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产业和危机


本站公告

    “看报啦~看报啦~东宫六将大战街头,全灭董衙内武士,新鲜出版,只要十五文,数量有限,售完即止啊。”



    “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



    “诸位客人不着急,都有都有啊。”



    马上,看着卖报纸的孩童被挤得水泄不通,不由觉得好笑,道:“张仲熊,买一份来看。”



    “殿下,平素只要十文钱,今日变成了十五文,不划算。”张仲熊道。



    赵桓吩咐道:“怎么也算是尔等事迹,如何能够不留作纪念?且去多买几份,回去让其他人也看看。”



    “喏。”张仲熊应下,去人群里挤开。



    他身强力壮,寻常百姓如何挤得过他?



    不一刻,拿着一叠报纸回来。



    当然不可能是后世一般模样的报纸,而是风媒们利用朝堂政事、东京趣闻出的漫画传单。



    平时售价十文钱一份,因为东宫六将与董战麾下搞出的动静太过惊人,因此愿意读的人多,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纸是劣质宣纸,显然是为了控制成本,内容以漫画为主,文字不多,十分通俗易懂,应该是为了满足广大不识字人群的需求。



    画中人物只以线条勾勒,然而神态微妙,董战出场时不可一世,结束时跪地求饶,以及其麾下的凶残、嚣张、胆怯,皆是传神。



    作为正面人物的东宫六将,个个威风凛凛,太子更是正气贯穿天地。



    “不错,用于教化百姓,倒是可用。”赵桓笑道。



    旁边,欧阳澈说道:“只是百姓茶余饭后自娱罢了,作用有限。



    便如这次,若非涉及储君,觉不至于如此火热。”



    “百姓爱看,便是可取之处。”想了想,赵桓又道:“若是东宫办一份相似的文报,如何?”



    “可行倒是可行,然而耗费甚大,怕是难以开支。”欧阳澈道。



    “所需几何,可有预计?”



    “寻常杂员开支不必说,只说这雕版,非得精熟工匠不可。



    雕版需上好木材,但有错漏即废,且用完即废,耗资确实不菲,加之油墨、纸张……”欧阳澈谋算片刻道:“以臣估算,一期报纸耗费不下于三百贯。”



    卧槽,这么贵?赵桓旋即反应过来,问道:“若是使用活字印刷,又当如何?”



    “活字印刷?”欧阳澈疑惑道:“请恕臣孤陋寡闻,确实未曾听过。臣所见,各书肆皆是雕版出书。”



    “宋庆历年间,有书肆刻工毕昇,以胶泥制字模欲代雕版,只是未及推广便去世了。



    字模可随意排组,且可重复使用,比之雕版实在方便许多。”



    “如此神技,确实有益于文教宣化,只是失传,素为可惜!”欧阳澈哀叹道。



    稍微有点见识,自然能够明白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的好处。



    “未曾失传,沈梦溪遗留笔记中,有其详细记载,且沈家中保存有字模。”赵桓说道。



    沈梦溪乃是沈括,其巨作梦溪笔谈在后世可谓人尽皆知。



    赵桓特意询问过宫中人,却没人知道这部书。



    这只能说明,沈括后人尚未把此书公开,最起码未曾公开刻印,否则以梦溪笔谈内容的广泛,绝不可能籍籍无名。



    “未知德明可愿往沈家走一遭,取得沈公笔记来?”赵桓问道。



    “固所愿也,不敢求尔!”欧阳澈双眼放光。



    “如此,德明可回宫告知愚任,挑选十余伴当便行出发。”赵桓安排道。



    欧阳澈微微稽首,兴奋地就要返身回去。



    欧阳澈出身贫寒,获得书籍并不容易,能够亲眼目睹前人巨作,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德明莫急。”赵桓唤住他,嘱咐道:“此去,可以征辟梦溪后人为东宫属官,且其遗作之中关于文学、音律、人文等内容,可大加宣扬,关于科技部分,却得秘而不宣。”



    “殿下,前人遗作,当广为传播泽披苍生,如何行那敝帚自珍事?”欧阳澈不满地反驳道。



    赵桓也不生气,只说道:“梦溪笔记中,有炒钢灌钢法,吾不知蛮夷是否有此技术,然若其没有,我等广而告之,岂非资敌?



    且,其笔记中有天下郡县图,如何能够公之于众?”



    欧阳澈沉默片刻,道:“臣受教,只选择于社稷安危无关的刻印。”



    赵桓没说的是,根据梦溪笔谈的内容,还可以制造出望远镜、指南针,以及开发石油,其于军事的意义,自然不必多说。



    至于其他先进的技术,赵桓也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技术垄断是建立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肯定是要的。



    呼~待欧阳澈走远,张仲熊长出一口气,道:“欧阳德明走了,果真是松快了许多。”



    “是极。”



    “其实鬼亦憎比人见愁好一些。”



    “都是一般。”



    听着亲卫们议论,赵桓笑而不语。



    陈东和欧阳澈,天生自带冷场技能,他两在的地方,大家都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免得无辜挨喷。



