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众志成城架彩虹


本站公告

    在罗家禄等华侨回南洋后,那罗海龙便变得了十分的忙碌起来了,下面的三件事情便让他忙得了不可开交了。

    第一件是自己家里的事情。

    首先是修缮祖屋。那罗海龙又把姐夫杨健聪请来,他把修缮祖屋的事完全交给了姐夫去完成。因为,在30多年前的修缮祖屋就是由姐夫杨健聪等人完成的,所以,那杨健聪对这套老房子的结构和破损等等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因此,这一次的修缮则还是由自己的亲戚杨健聪来完成。于是,那杨健聪便带着儿子杨光、杨亮、杨威以及数个杂工来帮罗海龙修房了。

    其次是修建祖坟。罗海龙也按习俗到镇里把黄半仙的儿子黄一仙请来。古语有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在黄半仙死后,他的儿子黄一仙则子承了父业,黄一仙也继承了黄半仙帮人办理红白喜事、帮人挑日子、帮人看风水建祖坟的祖业。来到罗家的黄一仙则帮罗家祖坟开罗盘、定墓碑的朝向,就算是在原址也要选个左青龙右白虎的墓穴,同时,黄一仙也承担了罗家祖坟的一切的修建工作了。

    第二件是村里修缮祠堂的事情。

    罗海龙、过家猫和罗德顺在祠堂里召集了村里人开会,三人向大家说明了村里修缮祠堂理事会成立的经过和罗家禄等三位华侨的捐款情况。众人一听,则无不鼓掌赞同。随即,众人便在查勘祠堂的破损情况,进而又在评估所需的费用。随后,村里人又当即认捐了数千元,众人又表示,为节省费用,未来在修缮时,所需的小工可从各家各户中摊派抽用,以让族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样,修缮祠堂的事情便也就顺利地通过了。

    随后,罗海龙、过家猫和罗德顺便分头前往潮州,请来了潮汕的灰工、雕工、画工及其掌舵指导的大师傅,因为,修缮祠堂必须要雕梁画栋、勾心盘兽,而当地掌握这些传统工艺技术的人还是在潮州,其水平和技艺才堪称一流。

    这样,在资金到位、师傅到位的情况下,理事会也请黄一仙挑了一个黄道吉日,那修缮祠堂的事情便也在顺利的开工了。

    第三件是筹建潘罗大桥的事情。

    罗海龙要主持潘罗大桥筹建理事会的工作,他隔三差五经常的要召集理事会的成员开会,除了向在港澳和其他国家的华侨家属收集通信地址并寄送倡议书外,也要宣传、发动当地的民众捐资,凡此种种工作便都在大家的努力下得到了有条不紊的开展了。

    在华侨们回南洋的二十多天后,大桥的筹建理事会便收到了罗家禄汇来的泰国同乡会的14万元,同时也收到了王会长汇来的马来西亚同乡会的9万元,至此,南洋华侨们的23万元的认捐款便到账了。

    理事会又统计清点了本地华侨家属及其他人员的捐款,此时,本地已到账的捐款额也有4万多元了。

    这样,筹集到的资金便已有27万多元了,虽然离35万元还有8万元的缺口,但大家相信,后续的港澳同胞和其他国家的华侨的捐款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口,因此,潘罗大桥的兴建已是水到渠成、便是可以开展实质性的具体工作了。

    于是乎,县公路局便派李工等技术人员来桥址位置测量了,在测量图纸出来后,设计人员根据现场的地貌情况,便把大桥的位置定在了西岸潘家村渡口边的礁盘的位置,大桥横跨龙江至东岸罗家寨北边的蟹岗山北麓下,两岸岸边的礁盘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做桥头,而大桥的中间则是六孔五墩的石拱桥,这节省了投资又利于未来大桥的使用安全。

    这样,潘罗大桥的蓝图便被绘制出来了,面对蓝图,人们欣喜万分。

    随即,县公路局又派人来钻探,以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和作进一步的技术论证和设计,并作精细的预算。

    在此过程,理事会又先后收到了罗家禄汇来的泰国同乡会的其他华侨的捐款4万元、王会长汇来的马来西亚的其他华侨的捐款5万元、港澳同胞捐的5万元、美国华侨捐的3万元、其他国家的华侨捐的合计3万元。这些钱合计共有20多万元。

    至此,潘罗大桥筹得到账的资金共有47万多元了,已超过预算的35万元了,资金可谓是充足了。

    潘罗大桥筹建理事会的罗海龙及各个成员见此则大喜,于是乎,便分头定石料、定水泥,又联系县公路局预定了建桥的工程队,凡事便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了。

