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 大水围城


本站公告

    轰~



    咔嚓~



    天是真的被雷给打裂了,雨水如同瓢泼一般,哗啦啦砸个不停。



    雨帘遮蔽下,视线并不及远。



    然而,校场上,赵桓走动不停,来回巡视。



    “这是雨,不是刀子,上月选兵之时,考察的就是尔等的意志,区区大雨,可能动摇?”赵桓喝问道。



    “不能!”



    诸兵回应。



    “努力训练!”



    但是雨太大,赵桓的话也就眼前百十号人能够听得到,因此回应并不热烈。



    不过无所谓,太子冒着大雨陪着训练,三万兵还有何可抱怨地呢?



    “向前,走!”



    “一!”



    “二!”



    “一!”



    呼喝声越发大了起来,几乎要遮盖雨声。



    两次选择,第一次选了一万两千多,后面赶到的厢军乡兵得了消息,心里有所准备,因此选择了一万七千多,合计三万人。



    后面还有陆陆续续到达的,最终还会再选择一次。



    凑齐五万人为止。



    朝廷不想出钱,赵桓当然要牢牢把握机会。



    尽管枢密院派出了训练使,以协助训练为名行监视动向之事,赵桓也不在意。



    区区一营监视,济的什么用?



    真要发动军变,直接杀了便是。



    雨一直未停,校场上一片泥泞,一脚下去拖出半腿泥,甚至水都沒过了脚踝。



    不过,没人在乎。



    齐步走,停下整顿,再次齐步走,多次走不好的,鞭子当即就落下来。



    都是这样过来的,没人觉得被鞭打有问题。



    唯一不同的是,但凡留下血印,事后教官必然会送药来。



    有时候,太子也会给吃鞭子的军兵送药,再安慰鼓励一番。



    被抽的军兵只有羞愧,各自发誓努力训练,没被抽的都是羡慕嫉妒恨,暗暗合计着是不是故意出错,好和太子亲切地交谈两句。



    士气一直很高。



    若是如同游戏里有进度条,这群军兵的忠诚值肯定以肉眼可见地速度往上涨。



    收拢军心,就是这么简单。



    大雨不停,训练继续。



    周侗把水踩的叭叭响,谏道:“殿下,这水已经沒到了小腿,是否收兵回营,歇息一日?”



    “水这么深了?”



    赵桓低头一看,才惊觉水果然到了小腿。



    “校场地势颇高,水位尚且到了小腿,不知其他地方水有多深了。”周侗叹道。



    “不致酿成水灾吧!”王进不确定地说道。



    不提外部众多河流环绕,只说汴梁城内,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四条大河穿城而过。



    这么多水流,极大地方便了汴梁对外的交通,同时也为防旱扛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天漏了,雨水太多,河流暴涨,立刻就是大问题。



    “来人,立刻查探各地,观察水情!



    再收拢军兵,排查各条河流河堤,谨防河水冲垮堤岸。”



    停顿片刻,赵桓继续道:“把大营周围木墙拆了,赶制木筏,以备不测。



    另外,营中各项物资,立刻运进城中储存。”



    “殿下,怕是守门军兵不会放行。”周侗道。



    莫说枢密院严令这部军兵不得擅自进城,便是没有禁令,也不会让大股军兵无令入城的。



    这是制度,不可能轻易破坏。



    “吾立即进宫,面见父皇请令。”



    说着,周云清已经牵了马来。



    赵桓翻身上马,正要打马而出,突然又停下,道:“以前东京也有大水,定然备有掘堤泄洪之处,立刻去打听清楚,在准备火药,有备无患。”



    “殿下放心。”周侗应下。



    安排妥当,赵桓打马,直往城内去。



    校场地势高,其实高的不多,沿途官道最深的地方,水将将到了马腹。



    穿过城外市集时,街道积水颇为严重。



    虽然最深不过腰间,不至于淹死人,但是家什受损在所难免。



    到了城墙前,护城河已经满了,只见雨落,不见水流。



    再看水门,已然开到了最大,黄色的水流翻着白花,滚滚向外冲来。



    城内情况稍好,街道水位刚过脚背。



    开封城本来地势不低,内部排水系统也是相当的完善,并不用担心内涝的发生。



    快马加鞭进了到了宫门前,正遇见范致虚。



    范致虚打了招呼,道:“殿下来的正好,免得派人去请了。”



    “可是发生了水灾?”赵桓问道。



    “目下尚未成灾,然各条河流水位暴涨,若不立刻准备,定然成灾。”范致虚回道。



    “各位相公可是来了?”赵桓又问。



    “都来了。”范致虚道。



    “进去说话。”



    说着,赵桓大步往内走去。



    再大的水,除非全城皆沒,否则皇宫是绝对不会产生积水的。



    到了赵佶接见诸臣的偏殿门口,政事堂各位并工部水部官员已经在了。



    蔡京这个老菜帮子也在。



    但凡聚集十个以上的大臣面圣,蔡京总会出现。



    就凭这点,也难怪能四度为相。



    当然,此时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踩出两排水印到了近前,赵桓还在滴溜溜地淌着水。



    没等行礼,赵佶首先问道:“何故如此狼狈?”



    “明年三月即要接收道州,然兵丁新募,难堪大用,为防变故,只得抓紧时间操练。”赵桓回道。



    赵佶微微颌首,道:“虽是盛夏时节,然连日大雨,天气颇凉,穿着湿衣服恐伤了身体,速去换身干衣服再来说话。”



    “多谢父皇关心。”赵桓拜谢。



    自然是不用回东宫的,有小太监伺候着换了衣服。



    不过半刻钟,赵桓回到偏殿内。



    “各条河水暴涨,然平日多有防备,并无溃堤之风险。



    只是雨水太急,排水缓慢,按照目前雨势,五日内城内并无忧虑,然城外定被水覆盖。



    水之深浅,只看大雨持续至何时。”



    听了新任水部郎中郏侨的汇报,赵佶与诸位相公变得轻松起来。



    只要城内无事,城外洪水滔天并不要紧。



    对此,赵桓十分理解。



    开封城外市集众多,然而常住人口并不多,大多是早晚城门关闭时呗堵在城外的。



    此时城门没关,只要百姓聪明些,肯定能及时进城的。



    有禁卫进来,拜道:“秉圣上,水部典吏覃诚求见。”



    “宣。”赵佶应下。



    水部是工部下属四司之一,负责水道工程船运等事。



    此时大水漫涨,水部当然要实时观察。



    谭诚快步进来,拜道:“启奏陛下,各水上游水流到达,城外水位暴涨,开封城外,已成泽国!”



    此言一出,气氛瞬间凝固。



    开封城,被大水围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