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迷途


本站公告

    第一个艺术家。

    艺术家将面前的一只玻璃瓶子举起来,让周围的人仔细观看,这是一只普通的瓶子,外观上面看不出任何与众不同之处。艺术家将瓶子又放回原来的位置,将麦克风移近自己的嘴巴,开始演讲。会议室里面顿时鸦雀无声,每一双耳朵都在仔细倾听,仿佛这声音就是通向未来一座闪着星光的桥。

    这只瓶子里面装着来自南极洲的空气,经过特殊技术处理装进去以后密封,这只瓶子里面的空气还是一百年前的空气。今天,在地球上面,除了南极洲和北极洲,已经找不到没有丝毫污染的空气。看看我们的周围就知道,城市里面每天都有多少辆汽车在奔跑,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居民呼吸的不是氧气,而是汽车的尾气,这就是我们的上生存现状。空气的污染没有人真正关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府都只是喊喊口号,有谁真正付出行动?全世界无数座城市,碳排放量每天都在增加,为什么这些政府官员哑口无言,因为他们不能说话,更不能反抗,如果减少碳排放量就意味着无数大型重工业的生产就要受到限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放慢,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于是,就只能够用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可是我们想到过将来没有,环境破坏以后,我们的生活就会变成人造世界。三十年以前,我们许多人的生活里面还是饮用自来水,这些地下水可以放心的使用,现在呢?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纯净水来生活,今天我们已经开始渐渐买水喝,空气污染到一定程度以后,明天我们就要购买空气来生活。你们说这样的日子将来变成现实,会有多么可怕。未来一年之内,我要从南极洲和北极洲收集二十一瓶空气进行密封处理以后,储藏起来。等到二十年以后,这些空气会记住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打开这些瓶子,就是让一个新世界与旧世界不分彼此的交织在一起。水,正在渐渐变成商品,空气,将来也会变成商品,我们的生活就是建立在花花绿绿的钞票上面,没有钱就会一天也活不下去,这样的世界会有多么恐惧,我们的未来就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人类现实生活里面已经找不到丝毫幸福,只能到回忆里面去寻找,世界将变成一台用金钱作燃料的机器。艺术家激情四射发表着自己的演讲,他的悲观弥漫在空气里面,他面前的那只玻璃瓶子吸引着周围的目光。没有人到过南极洲,也没有人知道这里的空气会有多么新鲜,已经习惯了城市里面污浊的空气,没有人想到过还会有更好的空气存在。商品社会的到来并没有让太多的人感到惊讶,就好像一辆推土机开过来,没有人会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挡。

    这位艺术家来自芬兰。

    第二个艺术家。

    艺术家将面前的平板电脑举起来,屏幕上一团螺旋形的光,渐渐膨胀占据屏幕的所有空间,瞬间消失以后,黑色的屏幕生出一点光斑,慢慢扩大成一团螺旋光体继续生长,这团光斑膨胀占据全屏以后,再次突然消失。屏幕上重复播放着相同的画面,周围的人都看过以后,艺术家将平板电脑又放回原来的位置。艺术家开始演讲。

