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存实亡到革故鼎新


本站公告

    神历四年九月十六日。



    黄豪杰正式批准内阁关于漠南的处置方案。



    以铁路通道为分界线,将漠南慕古一分为二,铁路通道以西为河套行省;铁路通道以东为辽西行省。



    与此同时。



    林华明和铁城俩人也没有闲着。



    两人直接将出塞的四十万明军精锐,以《恒明条约》的约定为理由,直接扣押下来。



    又迅速接管了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榆林镇、甘肃镇。



    北平城,帝国驻大明总大使馆。



    “西门大使!这是什么意思”李汶正咆哮着质问西门船。



    “哈哈!李大人!我国这样做也是为了两国永久和平,如果大明九边重镇的百万大军继续存在,两个边境恐怕难以安宁。



    况且依照条约规定,双方边境一百公里之内不能驻扎超过一千士兵,我国已经计算过了,目前双方的边境交界处长度约3000公里,也就是说大明九边只能驻扎三万士兵。



    另外考虑到,辽东与朝鲜交界处的鸭绿江,我国同意大明在鸭绿江边驻扎五千士兵;在甘肃镇也同意大明驻扎五万士兵;



    也就是说,大明在北方边境最多驻扎八万五千士兵。”西门船笑呵呵的拿出地图说道。



    李汶看着眼前的地图,顿时无言以对。



    显然大明没有想到,漠南和女直各部被帝国吞并之后,大明北方边境和帝国全面接壤。



    “西门大使!如果这样我国北方边境相当于没有防守,一旦外敌……外敌……”李汶说着说着,发现自己词穷理屈起来。



    现在这个形势,大明北方除了帝国,就青海的慕古和吐鲁番汗国有可能有敌人,至于朝鲜那些弱鸡,还是算了吧。



    “李大人!我国不也一样吗我觉得两国还是坦诚相待比较好,你说呢”西门船笑呵呵的说道。



    我……李汶真的被帝国的无耻震惊了,你们国内加起来的士兵都不知道有没有十万人,而且那战斗力可以一敌百。



    别说是在边境驻扎三万人,就算是驻扎三千人,大明边军都没有胆量去摸你们。



    更何况,那铁路和飞艇可以一日千里,从漠北半天就到北平城,别说是一百公里之内不驻扎军队了,就算是一千公里之内不驻扎军队,也可以防守得住。



    “就算是我们不驻扎那么多士兵,但是你们也不能扣押我四十万士兵,还有侵占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榆林镇、甘肃镇,这两件事你们怎么解释”李汶再次质问。



    “这个我们是为了大明考虑,你看你们的北方边境已经不需要驻扎那么多士兵了,这些士兵是不是要解甲归田,话说你们有田地和银子安置九十多万士兵吗”西门船反问道。



    “怎么安置是我大明自己的事情,请将四十万士兵归还大明!并退出五镇。”李汶愤怒的大声说道,就差拍桌子了。



    “难道李大人忘记了,条约可是有规定,两国人民是可以自由选择在两国区域内定居的!那些士兵也是人民,我们要尊重人民的自由选择。”西门船提醒道。



    “那你们怎么知道他们愿意留在恒古!”李汶怒气冲冲的问道。



    “那我们拭目以待。”西门船无赖的说道。



    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然而大明四十万被帝国扣押的士兵,真的不愿意留下来吗



    事情恰恰相反。



    由于帝国黑衣卫偷偷的在明军之中散布谣言,说他们回去之后,就要解甲归田;



    又说国库没有钱,不打算给他们遣散费和分土地了,让他们自力更生(自生自灭);



    又说让他们去过王爷们当佃农,或者去云南、岭南驻边。



    反正是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满天飞。



    弄得明军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帝国出场了。



    枢密院先向明军提出从中招募四万新兵。



    一时间,在河套的二十万明军,在察哈尔的二十万明军,顿时人心浮动起来。



    一些穷得叮当响的军户,立马心动起来。



    毕竟这些日子他们和帝国陆军一起作战,可是吃得长膘(这一次联合作战,由于帝国负责后勤。)。



    一日三餐,顿顿有肉有菜,米饭、包子、馒头、土豆管够,刚开始他们还以为是这些恒古人在显阔,然后他们知道自己错了。



    帝国士兵真的是天天这样吃,明军士兵看得羡慕嫉妒,怪不得恒古人的士兵这么少。



    照他们这样的吃法,天天大鱼大肉,一万人一年的伙食费就不下于十万两银子(注:这是以大明物价计算,帝国由于有国营农场牧场,大概相当于大明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大明也这样搞,那非得破产不可,想象一下两百万士兵,一年吃两千万两银子的伙食费,估计大明户部尚书是没有人敢做了。



