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 纷至沓来


本站公告

    “此乃杨时杨中立,方才去职,听闻太子所为,便于余一同拜见。”罗从彦指着身后老者介绍道。



    杨时拱手道:“拜见太子殿下,冒昧来访,实在失礼至极。”



    态度一点都不诚恳,可以说是随意至极。



    然而,他有这个资本。



    杨时便是程门立雪的男主角一,尊师重道的楷模典范。



    且杨时学问精深,在二程过世后,实际已经是理学界的首屈一指的存在。



    且他年过六十的人,哪怕见到皇帝人不行礼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赵桓不怪反喜,起身躬身道:“龟山先生来访,蔽舍蓬荜生辉,实在荣幸至极,若是聆听先生教诲,死亦无憾。”



    “殿下过奖,过奖啊。”杨时抚须笑道,显得受用至极。



    赵桓又道:“向年,先生为余杭知县时上疏请废花石纲,为奸佞记恨而免职,如今白身无事,请就东宫歇脚,如何?”



    “吾志在学,不在官,近来偶有所得,正要游学各地体悟天心,不能留在此处。”杨时并没有因为太子恭敬就受命,直接拒绝了。



    看赵桓好不失望,杨时笑道:“殿下不必失望,有罗从彦在,文学无忧也。



    且吾游历天下,正好替殿下扬名,以固储君位。”



    “如此,有劳先生费心了。”赵桓拱手谢道。



    有理学界龙头背书,赵桓的名望肯定是扶摇直上。



    待天下人都对太子充满企盼时,赵佶想换储君也换不得。



    群情汹汹,啸聚宫门外叩阙请命,赵佶敢大开杀戒?



    只要赵佶不想成为有宋第一昏君,就只能遵从民意,保赵桓储君不失。



    此乃扬名天下的意义之所在。



    “殿下不必客气。”杨时摆手,问道:“未知殿下继位后,如何行事?”



    赵桓答道:“逐小人,正本清源;清吏治,整顿朝纲;整军伍,备敌于外;平盗匪,安靖地方;轻赋税,修养民力;治经济,积蓄钱粮。



    大体便是这些,具体实施,还待斟酌。”



    “殿下想法甚好,所幸时日尚多,且可计划妥当,如今日这般冒险,少行为妙。”顿了顿,杨时又道:“储君无权,当忍则忍,待登基发作不迟。”



    “谨受教。”赵桓应下。



    杨时道:“吾此来,一是送仲素入职东宫,二是有两个学生托付东宫,未知殿下可愿接收?”



    “先生不愿屈就东宫,留下高足亦可,如何能不欢欣之至?”赵桓道。



    杨时微微一笑,道:“少阳,德明,还不拜见太子,更待何时?”



    伺立身后的两人走到赵桓身前,拜道:“学生陈东(欧阳澈)拜见太子殿下。”



    “原来是人见愁与鬼亦憎来了,甚好!”



    杨时笑道:“却不想两个劣徒的诨号居然传到了殿下耳中。”



    欢喜之下,赵桓直接呼出了两人的诨号。



    本来,绿林好汉才有好汉,陈东欧阳澈二人都是太学生,不该有诨号的。



    当面直呼,更是失礼至极。



    但是看两人模样,但是颇为得意的模样。



    概因这两个诨号,有一番来历,普通人真的博不到。



    此时蔡京等人只手遮天,朝野内外多有不满却敢怒不敢言。



    陈东无所顾忌,不管时间场合,只要人多,必然加以抨击。



    因为怕蔡京报复,其余人都不敢距离他太近,时间久了,人们看到他就愁,故称人见愁。



    欧阳澈也是一般无二,性尚气节,敢于直言,以国事为己任,常纵谈世事,善谈世事,慷慨尚气,忧国悯时,见识明达,切中时弊。



    其正气之足,人皆以为便是鬼怪见了都要绕道走,因此送诨号鬼亦憎。



    陈东欧阳澈二人,乃是年轻辈中一二号大喷子,杀伤力十足。



    赵桓扶住两人道:“得二刚直之士,东宫岂有行差踏错之理?”