    大家都已经看到刚才的画面,这就是我们人类发展的历程,世间万物都浓缩在这一团光斑之中。在黑暗的宇宙里面,星球就是光斑,在我们的生命里面,知识就是光斑。知识就像刚才我们看到的这团光总是在不断地膨胀,而且速度越来越快,直到抵达爆炸的瞬间。知识的爆炸将是一场灾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让平静的心灵划满欲望的伤痕。看看今天我们生存的世界,你就会明白知识这团光斑正在向着爆炸的临界点冲刺,知识每天制造出成千上万的高科技产品来奴役我们的生活。这些产品只是欲望的诱惑,没有一件是生存的必需品,高科技的出现只能让人类的智商越来越低,只能让大部分人失去心灵的感悟。尤其是这个世纪,互联网将会成为全能的上帝,主宰每个人变化莫测的命运,每个人都将电脑的芯片自觉植入大脑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gool,想要说话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打开twitter,我们正在渐渐习惯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面。未来的世界会怎么样?我可以告诉你,二十年以后,将没有一个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的人,人群将会失去思想的能力,经过互联网的无数次洗脑以后,每个人都会变成名符其实的机器人。随身携带的手机就是每个人的灵魂,这个世界用科技编织成一张天衣无缝的网,无处可逃的人看见今天动物园笼子里面自作聪明的猴子,就看见明天的自己,外星人就是笼子外面的游客。将来不需要战争,就可以摧毁这颗星球,只要让科技的钟摆停止瞬间,卫星失去传播资讯的功能,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没有电灯,人类的生活就会一团混乱,就会陷入无法控制的疯狂状态。想想这样的未来是多么可怕,我们已经不再是地球的主人,而是我们制造的高科技产品统治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只是一个听话的仆人。大家看到的这团光斑,我称之为心灵解码器,只是这个艺术项目的创作主题,我会通过无数细节来呈现未来的生活。但愿这个作品完成以后,通过在世界各地的展出,能够让今天的人类迷途知返。

    艺术家的苦口婆心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也很少有人去仔细观看作品背后深邃的内涵,大部分观众只是在消遣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将艺术家看做是被社会遗忘的珍奇动物。艺术的无用方为大用,作品打开智者思想的大门,洞彻这个世界茫茫的黑夜,在头顶会看到一颗闪光的启明星。

    这个艺术家来自德国。

    第三个艺术家。

    艺术家面前放着一只外观精美的巧克力盒子,他在桌子上铺好一张白纸,将这只盒子打开,无数细小的沙粒流出来,在白纸上越堆越高。艺术家看了一眼小沙丘的模型,又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目光里面充满期待,也许他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刚才的行为艺术。艺术家将空盒子放在面前,盖子放在旁边,盒子里面的黑暗一览无遗。艺术家拿过来麦克风试了试声音,开始演讲。

    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昨天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否发现我们的世界正在发生本质的改变。大家都已经看见桌子上面的细沙粒,这就是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的时间都被切割成无数碎片,我们不再有完整的时间。无论今天还是昨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沙粒,不同的是昨天我们还是一面水泥墙上固定的沙粒,今天变成一堆散沙,每个人都失去方向,每个人都有无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一粒细沙都是独立的个体,表面上看去沙丘很壮观,可是从来没有凝结每一粒沙的力量。四分五裂的细沙只能更渺小,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就是这样的生活,没有单位,没有集体的捆绑,似乎是很自由,其实不是这样,他被自己的脆弱每时每刻都紧紧地捆绑着,只是这是一条看不见的绳子。你可以想像无数个国家无数座城市那些坐在电脑前面的人,通过互联网的链接,成千上万的陌生人聚集在一起,是不是很像这个小沙丘,每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面寂寞冷清,是不是很像一粒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细沙。这样的生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渐渐成为习惯,习惯以后就以为这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当世纪婴儿长大以后,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网络空间,他们会将电脑这台智能化的机器当做随身伴侣,宁可相信虚拟世界里面的骗子,也不会相信现实之中的朋友。每个人都会拥有双重生活,分裂人格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在网络世界里面去做魔鬼,在现实丛林里面去做羔羊,无论在哪个空间都找不到天使的影子。我们的人造世界将会遍布这颗星球,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是一场电影,从来都不知道剧情发展的方向,甚至不知道何时结束。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个世界是一只漂亮的装满糖果的盒子,打开以后却是倍加失望,只有空空荡荡的黑暗,越来越多的人坠入黑暗里面,就像是无数细沙装满这只盒子。

    艺术家面前堆积的小沙丘成为极有象征意义的作品,每一粒细沙是否感到荣幸,这些细沙来自何方,又会去向哪里?人生本来就是一只黑暗的盒子,只是在幻觉之中看到光,这束光照亮的空间就是短暂地欢乐,没有人能够将这束光紧紧握在手里面。对艺术家而言,那只精美的巧克力盒子就是童年的记忆,就是这个世界的童话,艺术家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这个艺术家来自法国。

