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美的代价


本站公告

    有句行话叫:时装剧的道具师必须懂生活,古装剧的道具师则要有文化。



    真不小心用错道具,一世英名都要打水漂。



    网友总结过各种穿帮镜头,最常出现的居然马镫,号称是穿越千年的产物。



    据资料记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马镫实物是从北燕大将冯素弗墓中出土的,大约在南北朝时期。



    但在许多汉代剧甚至朝代更早的历史剧中,都出现马镫的特写,《汉武大帝》及《大秦直道》就曾发生过这类错误。



    三国演义里曹cāo)征张绣割发代首一段,曹cāo)战马所践踏的是一片辣椒地,曹兵啃玉米棒子充饥。



    汉宫飞燕里,被选入宫的赵飞燕把定戒指藏在烤白薯里捎给宫外人……



    但事实上,辣椒、玉米、红薯传入的年代都是明朝。



    这些都是小事,最头疼的是道具器皿的选择,道具师通常会避免与出土文物同款。因为古代王侯家中的青铜器、瓷器均为定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



    时装剧的道具师就轻松很多,家里常摆设或是流行品牌衣服包包,都能直接使用,顶多搭配有损格调,但不会出现原则错误。



    资金方面更简单,时装剧涉及的现代商品可以寻求赞助商的帮助,这也为剧组省去大量资金。



    所以古装剧中很少会有针对道具的特写镜头,很多青铜器、漆器的材质都是木头或者塑料,外面涂一层特殊的漆,远看可掩人耳目。



    量大还能走淘宝。



    除非导演对镜头有特殊需求,才会进行精致道具的定制。价格非常贵,随便一件好几万。装bī)点的道具经常去潘家园寻宝,买高仿A货充脸面。



    听花姐说,当年冰冰拍武媚娘的那件女皇登基龙袍,重达25公斤,价值50万元,全部手工定制,由26位工人连续赶制三个月才完成。



    光她一个人的服装多达260,全组演员服装超过1000。最夸张的是只穿一次,拍完就静静躺在仓库里,再也无人问津。



    尤其播剧,服装的辨识度非常高,很难反复利用,重见天的希望微乎其微。直到现在那件价值不菲的龙袍已由冰冰私人珍藏。



    很多小鲜花为什么喜欢演古装?



    当然是够美了!



    皮肤个个吹弹可破,各种美的不要不要的衣服,边全部特效……



    跟化妆小姐姐们聊天,喜欢化年轻妆,最怕遇见老年特效妆。先要演员本人的脸部翻模雕塑定制一张专用假皮,光这张皮的制作最少两个月。



    小心翼翼戴上假面具,再在其基础上进行修补定妆,每次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别说化妆师,连明星都坐不住。



    如果演员六点钟上工,24点收工的话,那化妆师要到凌晨一二点钟才能收工,四五点钟又要起进行第二天的准备工作,睡两三个小时家常便饭。



    但凡备受好评的古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甄嬛传的第一个镜头,太监执鞭三响,群臣上朝的画面至今仍令人记忆深刻。



    上朝的时候群臣必须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而其他清宫戏都是在太和或者乾清宫内议事。太监侍卫路遇皇帝妃嫔需躬面壁,待步辇队伍远去方可回。



    宫女夜晚侍寝时只能抱膝和衣而坐,随时听候召唤。所有细节都需要事先由礼仪老师教会演员,甚至提前两三个月进组培训。拍摄时还需现场监控,避免演员因为紧张或者忘记而犯错。



    孙娘娘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向剧组借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尽管如此横店很多路都是鹅卵石铺的,摔倒崴脚soeasy。



    后宫那些妖艳jiàn)货们,看似漂漂亮亮,尤其是皇后贵妃们,谁会知道头上的零零散散头饰重达20多斤?



    每个人都好像在顶缸,整个头像是针在扎,摘掉后发现头上全是包。



    头透气极差,倒霉赶上夏季拍戏,一天下来头奇痒无比,恨不得直接挠破头皮。



    受苦的还有膀胱,好容易穿上戏服,各种繁琐复杂,里外加起来七八层,根本不敢喝水,想尿只能硬憋着。



    冬天的戏,对于男演员来说还好扛一些,戏服里面还能穿上保暖内衣。每当看到同组前坦dàng)的女演员们……



    至于夏天,40多度,穿着古装,谁也别笑谁!



    主演们辛苦,群众演员也不轻松,自己曾经当过几次皇家羽林军,你丫的每件军服10公斤!



    一站就是一整天,即便镜头只是远远带过,但导演严格要求,侍卫应该怎么站,低头还是平视,两腿闭合还是岔开,谁错马上滚蛋。



    台词更不用说,大段大段文言文,很多明明从自己嘴里吐出来,脑子根本一片懵bī)。



    也是因为见过太多,丁诚一直对古装抱有敬畏之心,直到现在也没有拍过一部戏。



    “恭喜杜松晋级!”



    今天录制终于结束,三个选手进入下一轮,大家坐了一天,累的要死,纷纷回酒店休息。



    接下来几天没事,带着老爸老妈游西湖,好好享受一下人间天堂的感觉。干脆不回京城,反正马上又要录制第二期,省的到处飞来飞去。



    现在手里有钱,连花姐都说不用急着拍戏,既然走精品路线,那就宁缺毋滥。



    人解决温饱以后,自然必须有点更高级的精神追求。按照花姐的计划,以后电视剧尽量少接,除非是特别好的本子和角色。



    已经是三金影帝,走到最高山顶,多少人羡慕嫉妒恨,何必重新走下来呢?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