    至当年的农历十一月,在罗海龙完成了自家的祖屋、祖坟修建和村中的祠堂的修缮工作后,那潘罗大桥便接着如期的动工了,此后,罗海龙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潘罗大桥的建设工作中了。

    在潘罗大桥开工的那天,东岸河东大队和西岸五联大队的上千民众齐集开工现场,通过高音喇叭,公社领导黄文清作了热情洋溢的开工典礼讲话,而理事会的会长罗海龙也激动煽情地致辞,他感谢故乡的身在四方的华侨和本地乡贤的慷慨解囊,他感谢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领导,他感谢所有参与筹建以及热心的所有人士,他呼吁乡亲们共同行动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来改变家乡、建设家乡,以造福子孙后代……

    两岸在场的民众无不欢呼雀跃……

    于是乎,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潘罗大桥便正式的动工了,这是一座改变当地数百、上千年的交通历史的大桥便正式动工了!

    自此,大桥的围堰、清基、注浆、砌墩……的各个工序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在众多民众的参与下,便如期地按蓝图开展了起来了。

    罗海龙几乎日夜都是忙碌在大桥的工地里,所以,家里的耕作则全部都丢给了曾淑萍、罗伟强、罗伟忠和李雪梅了,家里的种作、收成、养殖等等事情便也让家人忙得了不可开交了。

    家里家外的事情让家人忙碌,也让家人的生活充实,大家的心情那也都是喜滋滋的。

    罗家人的日子就这样的在流逝着。

    在到了1982年的7月份时,罗家人则又迎来了一个万分高兴的夏天了。

    首先是那补习了两年的罗伟芳在第三次参加高考时考上了位于潮州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的中文系。

    其次是才10岁的罗伟峰考上了龙头中学的初中,而且,他还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该校的重点班。

    再次是罗伟斌大学毕业了,他被分配到了省城的一个建筑设计院工作。

    这几件事可谓是数喜临门呀,因此,一家人那是无不欢欣鼓舞、无不开怀喜笑了。

    特别的是那从小就没有上过学堂的曾淑萍,她此时见自己的一儿一女先后都考上了大学,那小儿子罗伟峰又上了龙头中学的重点班,那大儿子罗伟斌还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因此,她更是喜不胜收,她逢人便都是笑呵呵的,使她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洋溢出了无比欢欣的笑容来了。

    村里的乡亲们也都纷纷地来祝贺他们,众人又纷纷的拿来了鸡蛋或5元、或10元的贺礼。

    此时的罗家,耕作的、工作的、求学的,都可谓是令人称心如意了,这可谓就是古时所谓的耕读之家了。

    需要在此交代的是,那四年前与罗伟斌一起考上大学的潘志光的儿子潘仲阳,他也毕业了,他在毕业分配时被学校留校做了一位老师。在多年以后,他成为了教授。我后来也考上了他所在的这所重点大学的中文系,他则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的教授。而也是在四年前考上大学的罗海雄也在当年的元旦过后大学毕业了,他被分配到了北方的一家国营的海运局工作。

    至1982年的中秋节前夕,在时隔一年之后,也是在潘罗大桥建设到临近一半的时候,那罗家禄则又带着一班华侨们回来了,在这一次,他带回来了老伴苏琴和小儿子罗念龙,那唐德贵也又跟着回来了,这一班华侨,有去年回来过的,也有新回来的。

    这一次回来的华侨们,除了新回来的要寻根祭祖恳亲外,大多数的人是回来参观和了解潘罗大桥的建设情况的,是回来了解潘罗大桥的资金使用情况的,他们也带着是否要增资再捐款的关切的意愿和想法的,这表露出了华侨们殷殷切切的游子的爱乡之情,当得知建设资金足够之后,众人的心情才宽慰了。

    当罗伟芳得知唐德贵也回来了的信息后,她特地从学校请假回来与唐德贵见面,以感谢他去年对她的英语的辅导和帮助。其实,此时的他和她已经是通信了一年了,在这一次的见面时,两人那是格外的亲热。众人从他两人的神情和言行里,便感觉到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愫在牵缠着他和她了,于是,同龄人便都在趣笑他俩的关系了,而他和她则不置是否的在大方地应对着大家。

    华侨们在故乡逗留了近半个月后便回南洋去了,在此过程,罗家人一如既往的款待了罗家禄、苏琴和罗念龙,那罗家寿和罗月娥也又从汕头回来会见大哥、大嫂和小侄子,其情融意合的程度和各种活动,在此就不必再赘述了。