    第四个艺术家。

    艺术家将面前的特大号信封打开,从里面取出一叠花花绿绿的钞票,在桌面上拼贴着图案。当最后一张钞票摆放在桌面上,他举起旁边的平板电脑拍摄下这幅照片,然后将电脑屏幕向着四周的人展示。这些钞票组合成大大小小的无数十字架,艺术家面露微笑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变化,创意图案展示以后,平板电脑又放回原来的位置。艺术家开始演讲。

    在坐的各位,有谁会不喜欢钱?请举手。艺术家看了一眼四周,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这让他有些出乎意料。你们也许还没有与金钱建立亲密的友谊,我告诉你们我喜欢钱,我站在这里就是最好的举手方式。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们今天的这个世界比任何人都喜欢钱,现在的世界与金钱正处于热恋阶段,明天的世界将会嫁给金钱。看看你身边的人就会知道,看看你生活的城市就会明白,金钱是我们美好生活永远离不开的燃料,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用尽一切办法就是为了得到足够的燃料。然而,毕竟我们还没有完全失去思想的能力,毕竟还有一颗人类的心灵,这就会让自己的生存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你的财富越多,你身上的十字架就会越沉重,你的知识越多,你就会越痛苦。这个时代,什么样的人最幸福,不是让人羡慕的亿万富豪,也不是身份显贵的白领精英,而是那些有工作保障的蓝领阶层,他们依靠出卖体力换取面包,能够维持简单的生存,又没有被膨胀的欲望日夜折磨。未来的世界,贫穷将是最大的十字架,金钱会变得比你现在呼吸的空气更重要,要活下去每一分钟都需要金钱的维持,没有人可以离开金钱能生存下去。金钱将是未来控制世界秩序的唯一规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理解金钱的存在价值,金钱将成为未来世界最高深的哲学命题。十字架属于灵魂,金钱属于肉体,每个人都在一条生活的钢丝绳上危险行走,坠落就是死亡的无底深渊,你别无选择。

    商品社会只是金钱社会的序曲,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人,正在将手中的世界交付给欲望的魔鬼,然而,从来没有人相信自己正在变成喂养魔鬼的低等动物,失去思想的时代,人类将重回原始的丛林。艺术家演讲结束,将钞票揉成纸团,取出打火机点燃,火苗窜起肆意燃烧着,渐渐在艺术家面前变成一堆灰烬。艺术家凝视着正在发生的情景,脸上露出轻蔑地微笑。

    这个艺术家来自美国。

    第五个艺术家。

    艺术家将面前的画板举起来给周围的人看,上面是凌乱的几何图像,没有任何结构,也看不出图案的造型是人物还是物体。艺术家像是给周围的人出了一个谜语,只是没有人猜到谜底,艺术家将画板又放回原来的位置,停顿了片刻,然后开始自己的演讲。

    这幅画作有人能看懂吗?我相信没有,因为创作者没有主题,作品出来以后,艺术家本人都不理解,或者说,这是开放型作品,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这幅画作就像是这个世界的隐喻,不需要理解,也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只需要观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这些无穷的个体组成世界,世界其实很简单,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你说有意义吗?没有,只不过是许多人在自我欺骗,唯一的价值就是种族的繁衍,对这个世界而言,每个人都是可有可无,不要将自己看得那么重要。生活就是画板上的这幅图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团糟,不要试图理出头绪,以为自己很聪明,不会有任何实际的效果,你只需要静静观察之后去适应。生活就是由无数几何图案组成,三角形,长方形,或者圆形,都是生命过程之中的不同阶段,有时候你的生命就是锋利的锐角,也有时候你的生命必须正直没有丝毫模棱两可的空间。艺术家的伟大并不是因为作品的高妙,而是知音的出现给作品赋予深刻的含义。这个世界也是这样,许多人生活在相同的时代相同的城市,却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智慧读出不同的文字,世界就是空气里面一本透明的书,我们每个人都是读者。不要幻想什么未来的世界,只有今天的生活才属于你,昨天和明天都属于别人,你从来都不会拥有一个看不见的时空。我相信这个世纪将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变得七零八碎,没有人再会拥有完整的生活,我们都是一堆生命的碎片,每一块碎片都是世界这台电脑废弃的硬盘。

