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王问,王绩悔悟


本站公告

    “不知东皋子先生师承,可是与文中子同出?”



    “自然,家师......”



    李方晨却起身,脸上略有不屑,“汝家师何人,本王无需知晓。”



    “殿下,此言对我家师有辱!”



    王绩愤然起身,脸色极为难看。



    李方晨却冷笑道:“教出无视朝律,只顾放浪形骸的弟子,此人本王为何要识?”



    王绩怒道:“我兄长名闻天下,世人敬仰!”



    “那与你先生有何关联,不是文中子大贤自己的功劳吗?”



    “可是......”



    王绩想要再挑一例,却发现自己那位先生,自小时起似乎只传授了两位弟子,一位是家兄,一位便是他自己。



    “先人不可辱,无论如何,殿下都得给我一个说法!”



    “好!那本王就给你一个说法!”



    计成了三分,东皋子已经上钩,接下来可就是收获的时机。



    对于王绩,比当初孔颖达还要简单,曾听闻此人性子豁达,奈何脾性略急,好直言,故而被他人所不喜。



    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有本事的读书人。



    “你可曾为天下百姓做过什么?”



    王绩失言,沉默下来,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太过于笼统,竟让他有些无言以对。



    他也曾著书立说,可那书中内容,与百姓有何关联?



    “你可曾为江山社稷投笔从戎?”



    王绩再次无言,不知如何应答。



    李方晨冷笑一声,“学书者,先贤著书为后世,究竟为何,你可知!”



    一声厉喝,使得王绩后退两步,气势不断降低。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本王问你,可曾做到其中半点!”



    王绩瞪大的瞳孔,四周更是一片寂静哑口无言。



    许久后,门外传来李世民笑声,“钰儿所言甚是,朕今日听得此番惊世之言,当铭记于心,留书于后世,供我李唐子嗣效仿!”



    孔颖达和颜师古笑得老脸皱起,十分难看。



    “请......殿下指教!”



    此刻若是再不明白,王绩只怕白活一世。



    李方晨转而将目光看向李承乾,“太子哥,此人可用否?”



    李承乾点头道:“东皋子大才,儒学深厚,自然可用!”



    “那用他来助你,完成百年大计,可行否?”



    “求之不得!”



    李方晨又问孔颖达,“若再有大儒,顾私利,不顾天下,何以为劝?”



    孔颖达冷声道:“借殿下今日之言,为大唐万世根基!”



    李世民忍不住点头,这件事他很满意。



    之前在门外,听得两人争吵,他差点派人进来个王绩拿下,如今一看,钰儿只怕早做了打算。



    百年大计?不就是当初那个天下兴学、天下大学之事吗?



    若有诸多大儒相助,李世民如何不喜?



    本来就在讨论这件事,如今更有人送上门来,李方晨又怎会放过他?



    未来岳丈?



    等你成了岳丈再说!



    “绩,谢过秦王殿下!”



    一席话,如沐春风,几十年私利一朝看破。



    他之前苦求明主,却不知自己究竟何为。



    饮酒诉忠肠,怀才不遇又岂是他人可以明悟?



    如今他明白了,并非自己怀才不遇,而是自己从来没考虑过,真正遇到赏识自己之人时,究竟该为对方做些什么!



    “使不得,东皋子不日便会成为本王岳丈,到时还望岳丈大人,莫要怪本王无礼才是!”



    现如今,人才也收复了,李方晨又重新恢复了先前的愉悦之色。



    王绩却不知该说什么,人家骂了恩师,更骂了自己,怕是天下九成大儒,都得被骂。



    可挑不出理,因为人家说得对。真正狭隘的,也只会是自己这些,已经被虚名蒙蔽了双眼的存在。



    李方晨究竟想做什么?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大唐永世不朽,哪怕以后几百年被他国取代,可大唐的精神,将会永远流传。



    看惯了后世的尔虞吾诈,入得此世,何不快意潇洒一回?



    人之质朴,在于对梦想的追求,他们既然没有了梦想,那我李方晨,就重新给他们树立一个更远大的梦想,一个更伟岸的目标。



    我非当世人,却在当世中。



    不想随波逐流,只盼民富国强!



    身处在李方晨这个位置,他不想争位夺宠。



    他只想让大唐干净一点,让大唐的未来,美好一点,哪怕只有那么一点!



    “传朕旨意,册封王绩为国子监博士,赐长安府邸一座,享三品俸禄!”



    作为秦王的岳丈,身份自然不可太低,趁此机会,也算是给钰儿的一个交代。



    “儿臣,谢父皇!”



    “绩,拜谢陛下圣恩!”



    李世民淡笑道:“望王卿将钰儿这一番肺腑之言铭记于心,朕不希望看到,你再如从前那般闲云野鹤,沽名钓誉!”



    “臣,明白!”



    王绩略感脑中昏沉,明明是来难为秦王的,怎么到最后秦王没有难为,自己反而当了官?



    这可与想象中略有不同,而且,之前秦王似乎早有预谋一样,一步步引自己入套,自己竟然傻乎乎的钻了进去。



    生气吗?



    没有!



    心服口服,如此良王,嫁女又如何?



    心怀天下苍生,绝非恶毒之辈,如今自己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王兄,那你可得在我府上多住一段时日咯!”



    孔颖达忍不住笑道,与先前对待王绩时,完全变了一个人。



    王绩不明,忙问道:“不是说陛下赐了一处宅院,绩为何要住在孔府之中。”



    李承乾道:“东皋子先生来之前,二弟提出一策,孤和孔夫子正好负责此事,而东皋子今后,也将与我二人一同,为此事忙碌奔波。”



    “当不得太子殿下妙赞,直呼绩之名便可。不知何事,需绩效力?”



    “无他,全民兴学!”



    “此言当真?”



    孔颖达反问道:“难不成王兄不知,这天下几年多出数百座学堂吗?”



    王绩脸色一变,“可是那入学一人,便需百贯的官学之所?”



    众人神情同时一变,李世民更是怒道:“与朕说清楚!”



    王绩点头称是,讲起自己途行长安,路上见学堂甚多,忍不住心中好奇,想入内一观。



    官学严谨,不允他入内,只好选择放弃。



    可其中读书声微弱,反倒是商贾云集,一个个谈价入学,贫家子只得一旁观看,无法多言。



    那时,王绩只认为,这怕是当地州府起意,用以收敛钱财的“假”官学。



    李方晨神色一变,“上行下效,该是有人暗中受贿,本王可不记得,蒙学之所,允他们收费之说!”



    李承乾更是恨声道:“必须要好好查一查,我倒要看看,何人这么大的胆量!”



    孔颖达脸色更是难堪,他们两人所指派的人,大多都是儒家子,就是担心外人从建学之所中抽取钱财,如今竟然还是发生了。



    “老夫办事不利,还请陛下责罚!”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