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 过扬州


本站公告

    “臣祖籍代州,其地冬季酷寒,母亲双腿疼痛难忍,因此臣欲带母亲往南方定居。”



    听了杨再兴的话,赵桓总算明白了为何他一出场就是在岭南了。



    据此也可以看出,杨再兴是真的孝顺,同时也有魄力和想法。



    为母亲脱离酷寒折磨而南下,真的不是一般人敢干的。



    背井离乡可不容易,一不小心途中感染恶疾,分分钟毙命,言语不同、水土不服什么,都是大问题。



    便说后世交通发达,愿意为了缓解母亲病痛而抛家弃业定居他乡的,又能有几个?



    同时也可以推测出,曹成确实挺看重杨再兴的,居然随其一同南下岭南。



    赵桓看向已经彻底凉凉的曹成的,问道:“这厮一直纠缠再兴,可有缘故?”



    杨再兴道:“他与我本是同乡,亦有勇力,只是不耐辛苦,一直混迹于绿林中。



    臣入扬州时与路上偶遇,便一直纠缠不放,要我入伙。



    若非殿下援手,怕是为了保全老母,只得从了。”



    “天降缘分,使东宫添添一翼也!”赵桓笑道。



    可不是缘分。



    若非赵桓临时起意想看梁红玉射术,定然只能与杨再兴失之交臂。



    至于曹成是不是枉死,太子不在乎。



    草寇混迹绿林,不知道残害了多少性命,杀了正是为民除害。



    闲聊间,一群官僚领着几百军兵连走带跑地到了近前。



    哎吆~



    惊呼中,扬州知府腿一软,就要跌倒在地。



    幸好左右随行眼疾手快,赶忙给扶住了,不然一个君前失仪是妥妥地。



    “臣……臣……扬州知府聂平拜见太子殿下。”知府拜下后,结结巴巴地说道。



    “臣拜见太子殿下。”大小官员亦跟着拜道。



    知府真的是战战兢兢,牙齿打架。



    当然不是因为赵桓的威势,而是被这满地尸体吓的。



    不止是他,随行文武官员,随行衙役兵丁,大多是脸色苍白,双股战战。



    尸体中,被一枪刺死的其实还好,那些被刀砍为两截的,都是肝肠淌了一地,真的血腥异常。



    这些肚大脸圆的官僚,何时见过此等惨烈的一幕?



    唯一正常的高级文官,也就知府身后的通判了。



    “知府身体不适,便回府衙休息,此间事由通判胡载处理罢。”赵桓淡淡地说道。



    聂平大惊失色,连忙道:“殿下,下臣只是略感不适,目下已经适应了,可以处理此事。”



    一地主官而不能处理急事,更被太子发配到了一旁,不是迟早要完?



    因此,聂平不愿。



    赵桓却不管他,只看向胡载,问道:“此贼曹成,胡通判可知其来历?”



    “曹成?”



    “居然是他!”



    众多文武惊讶莫名。



    很显然,曹成在扬州的知名度不低。



    胡载道:“殿下,此贼啸聚于数百人于润州北固山里,平素并不劫掠乡里,只行船于大江之上,来往行私,亦曾拦截船只,杀害水手船家并渡江者。



    驻扬州之沿江水面都巡检使曾经起兵一千进剿,反倒让他坏了性命。



    此后,官府不能制,其势愈盛,行事愈加肆无忌惮。



    却不想,今日居然被殿下格杀此处。”



    “吾行船多日觉得烦闷,上岸陆行经过此林时,恰好遇见他聚众动武,便顺手剪除了。”



    见赵桓表现的平易近人,聂平舔着脸凑过来,拜道:“多谢太子为民除害,还本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荒唐!”赵桓呵斥道:“区区数百贼寇,偌大一个扬州居然无计可施,实在可笑!



    本宫定上奏朝廷,剥夺了你的官职!”



    聂平瞬间不稳,拜道:“殿下,请听下臣解释!”



    解释个屁,赵桓才不理他。



    知府确实是文官,然而照例是要兼管当地厢军的,理应文武皆通。



    再则,他不懂军事,其下各级武将也不懂么?



    居然让贼人把都巡检使给杀了,简直荒唐。



    沿江都巡检可不是某地巡检,乃是有正七品,真真切切的朝廷命官。



    朝廷命官被杀而当地官府无作为,可见聂平昏到了什么程度。



    赵桓看向胡载,问道:“本宫欲剿平其余孽,通判可有教吾?”



    胡载道:“此时其巢**贼众不知其死,当遣兵直趋其本寨,只要看到曹成头颅,定然一鼓破之。”



    赵桓又问道:“若其从水面逃脱,又当如何?”



    胡载道:“巡检司有船,扬州府亦可派出船只兵丁,只要遣一二大将弹压,破贼不难。”



    “善!”赵桓微微颌首,道:“周昂,领兵一百,再调扬州本地兵马一千,即刻杀向北固山,剿灭曹成余部。



    杨再兴副之,李成督促本地水军,防止其流窜。



    胡载,你暂为剿贼参军事,但有可用之人,尽可调遣。”



    “喏。”胡载应下。



    不由地,众多扬州官僚对胡载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此乃通判。



    另,军州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因此通判亦称监州。



    品秩不高,权力不小。



    然而,通判就是通判,不是主官。



    此时胡载入了太子法眼,怕不是要飞黄腾达。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赵桓之所以对胡载另眼相看,除了其表现较好外,还因为胡载有个叫胡铨的儿子。



    后人评价为南宋四名臣之一,便可知胡铨之优秀。



    如此,当然值得赵桓高看胡载一眼。



    只有聂平面如土色,心丧若死。



    副手被重用,正职闲置,他的仕途完蛋了。



    胡载也不去安慰,只发号施令。



    辨明贼人身份,处理尸体,调动兵将,调集船只,都是井井有条。



    啊~



    一声惨叫响起,众人急忙戒备。



    “无需惊慌!”赵桓安抚道:“此乃贼人中伤而未死者,麾下亲卫正在行刑处决。”



    “殿下杀伐果决,实有雄主气象,国朝定可中兴。”聂平狂拍马屁。



    “殿下。”胡载谏言道:“朝廷自有法度,此等贼寇虽是东宫擒获,却不宜东宫处置,还请殿下把残存贼人移交本州府衙处置。”



    “可。”赵桓给了胡载的面子。



    “多谢殿下。”胡载拜谢。



    “本王为江南廉访使,不会在扬州停留太久,剿灭曹成残部事,须得在两日内完成,胡通判可有把握?”赵桓道。



    胡载思忖片刻,道:“殿下放心,若是两日内贼人不绝,臣愿去职。”



    “即如此,本王便拭目以待了。”赵桓笑道。



    这是太子给胡载的考验。



    若是胡载完成的漂亮,那么赵桓就要想办法把他推上去。



    不然,只能等胡铨长大了再说。



    因为胡铨年方十六,还是个少年,赵桓也把握把人教好,只好留着胡载自己培养了。



    安排既定,诸军出发,赵桓也不停留,直趋大江畔。



    从扬州渡江,对面就是润州,属于江南地界。



    润州未曾受灾,然而距离灾区不远,想来有灾民流动而来。



    也就是说,江南廉访使终于要正式开张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