    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每一件作品都是快餐文化的结果。不需要深思熟虑,没有人需要深刻的内容,只需要速度,慢下来就如同生命在渐渐死亡。艺术作品也在变成生产流水线,艺术家渐渐成为生产无聊趣味的工人,这个社会流行肤浅的文化,不需要智商,也不需要标新立异的思想,只要让每个人都能够轻松模仿。我们的生活需要娱乐,我们的生存沉重压在每个人的肩膀上,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渐渐蒸发,因为你无时无刻都在一张看不见的网里面。艺术家演讲结束,重新将画板举起,周围的每个人都会重新理解这幅作品。

    这个艺术家来自西班牙。

    第六个艺术家。

    艺术家的面前放着一堆照片,艺术家将照片举起来让周围的人观看,一张接着一张举起来,这些照片都是一些人体艺术摄影。朦胧的美从每张照片上面向着周围弥漫,最后一张照片让周围的人看过以后,艺术家将这些照片散乱的堆在面前。艺术家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开始演讲。

    大家看过这些精美的摄影作品以后,一定会以为拍摄的都是一些专业模特,这样的美就像是空气里面的幻觉。这组摄影作品拍摄的是我们的生活,你从照片上看到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与我从镜头里面看到的不是一个人,我看到了真实的人,你只是看到作品里面的人。我从十二个国家十二座城市十二个红灯区里面选择了这些拍摄对象,她们每天的工作让周围的人鄙视,可是这个社会又需要她们的服务。这些妓*是依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生活,但是,她们的身体如此优美的侧面却被我们忽视,从这些照片里面,没有人能够辨认出社会地位的悬殊。我想说的是美的基础是身体,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主人,用身体可以创造出无数不可思议的作品,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感悟,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就是活在自己创造的作品里面。你就是你人生的作者,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作品就会自动完成。因为这个艺术项目,我走访过许多国家的城市边缘地带,接触过很多性工作者,她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她们更是一面社会的镜子。性,一直是人类社会绵延发展的纽带,随着高科技的出现影响着人类的观念,未来的世界将会改变。未来的人类将会成为科技的产物,将来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会来自试管婴儿,通过科技的手段优胜劣汰,人的一生会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只是服务社会充满活力的工具。性,作为娱乐方式也会消失,药物的作用会让你不需要*行为就能够得到性快感。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美丽新世界,然而人类却已经消失,只有一种奇怪地科技动物统治着这颗星球。

    没有人知道未来世界的方向,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每个人都在用无数科技产品填满人生的空间,越来越害怕孤单。我们正在远离自然意义上的人类,正在建设人造的世界,可是没有人知道最后谁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是一台精密的高端电脑,还是一位没有灵魂的科学家。美,在将来的世界会被遗忘,只有技术会被人类记住。艺术家演讲结束,将面前的照片撕碎,照片的碎屑在空中飞舞像是冬天的雪花。艺术家面无表情。

    这个艺术家来自荷兰。

    第七个艺术家。

    艺术家将面前的魔方高高举起,每一面颜色一致,艺术家开始旋转魔方,片刻之后,模仿的颜色变得混乱。艺术家让周围的人又看了一遍魔方,然后将魔方一块又一块拆开,每一个小方块都是一种颜色,艺术家面前堆积着拆散的魔方。最后,刚才看见的那个完整的魔方已经不复存在,艺术家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开始演讲。

    我的行为你们觉得奇怪吗?我告诉你们,刚才这件作品就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都是完整的个体,因为好奇,我们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颜色,可是,没有人知道一旦开始改变就永远不会复原。我们总是那么执着,坚信自己的方向不会有任何错误,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就是变成无数的碎块,每一块依然保留着生命最初的颜色。艺术家总是将这个世界当做手里面的魔方,他的好奇心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要让世界回到最初的样子。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是现实之中的失败者,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未来,他们的作品藏着世界的秘密,只有经过时间的打磨以后才会呈现出来。我们很多人已经忘记魔方的游戏,如果你重新将魔方拿在手里面,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世界的影子,记住,不要拆碎面前的魔方,那就是你的生活。

