,养猪厂,家具厂,他不知道这个学校到底能支持多久,他想着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他也要坚守在这里。

    学校唯一的女老师是支教的小刘老师,小刘老师家是市里的,心里一直有个支教梦,村小缺老师,她不顾父母反对毅然来到这里支教。她大学毕业就来到这里,已经三年了,刚开始来她也很不习惯,这里缺水,学校在山顶,后边的井经常打不起来水来,需要去两公里外的蓄水池挑水。

    老校长看到小刘老师挑水十分辛苦,便找到乡政府,乡政府也帮忙接了水管,用水才方便了许多。小刘老师知道水很珍贵,也不敢浪费,以前她在家一天不洗澡便浑身不舒服,现在用水不方便,洗澡也不那么勤了。遇到干旱的时候,每天就洗洗脸和脚,平时洗了衣服的水都要留着打扫卫生。

    小刘老师父母都是市里体制内的人,本安排小刘毕业后进体制工作。可是小刘偏偏不顾父母安排来到这个小山村。多次劝小刘无果,小刘爸爸气的还住院了。后来想着小刘从小娇生惯养的,到那里肯定呆不了多久就会回来,没想到小刘一呆就呆了三年,而且还没有一点要回去的意思。

    小刘以前大学谈了个男朋友,谈了四年,据说长得很帅气,在市里银行上班。两人本来感情很好,都想着以后结婚的,可小刘去了村小后,两人聚少离多,对未来规划也存在分歧。男朋友威胁小刘不回来就分手,小刘舍不得这里的学生。老校长怕她走,差点跪着求她了。她知道这学校暂时是不好找老师的,如果学校没有老师办不下去了,到时候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就会辍学。她想再坚持坚持,等到有新老师来。可是她男朋友最终还是跟小刘分手了,娶了同在银行上班的同事。

    小刘不后悔,她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况且男朋友对她的感情也是不够坚定的。小刘老师长得眉清目秀,她皮肤白皙,身材高挑,留着一头秀发。眼睛像一汪清泉,又大又亮。还有一双甜甜的梨涡。以前刚来的时候还戴了很多化妆品,后来几乎都不用了,都被收进了箱底。

    她每天都会修眉,修成标准的柳叶眉。她的一颦一笑都很端庄优雅。说话也很温柔,脸上总挂着淡淡微笑。她教全校的语文,音乐和美术。她喜欢唱歌和跳舞,歌声悦耳动听。音乐课大家都安静听小刘老师唱歌,就连最调皮的学生都坐的很端正。

    去年六一儿童节,她组织的全校的大合唱在镇上得了二等奖。学生们可开心了。她为了奖励大家。自己出钱给每个人买了个水杯,学生喜欢极了。还有次县里组织老师才艺大赛,小刘老师跳了一段孔雀舞惊艳了所有人,获得了一等奖。小刘老师把获得奖金给学生每人买了只钢笔。在学生们心中,小刘老师就像一朵盛开玫瑰花,美丽动人,热烈真诚,高傲而独立。

    学校还有个男老师,他是附近村里人,大约30多岁。他带着一副掉了漆的眼镜,瘦瘦高高,看起来文质彬彬。他喜欢穿着干净泛黄的白村衫。主要给学生们上数学课和体育课。这个老师不苟言笑,平时对学生很严格,经常把不会做题的学生留学起来辅导。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很讨厌他,他本叫周公明,于是就他取了个绰号周公鸡。

    学校尽管老师少,学生少,但学生数学成绩一点也不差劲。平均分比镇上的都高。有几个学生还去参加县里数学竞赛得了奖。学生家长都很赞许周老师。

    周公明早年在市里重点小学教书,后来父亲中风半瘫,他为了方便照顾父亲,便辞了工作回家乡的村小教书。他从小母亲就得病去世了,在父亲和村里人帮扶下长大,还读了师范学校,他回家乡也是为了报答父老乡亲。

    他父亲恢复的很好,白白胖胖的。以前天天躺在床上,现在都能杵着拐杖慢慢走了。他看到父亲这样很欣慰,他心中最要感谢的是她妻子翠云。他回村不久便娶了隔壁村的翠云,翠云不嫌弃他家有个瘫痪的父亲,而且坚决的嫁给了他。

    翠云不仅要照顾他父亲,还要照顾他们的儿子。翠云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她做了很大一片土地,闲暇时还做小孩鞋,编一些漂亮的篮子补贴家用。她手脚利落,烧的一手好菜。周公明觉得娶到翠云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周公明有两个心愿一是父亲早日康复,二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出人头地。他教的第一批学生有几个考上重点大学还进入了跟数学有关专业。这都是受他的影响。学生跟家长都很高兴,给周公明送酒送鸡,周公明只拿了一瓶酒,谦虚的说道:“其他的我不要,这升学酒我是定要喝的,我只不过引了一下路而已,主要还是靠孩子们自己的努力。”

    镇上也知道周公明是个人才,多次请他去镇上教书,甚至县城里学校校长都来招揽他。都被他婉言拒绝了。“我是这小山村的,父亲生着病需要我在身边照料,当初读师范学校还是村上凑钱给我读书的,我不能忘本呀。”

    翠云母亲也几次让翠云劝周公明接受好工作。“翠云呀,当初周家穷的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家里还有个瘫了的老人,本来我和你爸是不同意的。你偏要嫁给周公明。你说周公明将来会让你过上好日子,困难只是暂时的”

    翠云母亲轻轻叹了口气:“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好工作,听说去县里当老师工资是现在的好几倍,他如果去了,你也不用这样辛苦。”

    翠云母亲喝了口水:“他也是30好几的人了,他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你和孩子想想,一辈子就困在这个小山村嘛。”

    “妈,现在我们日子还过得去,孩子也听话懂事,我也知足了。公明是我的丈夫,他做什么选择我都支持他,以后这话就不要说了,孩子自有自己的造化。”

    翠云把刚摘的果子放进母亲的布包里,送母亲出门。“真是傻女儿,我怎么生出个这么不灵光的女儿,还找了个愣头青的女婿,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泼出去的水了。”边走边念叨。

    翠云其实也是动摇过的,但她并没有去说服丈夫,她觉得丈夫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道理,她现在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公公和孩子,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安心的教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