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 礼者,规矩


本站公告

    小天明见着叶知秋惴惴不安,不过叶知秋的眼里并没有小天明的存在。



    因着他横插一手,墨家的巨子早已经成了徐夫子,至于天明,如今武功不行,文治也不行,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入叶知秋的眼。



    所以天明心中恐慌而叶知秋不为所动。



    小圣贤庄作为儒家的最高学府,里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厅阁错落其中,颇有一番气象,行走之间似有书香阵阵,众人不禁暗自点头,这小圣贤庄果然不凡。



    公子扶苏也称赞道:“小圣贤庄不愧天下儒宗,气象万千,甚是不凡。”



    “公子过奖了。”



    伏念在一旁回道。



    “你看!”



    公孙玲珑突然尖叫道。



    众人放眼望去,但见一白鹤盘旋于高楼之上,绕楼三圈方才翩然而去。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乃是招贤之声。如果我没猜错,此楼定是贤士汇聚之所。”



    扶苏悠悠言道。



    “公子高见,那里正是藏书楼。”



    伏念回道,只是他的内心并未有太多的欢喜。鹤鸣于九皋,有可能是招贤之声,也有可能是家里遭了贼,所以把某只白鹤惊起了。



    那里是藏书阁,也是一是非之地。



    始皇帝早已经下了书同文的政令,然则他们认为六国的书籍若是就这么毁了实在是有些可惜,因此他们擅作主张将这些书籍保留了下来,但是如今公子扶苏刚进小圣贤庄藏书楼便有异动,若是说不是有人故意捣乱他绝不相信。



    只是如今眼看着公子扶苏要往那边走,他也没有办法。



    “公子,荀况年老体虚,不耐久立,还请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而在此时,荀子开口了。



    “烦劳荀老先生迎送,扶苏本就于心不安,先生就请便吧!”



    扶苏温声言道。



    “老师真是越老越倔啊。”



    李斯看着自家老师就这儿离去,不由眉头微皱。



    虽然说自家老师年龄已经大了,但是帝国的公子前来,老师还不给面子,不是为人臣之道,但是他也知道自家老师做出的决定,他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也幸好公子扶苏为人宽宏,不爱计较……



    这么一顿,场中有些尴尬,伏念见着自家师叔沿着藏书楼的地方走了一阵,方才对公子扶苏言道:“公子请!”



    众人便又前行。



    而在叶知秋的视野里,荀子已经到了藏书楼中,一挥手,便将那里凌乱的一些书籍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去,而一些不好的东西,也被他隐去了。



    随后,这位老者又变得普普通通,苟着身子往前去了。



    荀夫子,圣人也。



    这是一个丝毫不弱的强者,只是习惯了隐藏。或许对于他来说,读书读得多了,便明白了许多的道理,或许是天道,或许是人道。



    总之,这位老者,绝对是一个很厉害的主,虽然厉害可能不是他的原意。



    而至此时,伏念才引扶苏一行来到了藏书楼。



    藏书楼,自然是藏书的地方,里面藏书极多,叶知秋随意翻开一篇,上边写的是关于礼,关于规矩之类的东西。



    “礼者,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书中洋洋洒洒许多字,说的其实就是这么一句话。至于其他的话,是对规矩的解读。



    什么是规矩?



    规矩就是横平竖直。



    横一定是平的,竖一定是直的。如果横不能写平,竖不能写直,那就不懂规矩,需要被教育。



    规矩也是以直报怨。



    圣人弟子问圣人道:“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便是圣人的规矩。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后世人听到的以德报怨,实则是对圣人话语的误解,也是许多不学无术之辈一知半解出来卖弄的结果。



    孔圣人时代的儒家讲的向来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要是打我我就揍你,绝不是被人打了左脸还要将右脸伸过去,那是愚蠢,不是儒家。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的话语看起来让人舒心。”



    叶知秋看着这本书,觉得这本书说的许多东西上合天道,下合人道,的确是圣人之学。



    当然,叶知秋觉得也有些东西似乎是废话,诸如水往低处流,这个很简单的道理被书的作者解释了很多,说什么这也是规矩,这是水的规矩,这是水的道,又说了许多因利是导,民心人心之类的话。



    一个水往低处流,被写书的人引到了礼的范畴去,叶知秋不以为然。



    但是这部书的大部分还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一读。



    不过,扶苏看的书好像不是那么让他满意。



    当扶苏的面色变得肃穆起来时,在场许多人的情绪也变得肃穆起来,晓梦大师除外。



    她也拿了一本在看,对书上的东西指指点点,说些迂腐无知之类的话,偶尔会有一点赞同。



    至于猫大仙人,在晓梦的肩上。



    长得娇小可爱就是好,汪九五照例是不好进入藏书阁的,而猫大仙人在晓梦的肩上跟随着许多人进入了藏书阁。



    它觉得这个少女的心气真高,一本书看完了,批判了九十九点,赞成了一点。



    话说这个大师什么时候跟自家主人关系这么好了……



    “父皇平定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并下令废除原来六国文字,统一使用大秦小篆。这,伏念先生应该知道吧,那为何这些新抄录的书籍,所用的都还是原来六国的文字?”



    扶苏的面色肃穆是有道理的,因为他发现小圣贤庄的思想有些危险,似乎将皇帝陛下的旨意不放在眼里。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



    “儒家建立藏书楼的宗旨,是希望能够将列朝列代的经典都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方可追慕先贤之功,泽被后人。”



    伏念不卑不亢,解释道。



    “伏念先生可知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的用意吗?”



    扶苏看向伏念。



    “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枉自揣测。”



    “文乃心声,文不一,则心不一。对于帝国,这是最大的危险!自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纷乱。父皇深见于此,遂制定此国策,以期四海归心。这才是彻底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的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扶苏肃然开口。



    这一点,他无比赞同。



    要让众人心齐,那必然是要文同。



    文同,方能心齐。



    “承蒙公子教诲。伏念即刻让人重新用小篆抄录楼中全部书籍,但也恳请公子允许保留原籍,以不负此楼宗旨。”



    伏念对着扶苏一拜。



    他是真不希望这些东西被一把火烧去的。



    “只此一份,不得流传,也不得学。”



    扶苏觉得自己有些难以决断,这件事关系重大,还是不要逼迫的太紧好,他此次奉命,是要警告提醒一下儒家,并非是直接与儒家开战。



    “多谢公子,伏念谨记。”



    伏念再拜。



    场中的气氛,于是又变得欢快起来。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