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 以工代赈


本站公告

    润州城野外,一群妇女老人各自提着篮子,头也不抬地看着地上。



    地上有花儿,金黄的野菊芳香袭人,开的正是灿烂的时候。



    所以,除了几个女人随手摘了一朵插在头发里,大多数并不太关心。



    他们的精力,都放在了寻找野菜上。



    “娘,我找到了一颗灰灰菜。”一个小女孩举着一颗野菜欢呼道。



    “妞妞真能干。”妇人笑着接过。



    “快做饭了,且都回去交割了,下午再来。”有人呼喝道。



    于是,一众老弱妇孺都往回走。



    “这野菜一斤二十文钱,也不知官兵说的算不算。”有妇人怀疑道。



    “便是不给你钱,这菜还不是你吃?恁地偏你疑心?”一老者呵斥道。



    这老头颤颤巍巍的,训人倒是一气呵成。



    “阿爷莫要生气,嫂嫂顾忌的其实不无道理,平素这野菜也就二三文钱一斤,何时卖得如此高价?”另一个妇人说道。



    “蠢!”老者骂了一句,又道:“这还看不明白,此乃殿下借故接济我等。



    大家勤快些,攒上一二贯的积蓄,再返乡岂非容易许多?”



    “老伯所言甚是。”



    “殿下仁义。”



    “幸得太子做主,否则这辈子都没翻身的机会了。”



    议论纷纷中,众人到了城墙前。



    “还有这片,撒完石灰便可休息。”



    呼喝中,几个浑身煞白的人提着篮子,到了一处空地上,抓起石灰撒了下去。



    原来灾民聚集的地方,已经全部被生石灰覆盖,白茫茫的一片。



    其作用,当然是消毒。



    大灾之后有大疫,疾病防治很重要。



    所以灾民们去洗澡时,这片地方的垃圾清理同时展开。



    随处可见的粪便全部铲起掩埋,胡乱堆积的草窝一把火烧个精光。



    那些换下来的脏衣服不能销毁,也要各自洗干净晾晒。



    所以沿着护城河,挂了许多排白的灰的衣服。



    为了防止有人偷盗,还有专门的人进行巡逻。



    “为了灾民,殿下也是操碎了心。”韦嘉道。



    赵桓微微一笑,道:“吾为储君,以后当为天下黎庶之父母,当事无巨细尽皆关注。”



    “殿下。”陈朝老走来,道:“梁将军已经打破前山流民,并无多少反抗,千余人尽数擒获。”



    “张行倒是捡了个便宜。”韦嘉哂笑。



    本来赵桓让他去戴罪立功的,奈何梁红玉听了要打流民,坚持要去。



    她也是看到段恺的作为,同时也是与广夏惺惺相惜,因此要去铲除这伙正在往盗匪转变的流民。



    吃不过她的央求,赵桓还是答应了。



    流民就是流民,没了头领,完全不堪一击。



    梁红玉一马当先,咻咻咻地放了十数箭射翻些人,便都降了。



    张行带领的四百五当地厢兵,一个都没伤。



    真的没有比这个更轻松的了。



    放下这事,赵桓看向韦嘉,道:“现在润州城上下尽被清扫,可谓群龙无首,若让你暂时主持此间事宜,可有把握?”



    “若是赈灾,臣定当尽心竭力,保证不出纰漏,其他事宜……”



