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将星陨落,帝皇亲征


本站公告

    李孝恭双眼通红,看上去苍老了不少。



    因为这六个时辰,对于唐军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折磨。



    十一肩部染了红,被爆炸后飞溅的石子所伤,余下唐军将士,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将领级别的,更是死了九成,都死在了指挥炮击的第一线。



    面对还在不断涌上的高句丽军,所有人已经知道今日必死无疑,哪里还有什么可笑的同袍相惜、依依惜别。



    多杀一些高句丽人,一个不亏,三个够本,若能杀几十个,真到了地下,也算对得起那帮先走一步的“老兄弟们”!



    真是打得日月轮转不休,从白日日落时分,打到暗无边际的夜幕降临,然后又到天色微微亮起。



    要不是还有威胁就在眼前,或许他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地上,毫无姿态可言的大睡一觉。



    疲惫不断冲刷着他们的身体,时刻紧绷的神经已经促使所有人面临崩溃的边缘。



    终于,对方退了!



    “大帅,敌军后撤了!”



    十一赶忙来报,刚说完后,李孝恭猛然喝道:“来人,将他给我拿下!”



    “大帅,你这是要做什么?”



    十一急忙反抗,可身体有伤病在身,面对众人也是招架不得。



    “绑了,准备一支百人队,将十一将军带离辽城!”



    “大帅!”



    “嘴也给本帅堵上!”



    这一次勉强算是挡下了,可下一次呢?



    唐军损失了两万多人,还有足足两千门火炮被炸得粉碎。



    而高句丽,还有近十万大军在一旁虎视眈眈。



    李孝恭十分清楚,下一次敌方攻城,就是他们的死期。



    既然如此,还不如留存有生力量,待陛下再派大军到来后,有人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十一的本事他一直都看在眼中,不愧是秦王殿下身边亲信,若是放在十六卫中,绝不差与秦怀玉、柴哲威等人,甚至兵法和谋略方面要高过左骁卫将军刘仁轨。



    身为主帅,李孝恭并不打算苟活,对他而言,战败既战死。



    “放开我!”



    “快把我放开!”



    十一最后还真被人堵上了嘴,一百五十名重伤军士与他一同,离开了残破的辽城。



    趁着天色半明半暗,敌军未曾有任何察觉。



    等到十一离开后,李孝恭命人将城中火药聚在一处,打算与敌军同归于尽!



    果不其然,稍作休息了三个时辰,敌军再次展开了进攻。



    数以倍计的敌军冲向辽城,哪怕辽城中火药充足,依旧无法阻挡敌军前进的步伐。



    李孝恭咬牙,命守军后撤,将敌军放入城中。



    “将士们,本帅无能,无法带你们连战连捷,来生本帅当牛做马,报今日共存亡之大恩!”



    “愿同大帅共赴黄泉!”



    “大帅瞧好了,走之前,某可要多带几只高句丽犬,要不然下去了丢人!”



    “说的是啊!大帅放心,哪怕我们都死尽了,那高句丽恶犬,也不得好过!”



    “......”



    活下来的人不多了,都是大唐铁血汉子,如今李孝恭与他们敞开心扉,并未见有人抱怨李孝恭带他们走向死路。



    杀了那么多高句丽恶犬,哪怕就是死了,也值了!



    李孝恭朗声大笑,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句丽士卒冲入城中,李孝恭坐在火药堆砌的小山上,神情满是阴冷。



    “大唐英魂永驻!”



    伴随着一声高呼,以及若有若无的一声叹息,李孝恭点燃了身下的火药堆。



    “陛下,老臣去了。”



    “轰!”



    声及万里,刚刚被送到一处山谷中的十一放声大哭,同行的残存将士们,一个个面色煞白,跪地泣声。



    “大帅,一路走好!”



    这山谷,正是之前那名叫马六羊的汉子找来的藏兵之所,只可惜太小了些,千人便已经算是满员。



    十一命人将信鸽取来,奋笔疾书,随后送上天空。



    半月后,长安暮钟长鸣。



    李世民下旨,册封追赠司空之位,更加封扬州大都督,以衣冠陪葬献陵,受高祖香火庇佑。



    同时,李方晨再次被召入宫。



    李世民打算御驾亲征,起兵二十万,十六卫抽调八万人,各道府补六万人,辅兵六万人。



    李道宗、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张亮等老将同行。



    李绩任副帅,还有年轻一代的苏定方、刘仁贵、秦怀玉同行。



    长安留下了柴哲威还有几名老将,好让李承乾和李方晨兄弟有人可用。



    夜中紫宸殿,李世民与李承乾谈到深夜之中,“若有战乱,可用李靖!钰儿亦可挂帅,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切不可重新聚兵!”



    “是,儿臣明白了。”



    帝皇着甲亲征,堪称世人瞩目。



    此战若不胜,颜面尽失啊!



    谋臣方面,房玄龄、王珪、杜淹留京,长孙无忌、宇文士及、崔仁师伴驾同行。



    二十万之数,面对已经被李孝恭打成半残的高句丽军队,岂有不胜之理?



    最后一封来自辽城的书信,由十一代笔。



    大唐河间郡王李孝恭,领军三万对敌二十万,坚守一月,杀敌十三万,最后焚城与敌同归于尽,高句丽残存军队,不足五万!



    还在学府里习书的李崇义,继任河间王位,匆匆拜别恩师,回府主持丧事。



    大年夜当天,李世民率兵离京。



    太子李承乾主政,秦王殿下李承钰重新出现在朝堂之上。



    还有魏王李泰、吴王李恪、燕王李佑三人,四王坐镇,百官避让不敢放肆。



    坐在临时准备的监朝之位上,李承乾表情十分凝重,“孤代父皇主政,有三件事不可不提!一为粮,敢有拖延前方之事,压粮不发者,斩!



    二为钱,战事支出皆有国库,敢有借战事谋取私利,私增赋税者,斩!



    三为人,敢有借机蛊惑人心,妖言惑众之辈,斩!”



    太子上位三把火,烧起来那就是人命!



    大唐不同以往,如今李世民不在,而且还不知何时才能归凡,李承乾必须依靠自己,镇住着满朝文武。



    随后将目光放在李方晨身上,“二弟可有话说?”



    李方晨摇头,李承乾道:“父皇离开时曾言,你我兄弟共掌朝政!”



    百官无不惊异,一国岂能有两主?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