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神来之笔(中)


本站公告

    无论是北齐还是北周,春耕都是忙碌的。邺城地区的春耕已然结束,而晋阳的春耕,却依旧如火如荼。大量的非洲草棉,也叫“高昌棉”的农作物,被种植在太原盆地、汾阳盆地等耽误春耕的土地上。



    因为高昌棉的播种日期正好比粮食作物晚一两个月,所以在晋阳失去种粮和大量人力之后,居然可以把土地的耕作衔接上。当然,这里已经种不出粮食了,所有人吃的都是靠邺城地区输送。



    荆襄的核心襄阳城外,水鸭成片成片游弋在汉江边上,真是应了那句诗:春江水暖鸭先知!



    渔民们在附近的池塘里面洒下鱼苗,然后等待着鱼儿长大后,成为他们饭桌上的美味。荆襄爱吃鱼,甚至可以说鱼类是普通百姓补充动物蛋白的唯一渠道。



    穷人除了主粮和难以下咽的蔬菜以外,也就只有鱼可以吃。在缺少食盐的年代里,鱼的存放很有些问题,所以跟鱼有关的菜,很多都是以各种各样的“咸鱼”存在的。



    汉江上离岸边不远的一叶扁舟上,一位身材修长,头发及腰的中年男子,正在眺望东方,似乎有客人会从这里来一样。



    “主公,这里风大,我们回去吧。”



    说话的军士划着船,身上穿着厚厚的皮袄,他似乎眉头不展,心事很重的样子。



    “你这是想家了吧?何止是你啊,我王琳也是在思念家乡。”说话的男子,正是名义上替北齐镇守荆襄,而实际上则是游离于各国独立存在的荆襄大都督王琳!



    麾下精兵数万,若是动员一下,拉起十万人马不是问题。可谓是这一带跺一跺脚,地面就抖三抖的大人物。



    给他划船的,乃是王琳的亲信,司马潘忠。



    “主公,陪您起家的我们这些兄弟,无不思念家乡啊。这荆襄虽好,却始终不是故土。”



    潘忠轻叹了一声,有好多话不知道要怎么说出口。



    俗语有云:保暖思XX。当人安定下来了以后,他就有各种各样进一步的需求,当然,这不是剑人矫情,而是人类的天性。



    当初王琳朝不保夕,连根据地都没有,快要被人赶到湘西“打游击”,可谓是一个大写的“惨”。



    那个时候,他麾下水贼出身的亲信部众,全都众志成城,紧紧跟随他左右。除了忠心以外,无路可走,也是不可说却不得不说的原因。



    好不容易有了襄阳这块根据地,王琳很快安定下来,有了固定的地盘可以好好发展。然而,他麾下的那些人,想法也开始多了起来。



    最过分的一条,就是叫嚣着对北齐开战,打回两淮老家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对于这种言论,王琳都是稍微呵斥阻止,却不惩罚那些乱说话的人。



    堵不如疏,这些建立在思乡之情上的抱怨,实际上只是一种很朴素的感情。这些人未必了解跟北齐开战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他们想要的,只是离开荆襄而已。



    “这一两年,先不考虑那些事情了。等我们发展壮大之后再说吧。先要让弟兄们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



    对于这句话,潘忠听到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实在是话说三遍淡如水,听还不如不听。



    他长叹一声,也不言语,逐渐划船往岸边使去。



    来到岸边,王琳和亲信司马潘忠,正好遇到长史陆纳急急忙忙的赶来,像是有急事一样。



    “可是周军出现在汉江口?”



    一间陆纳,王琳就疑惑的问道。



    襄阳是扼守汉江的重要通道,从蜀地汉中而来的军队,想不经过这里是不可能的!王琳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蜀地而来的周军,与汉江对岸的周军配合,攻打襄阳。



    “那倒没有。”



    陆纳神色有些古怪,看了潘忠一眼,似乎是想屏退对方。



    “不必了,你们都是我的亲信,有话可以当面说。”



    王琳摆摆手说道。



    “喏。是这样的,主公,邺城的高都督,派人来襄阳城了,说是有要事找您!”



    啊?



    王琳激动得差点拔出佩剑!



    刚才还淡定如老狗的王琳,此刻却跟要XX的公狗差不多,就差没狼奔猪突朝向襄阳城的城门了。



    “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早说!快快,快带我去,莫要怠慢了。”



    王琳直接撇下潘忠,快步跟着陆纳走了,气得这位王琳的亲信脸黑如锅底。



    三人一路来到襄阳城内的府邸,就看到一位瘦高带着斗笠的男子站在府邸门外,似乎并没有进去的打算。



    王琳一眼就认出,此人乃是高伯逸的贴身护卫,绰号“竹竿”,剑术高超。高伯逸派自己的贴身亲卫前来,定然是有性命攸关的大事。



    “这位壮士怎么称呼?”



    王琳客气的问道,面带春风,一点都没有统帅数万精锐的架子。



    “贱名不足挂齿,我是来替我家主公送信的,信件在此。”



    竹竿拿下腰间的竹筒,递给王琳继续说道:“可否安排在下在襄阳城内住几日。待都督回信完毕,再下还要将信带回去。”



    竹竿也没有摆谱,他知道王琳这个人虽然客气,但并不好惹。王琳麾下部众,都是带着浓厚的“黑涩会”气息。



    与其说王琳是三军主将,倒不如说他更像是社团头目。



    “好说好说,请壮士在襄阳城内小住几日。请,这边请。”



    王琳将竹竿引进府邸,然后急急忙忙的来到书房,小心拆开火漆,拿出里面的纸卷。



    他一字一句的读着,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心情像是坐过山车一样,来回摇荡,很久之后,那张信纸一直捏在手里,好像有千斤的重量。



    却又根本不敢放下!



    “这……让我如何是好啊。”



    王琳长叹一声,也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也罢。”



    “来人啊,去把各军主将,司马潘忠,长史陆纳等人叫来,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王琳对亲兵嘱咐道。



    其实,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了。但是不能说,在事情没有成功之前,他一句话都不能说。



    憋了好久,现在,终于可以对麾下部众说了。



    实在是太好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