    闲聊中,一行人到了冷饮店。



    昨日早间进宫,下午诏书送达,送杨时离开。



    今天,赵桓终于抽出时间来此,好看一看自己的第一家产业。



    只见店铺大门两侧挂着对联,“祛暑佳品昆仑雪峰,解渴琼浆瑶池龙泉”,招牌乃是“逍遥阁”。



    本来只有招牌的,然昨日去了宫里后,赵佶又着人送来了对联。



    东宫工匠连夜赶工,当即就把对联也给挂了上去。



    凭此御书宝玺,莫说区区泼皮无赖,便是开封税监也不敢正眼来觑。



    进了店里,一楼乃是开放式大堂,长二十步,深十步,摆了百余座椅,皆是坐的满满当当。



    最深处有一高台,只见一老者扶桌而立,道:“昨日说了一回三国,诸位尊客皆觉未曾听得仔细,今日便重说一回。”



    这是朱孝荪特意花重金挖来的说书人,名刘大郎,其在东京说书界的地位,无人能及。



    “先生,先说后续,再行重复不迟啊。”有性急的客人叫道。



    “尊客休嫌怠慢,实在是东宫新稿未出,小老儿便是想说后续,亦是无从说起。”刘大郎拱手赔罪道。



    扫了眼场下,刘大郎道:“诸位尊客,若是要记录,且速速准备,小老儿准备来讲了。”



    “快点快点,笔墨伺候。”



    “来,你坐着写,我站着听。”



    一阵骚动中,墨香四溢,许多人铺纸蘸墨,准备速记。



    刘大郎拱手,道:“好教诸位尊客知晓,蔽店东家为谢各位抬爱,凡有充值者,皆赠送书稿一份。



    待新稿出来,亦会第一时间送上门去,供诸位一睹为快。”



    “好,东家仗义。”众人喝彩不迭。



    赵桓看向来接的朱孝荪,道:“手段甚好。”



    “全赖储君写的好书,如此手段方好施展。”朱孝荪道。



    写书是不可能写书的,前世作为一个扑街码字工,怎么可能重操旧业?



    只是为了应付朱凤英和赵福金,他给说了一回三国。



    结果众人爱听的不得了,只顾痴缠不放,非要听后续的精彩。



    于是,赵桓不得不重操旧业,捡起了灌水的看家本领。



    好在,他只需要说,整理事由朱琏负责,便是最爱刀枪的朱凤英也心甘情愿帮忙记录,省了太子重蹈苦逼码字工的覆辙。



    叭~惊堂木响,刘大郎开口,道:“滚滚长江东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诸位~且听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赵桓抬头看,只见二楼雅座的客人都挤到栏杆旁来听,三楼的包厢里的客人也纷纷打开了窗户,探出头来。



    “本来趁着新鲜,客人能有七八成,不想储君的小说出来,倒是爆满,想来生意会比昨日好不少。”朱孝荪道。



    赵桓微微道:“待龙泉量够,每个会员各送三两去。”



    “喏。”朱孝荪应下。



    龙泉酒已经于店内发售,只是尝试的人不多,正好做一波推广。



    且两者搭配,正好形成互补,免得出现季节性空窗期。



    说着,一行人来到后院。



    冷饮、餐食、酒水都是这里制备的,制冰之法当然也在这里。



    见到赵桓,王伦赶忙过来行礼问好。



    赵桓问道:“昨日可有宵小窥伺?”



    王伦道:“夜半时分,有人越墙而入为我等拿下,因为问不出幕后主使,臣便把他沉汴河里喂了王八。”



    赵桓眉头一皱,呵斥道:“汴河乃是许多百姓水源,如何能够随意污染,以后辛苦些,挖坑埋了。”



    “谨遵殿下教谕。”王伦应下。



    赵桓又道:“硝石制冰虽然重要,然不值得你时时守候此处,待有人接替,你自去构建东宫情报系统。”



    “昨日谭老公遣了十个精干来,臣不能放心,正在查探他等来历,待确认清白,便立刻着手此事,另外……”



    王伦抬头看向赵桓,又道:“臣听到一个消息,不知是否该说。”



    “消息确凿,用不用在于本王,你自当据实上报。”赵桓道。



    王伦道:“前日,蔡京等人上奏官家,请进嘉王为郓王,然官家以其尚未成年留中不发,却增加了王傅等幕僚。



    且近日来,许多绿林豪杰,世家饱学之士投于嘉王府,亦有人暗中渲染“当今诸王子中,唯嘉王最类官家”。”



    “嘿嘿,这么快便来反击了。”赵桓冷笑不语。



    很明显,已经有人在捧赵楷,准备树立第二个储君人选出来。



    “储君,我等如何应对?”王伦请示道。



    赵桓沉思片刻,道:“擢夏侯淳飞为司经局正字,归属你麾下,令其加大力度,把京城舆论彻底搅浑,我要让假的被掩盖,真的亦被当做假的。”



    “喏。”王伦应下。



    夏侯淳飞确实有两把刷子,如今京城谁人不说高俅每餐必食人心三颗?



    当然,不会有人当真。



    但是,太子欲整顿禁军乃是为了揽权的说法,同样没人相信,不知不觉中,众人都觉得禁军确实该整顿。



    都是夏侯淳飞的功劳。



    现在蔡京等人想捧赵楷,赵桓确实办法不多,然而,想通过舆论抬高嘉王名望,却是休想。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