    此后,潘罗大桥理事会则时常的要接见来自各个国家的华侨们以及出自本乡的港澳同胞们,以及还要接见来考察和了解情况的省、市、县的上级领导们,罗海龙等人则要不厌其烦的向他们介绍潘罗大桥的建设等的情况。

    在了解了情况后,这些捐款出资的华侨们以及上级领导则对理事会的工作、对罗海龙等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努力付出无不表示出了认可、肯定和赞许,众人几乎都是带着关心和关切而来,然后又是带着满意和宽慰的心情而去。

    潘罗大桥采用了半江交换围堰、砌墩、搭架、砌拱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至1983年夏季的洪水来临前,大桥的桥墩及石拱等分部工程便被砌好合拢了,此后,施工人员便日夜加班砌筑不受江水影响的两岸桥头和桥面部分。

    至1983年的农历十一月,在经过了人们近两年的努力后,大桥便圆满、顺利、完全的建好了。

    此时,一座崭新的、六孔五墩的、长度200多米的、桥面宽度为10米的石拱桥便像彩虹一般横卧在了潘家村及罗家寨的龙江河上了。

    在大桥东岸的桥头还修建有一个凉亭,凉亭的四周被镶上了表面光滑的花岗石,花岗石上刻满了捐资出钱的所有善长仁翁的名字,这在让他们的善举流芳百世。

    这时,理事会小结了大桥的建设费用,到此时才只用去了37万多元,还剩余有10万多元。

    因此,理事会便用剩下余款的一部分来拓宽修建连接路,而另一部分则准备用来举办大桥的竣工通车庆典。

    又不久后,一条6米宽的泥沙面的连接路便被修好了,它绕着富地山、翻过了猴子岭,之后与其他乡路连成了路网。

    在修建连接路的同时,理事会又向身在四方的华侨和乡贤们发去了贺信和请柬,一方面是告知大家大桥已经建成了,另一方面是告知大家准备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大桥的通车庆典,诚挚邀请大家前来相聚、见证和共贺潘罗大桥的通车剪彩。

    所以,在到了农历的十二月中旬的时候,龙头镇的身在四方的华侨和乡贤们便纷纷的又回到故乡了,此时,龙头镇的大街小巷以及各个村寨里,便又多了很多生疏的面孔了。

    在这一年,国家在农村的行政机构名称也已经被作了改革了,又还原了原来乡镇的叫法了,人民公社被恢复叫做了镇,大队也被恢复叫做了乡,因此,龙头镇又被恢复叫做龙头镇了,那河东大队及五联大队也被恢复叫做河东乡和五联乡了,故本书从此也就用回了“乡、镇”来称谓所及的地名了。

    彼时正是当年的春节前夕,那泰国的罗家禄和马来西亚的王会长则又带领着四十多位华侨回来了。

    在这一次,罗家禄自家是带着老伴苏琴和女儿罗念佳回来的,当然,那唐德贵也在回乡的华侨当中,他呢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又是趁机回来与罗伟芳见面的。

    回来的华侨们一方面是参加潘罗大桥的通车典礼,一方面也是好跟故乡的亲人们一起在故乡过年,这可谓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因此,那回来的华侨和乡贤的人数则是特别的多。

    那在汕头的罗家寿和罗月娥也在通车庆典的前一天回到了罗家寨。

    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午,当地的天气虽然有些冷,但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此时,潘罗大桥上彩旗招展、人群熙攘、人声鼎沸,临时安置的高音喇叭里播放着铿锵、动人心弦的潮州大锣鼓的声音,人们兴高采烈地在参观和欣赏着这刚建成的大桥,现场呈现出了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大桥的西岸桥头依次停放着数部小车以及几部中巴车和大巴车,后面则依次停放着十数部手扶拖拉机,它们准备在领导们的剪彩后开过大桥,以完成通车的仪式。

    时年,当地还很少有车,这些小车、中巴车及大巴车都是特地从县里的有关单位或汽车客运站请来的,那些手扶拖拉机也是从全镇集中起来的,理事会想以此来增加剪彩通车场面的气氛,通车嘛那必然要有车,罗海龙他们既考虑得周全也是下了成本的。

    上午十时整,人们自觉地集中走到了大桥停有车的西岸,随着一部小轿车的停下,车上便依次走下了李县长、交通局的彭局长、侨办曾永兴主任和镇领导黄文清等人,此时,人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领导们的到来。

    随即,人们安静了下来了,通车的剪彩仪式便开始了。

    首先由李县长致辞,他盛赞了一番华侨和乡贤们的爱国爱乡的义举,又盛赞了参与大桥建设的建设者们,接着便讲了潘罗大桥建成的非凡意义……

    在李县长致辞结束时,人们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随后,工作人员象征性地在横跨桥面拉出来了一条绑着大红花的大红绸布彩带,这时,领导们便依次靠近了彩带,从中间往两头依次的站着了李县长、罗家禄、王会长、彭局长、黄文清、罗海龙、唐少平和潘志忠等人。

    随即,黄文清高声宣布:“潘罗大桥正式通车!”

