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学子引发朝堂惊


本站公告

    误会吗?



    李方晨也不知道,反正戏是唱完了,没了乐趣,李方晨也就不再关心这件事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



    有冯盎在,这帮夷人吃不了亏,那卫家最多赔点钱而已。



    起身带着李泰离开,走在重返学府的路上。



    李泰看着马车上沉思的李方晨,忍不住笑问道:“二哥,你是不是以为这是一场好戏?”



    李方晨打着什么主意,李泰大概可以猜出一二。



    如果这事要是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梧州城卫家持枪凌弱,秦王殿下替夷人做主,那才是二哥真正想要的结果。



    李方晨摇头笑道:“戏无好坏,人分贵贱,确实有点可惜。”



    李泰顿时来了兴趣,反正学子们都已经离开,两个月才回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再做点什么!



    “二哥,你是不是在打夷人的主意?”



    李方晨神秘一笑,也不回答。



    夷人吗?



    仔细想想,他和夷人还挺有缘分。



    当初要不是夷人,也不会使得李方晨有心建立白狼,夷人作乱更是送给李方晨一份大功呢!



    李泰跟个跳蚤一样上蹿下跳,抓心挠肺。



    “二哥,你倒是说说你的打算啊!”



    “没什么打算,我们快些回学府。”



    “二哥!说这话你自己相信吗?”



    “不管你信不信,我相信就好。”



    李泰一脸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话说长安,勋贵子弟归京,引起了无数风云。



    平日里学院的教学,使得他们与旁人格格不入。



    每日早起,院中小跑两圈热身,然后来到书房,将学府课本取出仔细品读。



    午时,家中吃饭,不自觉掏出学府的饭票。



    “一份鸡公煲!”



    下午,与同袍聚在一处,相互论证书中知识,甚至有人打算在府中耕出一片小田地,打算播种育苗。



    家中人还都以为这些人疯了,急忙派医师诊治。



    李世民得知这条消息时,整个人都有些惊奇。



    忙派人去取一套学府的书籍,可那些学子根本不愿交出手。



    送到皇帝手里的东西,岂不是羊入虎口,再无要回的可能?



    哪怕他们老子破口大骂也是无济于事,口中振振有词,“先生说了,书既是命,没了书便不能再回学府!”



    至于是不是真的有这条规矩,他们学府先生自己都不知道。学子们将书视作珍宝,日夜品读,岂会随手交给旁人。



    去学府要一份?或者让他们抄录一份送到宫里来?



    李世民可没有耐心去等,直接抢,来的更痛快些。



    将目光放在了秦家和柴家上面,其他人不愿给,秦怀道和柴令武总能交出来吧?



    这两个小子,只要不犯什么大错,李方晨绝不会罚他们,最多也就是骂上两句。



    到时候让他们借其他人手中书重新抄录一份,算不得什么大麻烦。



    秦琼和秦怀玉都在岭南未归,秦怀道这个小软柿子还真没有脾气。



    陛下让交,怎么办?



    交呗!



    同样倒霉的柴令武,听到这消息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两套书送到宫中,李世民看的津津有味。



    儒家书籍,多为古籍,早就看过无数次,李世民并未上心。



    秦琼和李靖所著的兵法,倒是让他爱不释手,连夜追读。



    余下这些,以李方晨的农、李泰的阴阳和魏叔瑜的纵横最让令人惊喜。



    长孙无垢得知此事后,专门过来要书。



    李世民早有准备,两套书,也不怕他分配不均。



    长孙无垢何人也,儒家如何?兵家又如何?



    除了她那两个儿子所著之书,其他任何一个她都不放在心上。



    带走后,还让人下令给秦怀道招进了宫。



    没人一旁解释可不成,李方晨那书要是没什么农事经验的人看,根本就是天书。



    李世民也是如此,因为他刚开始还能看懂一些,越往后越是疑惑。



    询问他人后才知道,原来李方晨在学府教书,根本不是死记硬背那么简单,更偏向田地里手把手的教人。



    读不懂了,就把柴令武给找进宫来,让他将李方晨授课方式重现。



    初看时觉得甚是有趣,再看下去,李世民眼中出现了凝重之色。



    长孙无垢也是如此,秦怀道为她演示了几次后,对于手中书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农为国本,教起来本就不易。



    当初李方晨为了这事,搜集了近两百多位老农的经验心得。



    汇集成册,又岂是简单之物?



    加上李方晨个人独到的见解,《农》书六册,个个都可为经典。



    大唐关于写农事的书,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



    似李方晨这般归纳总结前人经验的农书,更是从未出现。



    播种下田都是小事,五谷种法、四季分时、防虫防害、施肥增产、引水灌溉......



    几乎掏空了李方晨脑中那点浅薄的知识,尤其是最后一册中,嫁接授粉和优良品种培育的内容,李世民就好像天书在前,根本无法看懂。



    他甚至想派人去岭南取经,好让自己读懂后面这些学子们还未触及的内容。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此淡去,李世民想到柴令武,想到学府中的那些学子。



    几年时间,他等得起,何须派人取经,只要等到钰儿将他们培养出来,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不愧是本宫之子!”



    长孙无垢很高兴,同时也很难过。



    她高兴钰儿和青雀两人如今所做之事,并引以为傲。



    她难过多年不见,最疼爱的二儿子,今生都可能不会再回长安。



    “钰儿,也不知你如今过得如何?”



    要说长安麻烦事也有不少,比如说公主的婚事!



    多年之前,李方晨献策时,曾提到女子早婚带来的危害。



    李世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出现任何问题。



    打算等到她们十八以后再说,而几年或许就是“最后”的期限。庶出的公主大多有了婚配,反倒是嫡出和他疼爱的那几位一直没有定下,他心中已有主意。



    长孙家的长孙冲,彻底没了迎娶长乐公主的可能,但除了嫡公主之外,李世民另有封赏。



    遂安公主认在长孙无垢门下,视作嫡出,嫁与长孙冲。



    长孙无忌对此虽有不甘,却也不能再反对。



    事到如今,嫡长公主长乐,也该成婚了,李世民心中人选还真不“少”。



    首先,秦家秦怀玉!



    年二十,未有婚配。文武双全,翼国公秦琼之子,如今大唐三品国候,更有千牛卫将军一职。



    其次便是柴家柴哲威,年二十二,未有婚配。情况大致与秦怀玉相同,都是文武全才。



    当年跟在李方晨身边的小跟班,如今成为了李世民眼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余下那些,虽有不错之人,可本事不足,配不上嫡长公主!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