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章年关前的平淡


本站公告

    长安城外,看着巍峨的长安城,许敬宗很是感慨,自己已经有一年没有回来了,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年不见,已经算是物是人非了,不过虽然物是人非,但是事不休。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李承乾一日不登帝位,不成为千古一帝,那么他许敬宗,就绝不会停止战斗。

    看着长安城,想着前阵子有人攻击李宽,想要借助李宽攻击李承乾的事,许敬宗就攥紧了拳头。

    “总有一天,都会还回来的。

    进城,回家。”

    许敬宗走进马车内,对仆人说道。

    “是,老爷。”

    长安城内不,是大唐内,最近新兴起了一件新事物,那就是看报。

    大唐官方报纸,现在也逐渐面对老百姓了,正所谓要想过得好,就得跟着国家走,这样一来,大家都会关注一下大唐的动态。

    长安周报更是卖的哪都是,上面各种奇怪的故事不说,还有收集来的各种动态,比如说哪家商铺要发新产品了,亦或是哪家产品好了,有谁特别喜欢什么了。

    “啧啧,我大唐还真是强呀,这高原之上的国家都来给我们觐见。”

    “是呀是呀,这都是陛下带领的好,对了,老李呀,你去干什么。”

    “哦,老刘呀,我去给娃买点吃的,这大过年的,给娃买些零食小嘴吃。”

    “等等我,一起去。”

    “陛下真是开明,太子也是厉害,以前我们哪有这种关注国家大事的机会。”

    “就是就是,这不是陛下英明,太子聪慧,各个官员都干的好吗?对了,你看官报了,听说房相前几天代表我们大唐,接待了好几个国家代表。”

    “看了看了,还看到上面的图画了呢,这没有想到房相这么帅,其他人国家的人一比,都弱爆了。”

    “那是,还有李靖大将军,那英武之气,自从看了各个大将军后,我家的小子都想去参军呢。”

    “我家小子也是。”

    “哈哈,我同意了。”

    “我也同意了。”

    “那我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呢。”

    两个中年壮汉,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对大唐的无限热爱。

    长安城,某府。

    “怎么样,大家对于我们的认知怎么样。”

    “家主,特别好,老百姓对于我们特别认可,很多人都表示听说过我们。”

    “好,听说灞水河有些地方都是烂泥地,派人去整理一下,让当地人能更好的走。”

    “是。”

    类似的事情发生在很多地方,大家都发现了报纸的好处,很多人都联手开了一家,不求多挣钱,只要不赔钱,知道的人多就行,不过大唐人还是有道德素养的,一般都是干完实事后,才会登上去。

    而且大家发现,再上面发布招工的信息也特别方便。

    程咬金家中,因为李世民开心,又赏赐了老流氓一些东西,大过年的,老家伙立刻开起了宴会。

    “哦,房相再看报纸吗?”

    许敬宗看到房玄龄坐在角落里看报纸,上前询问道。

    房玄龄抬头一看,是许敬宗,眼前一亮。

    “许大人呀,最近怎么样,我也来参加宴会,正好看到这里有,就拿起来看看。”

    这是李承乾给李世民提的建议,既然大唐官方报纸和长安周报现在传播的都很广,今年又有很多好事发生,那么,为什么不宣传宣传呢,好与民同乐。

    李世民一听,这个主意好,正好,让大家知道,这一切都是在他李世民的带领下有的。

    “不错,连房玄龄都关注,这代表着,报纸这一步棋是对的。”

    许敬宗心里微微一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继续和房玄龄交谈,心里却百转千回,想了很多。

    很多东西,都是不经意间改变的,一件事说了一遍,你可能不在意,说了数遍之后,你肯定会下意识的关注。

    以前宣传只能靠口耳相传,现在不一样了,有报纸存在,文笔好一些,大家即使当故事听也无所谓,只要知道你,那么就会关注你。

    尤其是现在,大唐真的有神人做出了最原始的印刷,黑白印,可以再报纸上加上黑白图画。

    虽然占的地方很大,但只要钱花到了,那么,就都不是问题。

    尤其是李世民做的更狠,谁要是功绩做的好,直接印在官报上,还是首页。

    还评价个年度最佳对国家贡献奖,对地方贡献奖,还有什么突出贡献奖,很多东西,都被大唐给玩了出来。

    这些又都不要钱,为什么不玩呢。

    古人都是要脸的,尤其是有大理寺,刑部的监督下,大家都干实事。

    不会出现那种,一个家族对于灾区实际捐了一贯钱,确写了一万贯钱的事。

    和家族千年的名声还有后代的前途比起来,一些钱算什么。

    同时,因为很多东西的出现,大唐对于圈和政治圈等各种圈子,也逐渐划分了开来,不会出现,是一个书生,都可以肆意的批评国政的事。

    都逐渐的有了正规渠道,一些东西,虽然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可是这个时代,大家都是开明的,更何况,和利益比起来,一些所谓的祖宗规矩,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这些还不是李宽提出来的,而是大唐自己提出来的。

    都是明白人,谁不知道变法的一些东西是好的,可是之所以阻止,不就是利益不够吗?

    利益够了,谁会阻止,自己利益名声一起拿了,这不好吗?

    一些小说里面的老一辈嫉贤妒能啦,对于新鲜事物不认同,各种捣乱,然后被主角打脸的剧情在这里,李宽并没有发现。

    李宽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唐人实在是太大胆,太会玩了,很多他都没有在意识到的东西,唐人都玩了出来,并且意外的好。

    改革来的,无论再好,也不如因为时代自己出现的好。

    人们,有的时候更愿意相信自己。

    别人逼迫他们改变,不如自己改变。

    能做到高层的,会是傻子吗?不会是,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该做什么。

    你既想让人家干活,还不给利息,全都自己拿了,你咋就这么优秀呢。

    李宽给了一个利益的头,结果人家自己就做出改变,并且还给了李宽一些好处,结果大家还都满意。

    像是冯盎,他现在卖岭南的各种水果,李宽给他提了果干技术,后来李宽没说,直接给了李宽关中地区的经销权。

    收的钱还特别少。

    有的时候,只要利益够,大家一起玩并没有任何问题。

    报纸的事,李承乾可以自己玩,直宣传自己人,可是,李承乾确没有这样干,人家还不成熟的时候,他就去帮,还告诉人家经验。

    并且没有一点拉帮结派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承了李承乾的情。

    如果有一天李承乾登基了,这些都是资本,大家一想到当年自己承过皇帝的情,一些事情上,会更容易的支持。

    就像现在,李承乾主持山南道的事,大家到了山南道,明明可以自己干,为什么愿意和李承乾玩,不就是承过李承乾的情吗?

    人都是这样,都喜欢在规则之内玩,今天你因为这件事承了别人的情,明天也会有人承你的情。

    利益往来,人情存在,都会是大家都需要的。

    如果人人都恩将仇报,那么,大家可以想象这个社会。

    今天你为了利益,反咬别人一口,可能还会有人跟你玩,不过你就放心吧,有一有二没有三,时间一长,你只会倒霉。

    还是倒大霉,有多少人都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树敌太多,坑人的事做多了,最后老年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帮你。

    现实就是如此的无情。

    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才会更美好。

    正所谓,有能力就搭一把手,没有能力,那么别捣乱就好了。

    最烦的就是自己不干,还嘲讽别人,最后还看不得别人好。

    无奈的事情,管不了其他人,那么做好自己就好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