    于是乎,领导们手中的彩剪便剪断了彩带。

    随着彩带的被剪断,大桥上便响起了热烈的鞭炮声来,人们也鼓掌和欢呼,这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与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交响在了龙江河上。

    那些小车、中巴车及大巴车也一齐启动并按响了喇叭,那些手扶拖拉机也一齐发动轰鸣了起来。

    随即,这些小车、中巴车、大巴车和手扶拖拉机便排着队朝着东方的太阳依次开过了潘罗大桥,在其后面,紧跟着的则是情绪高涨的涌动的人群。

    这些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嘹亮的汽车的喇叭声、拖拉机的轰鸣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似乎把沉睡了亿万年的龙江河震醒了!

    此时,天空中艳阳灿烂,桥下的江水滔滔,两岸的竹稍轻摇,人们又再次徜徉徘徊在了桥上,周围又重新飘起了欢声笑语,这呈现出了好一派祥和、热闹及欢腾的景象!

    当天中午,河东小学的教室、礼堂、球场和操场等场地都被摆满了凳桌,理事会在河东小学设宴200桌,以宴请各级的领导们、华侨们、乡贤们以及参与潘罗大桥建设的有关人员。

    为筹办这餐宴会,理事会几乎集中了附近数个乡、村的土厨师及其公有的餐桌和碗筷,也几乎动用了河东小学附近的唐湖村的各家各户所有的大锅和大灶,也请了上百个河东乡的劳力来做帮工。

    正午时分,人们便纷纷的前来就坐聚会和用餐了,那就餐的场面和人群真是极其的声势浩大。

    在宴会上,通过高音喇叭,由理事会会长罗海龙代表理事会致祝酒辞,他首先公布了建桥的资金使用情况,然后,他深情、诚挚地感谢各级的领导们、华侨们、乡贤们以及参与潘罗大桥建设的各个同仁,他说:众志成城、堆土成金,潘罗大桥的建成,是在座各位精诚团结爱国爱乡的硕果,也是在座各位合力建设家乡的硕果……潘罗大桥的建成,开天辟地的改变了咱家乡的面貌,是功在当今福在子孙后代的善事……因此,在通车和完满圆工的今天请各位开怀畅饮、共同庆贺……

    在席间,众人面对着美味佳肴、手捧着美酒佳酿,大家在共话乡情、在推杯换盏、在开怀畅饮……这场面好不热闹,其间的欢声笑语自不在话下了。

    确实,潘罗大桥的建成,从此便彻底地改变了我故乡的交通状况了,它让罗家寨四通八达了,它给乡亲们带来了亘古未有的出行便利了,昔日的摆渡的日子、昔日在龙江崩水库和洪水期的绕行的窘况便一去而再也不复返了。

    后来,在二十多年后,一条高速公路从猴子岭的富地山中经过,它在龙头镇有一个出口,至此时的交通便利状况则更不在话下了,当然,此是后话。

    在潘罗大桥的庆典后,一众回乡的华侨和乡贤们则在故乡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罗家禄是离乡48年后第一次在故乡过年,因此,他与苏琴和罗念佳那是特别的高兴、那春节过得是特别的另有一番风味。

    在这一年的春节前,罗海龙在数年前所种的柑果不但开始有了收成,而且还获得了丰收。

    因此,在春节期间,罗家禄三仔乸尽情的摘柑果、吃柑果,还有,那故乡的花生糖果、故乡的粄食、故乡的美味佳肴,故乡的烟花炮竹、故乡的舞狮参灶、故乡的“迎老爷”、故乡的“柴头戏”……这些故乡过年的一切习俗、民俗和热闹的场景都无不令他们陶醉。

    直至元宵节过后,罗家禄、苏琴和罗念佳才与华侨们返回了南洋去。

    而从此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故乡的父老乡亲们的生活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样,便慢慢地变得了越来越好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离乡赶潮竞风流》。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