    韦嘉有些虚。



    他一个平民,骤然接掌一州之事,哪怕只是暂代也慌的很。



    “按部就班罢了,有事多问罗平张行二人,此二人正在戴罪立功的阶段,想来不敢节外生枝。



    吾以加急奏报中枢,想来不日即有官接任。



    只要这段时间你表现不差,便可正式步入仕途。”赵桓鼓励道。



    “多谢殿下提挈,臣定当尽心竭力。”韦嘉拜下。



    “行了,看下方。”赵桓道。



    城墙下方,老弱妇孺们各自提着篮子,到了煮饭点前。



    已经有人备了称,开始称重,逐一给钱。



    这边尚未忙完,又有百十青壮背着鱼篓而来。



    他们是去打鱼的。



    江南水多,鱼虾自然不少,有了太子发放的渔网渔船,他们收获都很不错。



    鱼虾按斤收购,价格等同市场价。



    看着黄澄澄的小可爱,众人都是笑开了花。



    这是生活的希望。



    有了钱,农夫可以重新购买种子农具,渔夫可以购买渔网渔船,哪怕是樵夫,也是需要一把斧头的。



    为了避免有人偷吃,保证公平,做饭这事还是军兵在操持。



    但是闲下来的人并不愿意坐等,个个上前帮忙。



    不一刻,午饭准备就绪。



    喷香的米饭,肉丁、鱼虾、豆腐与野菜混合熬制的汤泛着油花。



    一大碗饭,浇上一勺菜,美味之极。



    一个天真的孩子吃着饭,突然道:“娘,这么多肉,我们天天遭灾吧。”



    “傻孩子!”



    他娘居然无言以对。



    这样的饭菜,逢年过节才能吃一次,平素哪能吃得到?



    只是想到这是大灾之后的赈济,妇人又是心酸。



    旁边人没在意他娘俩,只是狼吞虎咽。



    不一刻,众人吃完了饭。



    收拾了碗筷,众多灾民再次聚集。



    老弱妇孺继续去收集野菜,打鱼的还是去打鱼,准备晚上吃。



    这是给自己吃的,还有钱拿,没人会偷懒。



    剩下的都是青壮,眼巴巴地等待活计。



    刘子翼到了前面,叫道:“润州往南灾民更多,为了救济他们,我等需要继续往南。



    然大水冲刷,道路尽毁,水路不同,因此需要有人帮助转运粮食。



    供应三餐,每日一百五十文,愿意来得往东边走。”



    哗~所有人全部走了过去。



    “好~”刘子翼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所有人,登记身份领取工具,准备清理道具河道,运送粮食往南。”



    “喏。”所有人一窝蜂地往工具发放处涌去。



    锄头、铁锹,这是农家必备的。



    按照早上的做法,这些工具不会免费赠送,然而劳作一两日,便能买下来。



    各自领了工具却还不能立刻出发,因为润州并未遭灾,道路水道良好,不需要他们出力。



    首先要做的,是进行分组后训练。



    下午时分,天气越发炎热。



    灾民们听着指挥,扛着锄头铁锹来回走着队列。



    当然不是练成精兵,没那个必要,只要半天时间能懂得纪律就行。



    训练照样计日给钱。



    赈灾,并不是说让灾民不饿死就行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灾后重建。



    重建需要钱。



    哪怕顺州文武贡献了近三十万贯,也只是杯水车薪,绝不够挨个人发钱的。



    也不能这样干。



    白白得来的钱,怕是不会太过珍惜,只有劳动所得,才会珍惜,也用的心安理得。



    所以,赵桓的目的是让每户灾民挣个三两贯并必要的工具后,各自返乡重建家园。



    至于钱财,常州、苏州、湖州有的是富户,随便打几家劣迹斑斑的,想来也就够了。



    “报告,我要喝水。”一个灾民突然叫道。



    “准。”训练官同意,可能觉得天气太热,这亲卫大手一挥,喝道:“都有,全部休息一刻。”



    “谢军爷。”



    欢呼中,人群有序向着喝水点移动。



    都是柳条的功劳,谁也不敢乱糟糟地。



    一个接一个的大水缸,里面当然不会是生水,甚至不是凉开水,而是药材熬制的防暑凉茶。



    看着灾民有序喝水,韦嘉叹道:“殿下所言甚是,不需要强迫,果然人人都来喝这凉茶。”



    “人性如此,不足为奇。”刘子翼笑道。



    强令不得饮用生水当然可以,然而在看不到的地方,肯定有人犯禁。



    于是,赵桓令熬出凉茶来。



    不需要多说,只要是渴了的,自然都会来喝。



    别人都喝凉茶,还是加了糖的,偏生我嘴贱非要贪这口河水?



    这就是人性,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