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人设


本站公告

    这种花絮丁诚自然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在意,既然答应花姐用心,那别人背后说什么屁用没有。



    节目组巴不得明星导师多来探班,多留点镜头,到时候剪辑也有更多素材,至于人家愿意给谁开小灶……



    有关系吗?



    这种养成类节目,最大看点还是选手的日常,尤其是反转,比如刚开始不行,经过训练最后演技爆发,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或者开始人气高,最后被观众发现各种不痛快,从云端直接打进尘埃……



    说白了还是秀,所有流程都有剧本,万一出意外更好,留着做悬念,提高收视率。



    对于这种节目从内心不太认同,要不是何炯和花姐,加上毕竟是演技类,换成其他自己肯定不想来。



    当然很多演员也是无奈,新戏要宣传,没有曝光率肯定不行。现在观众就喜欢看综艺真人秀,收人钱财,硬着头皮也要上。



    鲁玉有约那种访谈类节目还好,只是聊聊天,有个平台让喜欢自己的观众相互多了解也不错。



    然后就是快乐大本营,主要是因为主持人和剧组靠谱,二十多年的常青树,何老师人品过硬,基本不会恶意炒作,或是用假的标题党博眼球。



    这也是为什么喜欢跟何老师合作的主要原因。



    至于其他……



    还是算了。



    丁诚内心总有个声音,告诉自己说:哥也是有系统的人,如果这样还混不出个名堂……



    那也太丢人了吧?



    二十倍时间……无穷无尽的训练精力……细致入微的黑科技……



    这些如果还比不上那些老戏骨,那……



    撞死算了!



    接下来几天按部就班养生锻炼,时不时接受几个采访,拍点广告片,日子过的很舒服。



    第三次录制开始前,大家在化妆间见面更熟悉,周春雨兴冲冲带着零食来,三人边吃边聊,越发默契。



    再次坐上导师席,气氛明显感觉比上次更紧张,今天是淘汰赛,某些选手会离开,所有人都不敢放松。



    “团体战开始!”



    何炯宣布比赛开始,这次是AB两方阵营对战,先按照班级高低选择戏服角色,然后抽签阵营,两两同时上台表演,观众打分决定后胜败去留。



    音乐响起,舞台灯光闪烁,五十组选手开始表演。首先是古装,丁诚看着流程表,苏泽林扮演的书生被安排在中间位置。



    张开泰选择的是摩登年代,八九十年代的文艺青年,也有挑战性。



    要说最牛逼的还是黄米依,居然选择扮演一只……



    大屎壳郎!



    这点让丁诚很期待,别的不说,光是勇气就值得鼓励,如果出彩,那分数肯定不低。



    看着舞台上新人们走秀,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定妆照。影片开拍之前,根据剧本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导演的意图,由摄影师联合美术、化装、服装以及照明等部门对人物造型进行探索和研究的结果。



    可能一次完成,也可能经过多次反复,最后定稿的照片又是拍摄时期化装人员为演员化装时的依据和参考。



    这次分数决定权在观众手里,三位导师每人只不过二十票,要说规则挺公平,大多数觉得好,那就是好。



    因为这次是淘汰赛,选手很紧张,尤其是那些不是科班出身的新人,可能今天就要离开舞台。



    丁诚反而很期待这种结果,就是要告诉很多人,什么叫做:隔行如隔山!



    你一个模特,随随便便就能当演员?



    那让我们这些辛辛苦苦摸爬滚打七八年的专业人士情何以堪?



    当然也要承认有天赋这种东西,但在丁诚看来,所谓天赋无非就是镜头感和对光影的敏感度而已。



    起点会比其他人更容易,但走到一定阶段,这些东西大家都大差不差的时候,努力和坚持才是越走越远的唯一动力。



    “丁禹兮这个选手挺不错啊!”何炯看着舞台,侧过头对丁诚道:“难得还是中戏导演系毕业,演戏挺有感觉。”



    丁诚点点头,就事论事这个选手的确有点意思,特别是上一场的角色,刚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



    不光是他,还有几个不错的苗子,实话实说都比苏泽林强。按照自己的预测,如果节目组没有猫腻,能走到最后的就是这几个人。



    演技这个东西听起来挺玄乎,但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尤其对于导演来说,几个镜头,甚至几张照片就能看出一个演员隐藏的可能性。



    反转是观众最期待的卖点,演员一辈子只能演一种角色,就算演的再好也不会有大前途,审美疲劳会变成最大障碍。



    反而是一个印象中的乖宝宝,突然演一个穷凶极恶的反派,如果演的出彩,那观众绝对记忆深刻,甚至可能铭记终生。



    其实自己走的就是这条路,都说人生如戏,生活中的丁诚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带着阳光灿烂的笑容,目光单纯真诚,妥妥的干净大男孩。



    可在戏中的角色,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这种反差才是故意营造出的错觉,让人永远充满新奇和期待感。



    为什么流量明星很容易过气?



    原因就在于他们不能给观众持续的新奇感,再帅再漂亮也会看腻,尤其是各种综艺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



    每次打开电视机都是你,演来演去就那么几样东西,换成是你,还看不看?



    整天吃佛跳墙也会吐,



    更何况那些没有底蕴的小鲜肉们!



    出名是第一步,先让观众认识你以后,才能有兴趣了解你。



    然后是作品,这才是支撑演员走下去的根基,一部好作品不光对于观众,很多时候导演也要通过它了解一个演员的水平和潜力。



    说白了跟工作简历一样,你曾经在世界五百强工作过,那起点肯定比别人高的多。别说工作能力,就光眼界和见识,也是难能可贵的资本。



    最后是奖项,也是所有演员奋斗的终极目标。跟运动员一样,训练到最后其实水平都差不多,之所以能得奖,就是看谁失误少,临场发挥更好,当然命也很重要。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