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四 教门变革


本站公告

    “看报看报~西北大捷~”



    “看报啦~党项六万大军被全歼,西夏亲王察哥仅以身脱!”



    “种家军神兵天降,热血酣战断敌后路!”



    “军队神勇,大破党项!”



    听着车外呼喝,林灵素掀开窗帘,道:“去,各种报纸都来一份,让兄弟们也看看。”



    “国师,我等要去办正事呢?”侍卫长道。



    “不急于一时三刻,先看看捷报。”林灵素道。



    侍卫本来就心痒难耐,此时林灵素放话,那还坚持,立刻去买报纸了。



    西北大捷,百姓也是热情,直把卖报的围得水泄不通。



    不过,几个精锐卫士合作,还是能够挤得进去的。



    不一刻,一沓报纸带回。



    随着活字印刷的推广,开封城内的报纸也多了起来,大大小小也有数十家,可谓百家争鸣。



    西北大捷如此重大的事件,当然每家都要说的。



    林灵素自然还是看开封日报,余者瓜分其他。



    “西北党项贼心不改,以为我国边境空虚,悍然纠集兵马六万,入侵我国……



    圣上英明神武,以金吾卫上将军、步军都指挥使、振武军节度留后折彦质为帅,领军抗击西夏伪王察哥……



    崇福宫提举、西安知州、保静军节度使种师道与其弟种师中各领一万步军,寻小路出发,绕击敌后。



    山路难行,又逢大雪,种师道次子、中军都指挥使种溪亦失足跌落山涧,幸好雪厚,未曾殒命,两万大军,轻重伤三千余,牺牲近两千。



    然,大军攻坚克难,终至党项人后……



    诸将身先士卒,军兵奋勇,以一万一千兵抵死阻断察哥退路。



    此战,两路参战偏师一万一千余,阵亡六千余,重伤三千,余者无完好……



    击杀党项三万余,俘虏两万三千余,缴获战马六千余,牛八千余,粮草兵器甲胄无算……



    党项三千铁鹞子全军覆没,察哥仅领三千余轻骑突围而去……



    壮哉,我大宋将士!



    凡敢侵我边疆者,必痛击之,前车之鉴不远,诸边戒之!”



    “壮哉,我大宋!”林灵素拍腿叹道。



    “国师。”侍卫长道:“这大宋可是第一次放出来,却也恰如其分!”



    林灵素放下报纸,回道:“以前边战得胜,于大局无改观,仍然四面楚歌,如此,只好称本国,如何敢称大宋?



    当今圣明无比,励精图治,外患不足为虑,便是有那不服‘大宋’的,出兵荡平便是,倒要看看谁敢说个不字。”



    “国师所言在理,只是这报纸看完了,该去做正事了。”侍卫长道。



    “嗯,抓紧时间,今日先做了大相国寺,再去理会其他秃驴。”林灵素志得意满地说道。



    他本是得道真修士,心性稳重天下少有人及,然而面对此等大捷,也是激动难耐。



    最重要的是,教门之争,彻底出了结果。



    不用说,道门大获全胜!



    当初,利用赵佶崇尚道教的便利,道门高人纷纷进入皇宫,对皇帝施加影响。



    作为最得崇信的道士,林灵素上奏言:“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



    赵佶依奏,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说,中国并无佛教。



    但事实上,这种景象不可能长久的。



    不论是赵佶变心,还是赵佶突然驾崩,这种情况都会改变。



    幸好,林灵素因缘际会攀附了东宫,成了赵桓的忠实狗腿子。



    于是,林灵素还是国师。



    虽然继位之初,赵桓削减、斥退了九成道士,然而林灵素地位不减。



    这与林灵素当初的预计大相径庭。



    合谋毒害皇帝,固然会成为新帝心腹,然而这毕竟是阴私勾当,决不能泄露分毫。



    所以,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这等人,以保证机密不泄。



    然而,赵桓并没有找借口诛杀林灵素,反而一如既往的信任。



    这让林灵素感动莫名,也坚定了紧抱皇帝大腿的心思。



    当然,个人的荣华富贵固然重要,心中的志向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没有明发诏令,然而赵桓给林灵素出了许多主意。



    这些主意,乃是兼并释教的关键之所在。



    思虑中,林灵素一行人到了大相国寺前。



    哪里,开封府提刑官银波带着数百衙役,已经恭候多时了。



    不提林灵素与皇帝的亲密关系,便是开封府少尹的命令,银波也不能拒绝。



    林灵素下了马车,抬头打量着大相国寺的门庭。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唐代延和元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



    到的今日,大相国寺已经是天下十大寺院之一,也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



    其门庭高大奢华,便是在这富贵云集的开封里,亦是不逊色他人。



    在看围墙对面,隔着街道的一溜排商铺,都是大相国寺的产业。



    不需要进去,便可以看见里面的殿阁庄严绚丽,僧房鳞次栉比,奢华不必多说。



    这也属平常,国朝初立时,相国寺便深得厚遇。



    至道元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到真咸平四年,用了七年时间才完工,总计占地五百四十五亩,耗费无数,自然华丽。



    收回目光,林灵素冷笑一声,看向门旁的知客僧。



    都知道林灵素干的好事,这知客僧当然不待见他,却不敢怠慢。



    一个知客僧上前行礼问好,另一个连滚带爬进去请主事的来。



    林灵素并不搭理那个知客僧,只管带人往里去。



    进了院内,智清禅师已经领着方丈、都寺、监寺等许多职事僧人,迎接了过来。



    许是知道林灵素来者不善,智清唱了声佛号,道:“未知国师来此,所为何事?”



    林灵素打了个稽首,道:“贫道来意,他人不知,大师岂能不知?”



    智清微微叹了口气,问道:“如今天下尚未安靖,今上何故要掀起佛劫?”



    “无他,因时制宜,不论是你释教,还是我道教,都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林灵素道。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