    生活可以很简单,世界也可以很简单,只要人变得简单。童年就是记忆里面的魔方,每个人都觉得现实就是色彩斑斓,不喜欢单调的颜色,可是,我们长大以后才知道很多时候没有选择。艺术家演讲结束,将魔方的碎块又拼贴在一起,魔方渐渐完整。这已经不是刚才看见的魔方。

    这个艺术家来自法国。

    第八个艺术家。

    艺术家将一面镜子竖起在面前,对面的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艺术家变换着镜子的角度,镜子里面出现不同的景物。片刻之后,艺术家将镜子平放在面前,开始演讲。

    为什么要发明镜子?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是随身携带的镜子,你看着世界,世界里面就会有你的倒影。你注视着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身上就会映照出你的影子,你看着一面墙,那面墙上就会出现你的影子。镜子无所不在,大地,天空,城市里面污浊的空气,只要你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那么多镜子在自己的周围。只是这个匆忙的时代,没有人去看镜子里面那张真实的脸,却喜欢化妆以后虚假的表情,镜子从来都不会欺骗,只是我们自己一次又一次自欺欺人。有一面的镜子已经被很多人遗忘,城市的灰尘厚厚覆盖在这面镜子上,没有人去擦拭,这就是我们的心。心可以映照世间万物,然而,城市里面穴居的动物只会用大脑生活,只会依靠聪明去生存的丛林竞争,忘记心才是你灵魂的家。现实的世界里面,似乎只有工作最重要,生存让每个人忙忙碌碌,我们从来都不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如果你的生命里面失去心灵这面镜子,你怎么能够走出这个世界的黑夜。

    镜子的功能不会改变,只是镜子里面的事物层出不穷,每个时代都会从镜子里面经过,镜子始终一无所有。镜子即使跌在地上变成碎片,每一块碎片依然是一面镜子,镜子忠实的映照出这个世界。艺术家演讲结束,将面前的镜子又高高举起,有谁会在镜子之中看见自己?

    这个艺术家来自丹麦。

    第九个艺术家。

    艺术家站起身,在面前的空气里面画了一个圆圈。周围的人不可思议看着他,他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圆圈,朝着周围的人笑了笑,这个圆圈似乎只有艺术家本人能够看见,艺术家开始演讲。

    道可道,非常道。艺术就是给这个世界布道,有谁是听者,有谁能够听懂,这个没有人能够决定,艺术家唯一的作用就是行动。小到我们的生命,大到这个身边的世界,就是不停地画圆圈。任何一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就是画圆圈的过程,是一个大圆圈,还是一个小圆圈,是长的圆圈或者短的圆圈,这一切的结果都不可能事先决定。我们一直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我们永远走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未来就是你幻想之中的美丽世界,永远都与你无关,只有现在眼前的世界才是你必须面对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分一秒变成无的过程。

    生命就像是刚才空气里面的圆圈,虽然大家都看见画圆圈的过程,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个圆圈就在这个空间里面曾经出现,因为圆圈已经不存在。甚至都难以相信我曾经划过一个圆圈,消失的东西和没有出现的东西有区别吗?只有眼前的东西才属于你,你握在手里面的时间就是生命。

    这个艺术家就是赵凡,来自中国。

    艺术计划的讨论会结束以后,赵凡走出会议室。他匆匆下楼,这座艺术馆的所有建筑材料都是由玻璃组成,像是一个水晶搭建的世界。走出未来星球艺术馆,又回到纽约街头,喧哗的大都市让每个人都会神经紧张,摩天大楼巨人一般矗立在周围。又回到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丛林,仿佛到处都是猎人设下的陷阱,他觉得刚才那些艺术家的慷慨陈词只不过是一场绚烂的白日梦。

    赵凡走在城市街头像是迷途的孩子。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