    “不敢担当殿下夸奖,只愿以身而安天下。”欧阳澈答道。



    陈东道:“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杨戬祸乱于民,朱勔结怨于东南,童贯又欲结怨于辽。



    愿助殿下诛此五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听到这话,赵桓又是感慨莫名。



    靖康初,陈东便曾上书请诛六贼。



    不过这个时候王黻还是小弟弟,民间知道的不多,因此六贼变成了五贼,李彦也还是杨戬。



    同样靖康初,欧阳澈应制条敝政,陈安边御敌十策,未得呈递,复采朝廷之阙失,政令之乖违,可以为保邦御俗之方、去蠹国残民之贼者十事谏上。



    可惜,钦宗听而不闻。



    后来李纲被罢免,正是陈东奔走联络军民联合请愿,方才起复,最终击退了金兵。



    宋高宗建炎元年,陈东上书乞留李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以为“欲复中原以定大计,非李纲不可”,从者数万。



    同年八月,欧阳澈亦上书指责高宗“宫禁宠乐”,并请罢黄潜善等,启用李纲,主战迎二帝南归。



    这触犯了赵构的忌讳,于是两人同时被杀。



    思绪一闪而逝,赵桓道:“吾意,少阳就左庶子,德明就司议郎,从吾左右,直言进谏,拾遗补缺,可好?”



    “谨遵殿下令!”两人拜下。



    杨时笑道:“这两劣徒文学未得几分真传,嘴刀子割人确是厉害,殿下可有得恼怒的时候。”



    “唐太宗得魏征,恼怒其实不少,然始有贞观之治,吾得少阳德明,亦可开本朝大治时,区区憋闷,何足道哉?”



    闻言,众人尽皆微笑颌首。



    显然,赵桓的言论很符合他们的心意。



    赵桓又说道:“在此,还要多谢先生举荐两位贤良于东宫。”



    “其实吾意替他等寻个出身罢了。”杨时道:“二人性格刚直,可谓神厌鬼憎,仕途定然无望。



    看他们本性难改,长久若此,必为小人谋害,托付殿下,终归能保得性命。



    且,二人家贫,若不投东宫,怕是家小难养,实非丈夫所为。”



    “先生放心,必不负先生托付。”赵桓承诺道。



    正说着,又有三人进来拜下。



    领头的罗戬道:“臣罗戬拜见太子殿下,见过龟山先生。”



    赵桓扶起,道:“想来学谕亦是免职了。”



    罗戬道:“非免职,臣得授秉义郎,西安州判官。”



    “为了孤立东宫,政事堂倒也舍得下本钱。”杨时冷哼道。



    不论品级还是实权,一州判官都比武学教谕高出不少,由此可见蔡京等人孤立东宫的心思之急切。



    “武学多趋炎附势夸夸其谈之辈,学谕即去,恐武学再难有贤才出。”张叔夜叹道。



    “本来便饱受排挤,外放即得自在,亦可施展平身所学,并无不便。”回了一句,罗戬又对赵桓道:“只是心忧殿下武力不彰,难以护持左右,是故引荐两位贤才来,以为助力。”



    “臣范琼拜见太子殿下。”



    “臣李成拜见太子殿下。”



    赵桓笑道:“得两位襄助,不甚欢喜,且起来说话。”



    “两人皆有勇力,李成,乃禁军弓手,挽强异等,能开三百斤强弓!



    范琼为禁军都头,颇有计谋,忝入卫率,再合适不过。”罗戬介绍道。



    妈卖批!赵桓心里暗骂。



    这俩可不是好货。



    靖康时,李成累官淮南招捉使,事变后乃聚众为盗,先拥兵自重,后劫掠淮西,两次招安复叛,被宋庭击破后降金,屡次进攻南宋,多为金国立功。



    不得不说,李成自身武力出众,统兵亦是出色,确实牛逼。



    当时南宋为了搞定他,以张浚为统帅,大将有岳飞、杨沂中、陈思恭等。



    以当时的情况,杨沂中、陈思恭的名望、战功、自身本事,都不逊色岳飞。



    由此可见李成牛逼。



    这样的人,赵桓是可以接受的。



    自己不行,就不能指望别人仍然忠心耿耿,好比张仲熊,赵桓并不另眼相看。



    但是范琼这个家伙,就太恶心人了。



    被刘子羽设计干掉的,就是他。



    靖康之变中开封城破,范琼挥舞利刃监押二帝出城,并严禁百姓官员送行,同时,他还搜捕皇族亲王、公主、后妃,尽皆送入金营。



    也就是说,钦宗自己,他爹赵佶,众多兄弟姐妹,包括当时钦宗的太子,全部都是范琼押解到金营的。



    看到范琼,赵桓觉得简直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岂能不骂娘?



    而且赵桓推测,以这二人的品性,大概率是为了投机来,忠心难以保证。



    只是众多大贤在,又是罗戬好心推荐来得,实在不宜表露出异样来。



    毕竟别人又不知道这两货是什么鸟。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