    这还不是大明士兵最羡慕的地方,真正让他们羡慕的是帝国士兵的高收入,一个普通列兵一个月就是7.5两银子起步,加上帝国物价低又没有长官克扣,这样的工资相当于大明二十两银子。



    一个月二十两银子,一年四百八十两银子,还有各种补贴,这还是最低级别的士兵。



    事实上,随着帝国不断的征讨,军队基层几乎都是下士、中士军衔的士兵。



    反观自己,看着连窝窝头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一年到头肉都没有吃过的大有人在。



    所以一听说帝国招兵,无数的明军士兵蜂拥而至。



    反正大明边军都要解散了,底层士兵才不管是真是假,先在帝国这里谋一个好差事再说。



    很快枢密院便在四十万明军之中淘汰了老弱病残,再三挑选,终于凑齐了四万人。



    这些人将被安排到海陆空三军之中,另外枢密院也在漠南慕古之中招募了一万人,也是同样的安排。



    还没有等落选的明军失望,内阁也出手了,大批国企纷纷来这里招人,特别是国营农场和牧场,还有需要半军事化管理的铁路公司、千足虫运输公司等等,也在吸纳人力。



    这些国企一下子就招了七万多人。



    而剩下的明军,帝国也给了一个安置方案,就分配土地给他们。



    很快除了一部分明军军官和他们的家丁,四十万明军被帝国一口吞下去。



    很快他们的家属也被移民到帝国之中。



    这一下子几乎是掏空了辽东镇、大同镇、宣府镇、榆林镇、甘肃镇的军户。



    刚刚被放回来的千户、百户们看着空空如也的军堡,顿时欲哭无泪,毕竟以前这些破军户就相当于他们的下人佃农一样,给他们做牛做马,耕田做工。



    事实上,他们刚刚被放回来,帝国又将手伸向了,剩下的四个边镇。



    尽管大明紧急将一部分边军调入内地城市,但是仍然有不下于二十万边军被帝国弄走。



    李汶看着李成梁等人的奏折,顿时郁闷到快吐血。



    面对高薪、土地,那些穷军户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大明什么爱国,毕竟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一样,想拦都拦不住。



    后来甚至出现了,一些边军成建制的逃到帝国这边来,八万边军就没有满编过,一补充过来,没有多久又跑了。



    偏偏大明又不能处罚逃兵家属。



    逼不得已,给边军提了薪酬待遇,才压制住这股势头。



    之后,只要出现大规模逃兵,大明就知道肯定是主官之中有人贪腐,弄得很多明军军官都不太愿意去北方边境,当然去养老还是可以的。



    从神历四年十月份开始,大明北方边境就正式进入了名存实亡的状态。



    有将无兵,军官多过士兵,又没有战可以打,朱翊钧也很干脆,直接裁了原来九边的编制,改成甘肃镇、固原镇、延安镇、太原镇、保定镇、密云镇六镇。



    并精挑细选,裁弱存强,建立了北方新军,每一军镇三万士兵,加上北平城的五万士兵。



    大明北方原来超过一百万的明军编制,缩减到二十三万。



    看起来是像是变少了,实际上北方明军的战斗力不降反升,仿造帝国黑火步枪的疾风铳,加上从帝国购买的黑火步枪,以及重新改革的军制和薪酬制度,让北方大明新军战斗力直线飙升。



    之后大明在对付青海慕古时,就验证了这一点。



    一千明军中有五百火枪兵,就可以击溃五六千的慕古骑兵。



    事实上万历这一次可以成功改革北方明军,还是借了帝国的手,如果帝国不把九边抽空,万历就不可能改革成功。



    正所谓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