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准备下手二


本站公告

    有些超出规则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人为能够更改得,就算是李世民也不行。

    这个时候就需要潜移默化了,或者说是隐性规则,虽然这个期间会出现一些麻烦,但是跟强行更改想比,实在是差太远了。

    就像王安石变法,你说好吗,那是真的好,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最后呢,还是失败了,就是因为中间得罪了太多人。

    后来守旧派上台之后,并不是全面否定王安石变法,而是逐渐实施,把一些自己以前没有占得利益放了出来,在不触动自己利益得情况下,又拉了一批盟友。

    随着蝗灾得结束,大唐的各项物资也“收获”的差不多了,大唐也终于休息了一下。

    各处的军队也逐渐回归,士兵们需要解决一下思乡情绪,也要回家看看。

    各地官员们也需要整理一下自己得治下,毕竟今年已经完蛋了,稍微有点良心的,都不好意拿蝗灾得事情说事,当是政绩,以此来作为晋升之本。

    所以大家都冷静了下来,都开始整理一下自己手中的资源,准备在明年继续开干。

    大家都已经做好明年大干一场的准备。

    像是岭南地区,已经在卢云的带领下,已经开始开垦农田了,因为大司农的四处游走,一些种植技巧已经四散了开来。

    比如梯田等,还有山间造田等,在卢云看来,岭南的一些地方,完全可以适应,至于原来岭南野人得垃圾炼铁锻造技术,还有种田,都已经被卢云给废掉了。

    至于说这群归化的蛮人不听管教,不是有冯盎在吗,劳动改造也需要人手。

    岭南很大,有些地方,冯盎的名字也不好使,但是卢云又讨厌一个一个得商谈过去,所以李世民下令了,让冯盎直接大军横推过去。

    愿意归化的,就地种田,改造,不愿意的,大唐军队教育。

    最后在卢云看来,已经被孙思邈等人扫平病症的岭南,除了蚊虫多一点,其他得都不是问题。

    土地肥沃,土质松软,连出身农家的大司农都认可了,还有那漫山遍野得水果。

    卢云已经从李世民哪里要来了果干技术,还有甘蔗种植技术,卢云已经准备发展海运,把这些顺着黄河全都运往长安、洛阳、江南等地。

    在卢云看来,整个岭南已经成为了一座宝库,并且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嗯哪种。

    岭南的势力还少,他们新来得卢家,本地得冯家,还有炀帝时期来得侯莫陈家,再还有就是李世民和李性皇族。

    听着很多,但是真的不多,大唐又多少世家呢,跟整体比起来,现在才几家,一个巴掌数的过来。

    对于这种情况,卢云已经快要乐疯了,不过他现在得摆平面前得冯盎。

    “冯将军,你不在前面打蛮族,怎么跑了回来,”看着急匆匆得冯盎,卢云微笑着说道。

    “卢大人,这两年来,我们合作的很愉快,但是你现在引那么多的人进岭南是什么意思,”冯盎红着眼睛吼道。

    “冯将军,冼夫人的事,我们大家都认同,但是现在大唐要发展岭南,这是谁都拦不住的,正是因为我们合作不错,所以我才要拉一把冯家,要不然,其他人过来,你认为还有冯家什么事情吗,”卢云晓之以情道。

    “那侯莫陈……,”听了卢云的话,冯盎已经冷静了一些。

    侯莫陈氏,关拢八柱国之一,大唐顶层家族,就算是被驱逐到了这里,也是豪族,并且他们现在在长安也是一大势力,在关拢贵族里,也是豪门。

    “他们并不可怕,顶多是一些关拢贵族进来罢了,就像卢家代表的山东世家他们来都是小问题,都只是做生意而已,岭南得生意那么大,我们吞不下,要是硬吞得话,最后只会是蛇吞象得结局,”卢云给冯盎解释道。

    “那彼岸商会呢,他们怎么会进来,”冯盎很是不明白。

    “因为他们手里握有造船技术,整个大唐只有两家拥有海船,一个是科研院,一个是楚王,这就是我得研究结果,”说到这里,卢云的脸色已经阴晴不定了。

    对于李宽,他们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实在是哪里都有他。

    卢云他们并不是没有做过反扑,但是明里暗里都被镇压了,他们也已经习惯了有李宽的生活。

    “那好吧,我回前线去了,我会让长子智戴和你谈,”冯盎说完就离开了。

    在二人谈话期间,连那些归顺的蛮人提都没提,虽然本地最多的就是蛮人,但那又如何,归顺并且表现得好,那么还有一条活路,要是不好,对不起,大唐并不缺少反派。

    你们这种蛮族还不够格呢,毕竟冯盎虽然很强,但是也仅仅是很强,大唐比冯盎强得不少,连冯盎都打不过,还谈什么谈,最起码也要打过冯盎在谈吧。

    很快,在卢云的安排下,岭南的信息就传了出去,就像卢云自己推测得那样,到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他去做什么,其他人就会把路安排好。

    在卢云透漏出的资料下,是个人都知道,岭南的利益不是一家一姓能够吞得下的。

    所以,李世民一边听着房玄龄得汇报,一边随意得看着自己手里得请示书。

    上面清楚的记述了岭南得各种情况。

    “陛下,按照我们得计算,还有卢云大人给送来的消息,开发岭南可以说是我们接下来几年的必须事项,”房玄龄说道。

    “直接说总价值,开发岭南得投入还有收益,”李世民开口问道。

    “陛下,开发岭南,预计投入三百万贯,至于收益,应该是投入的数十倍,并且,随着岭南得治理,会持续增长,”武士彠上前说道。

    “人员呢,”李世民对于武士彠的话,并没有怀疑,他现在真正在乎的是人员投入。

    “人员的话,按照我们腿软,武大人或者楚王,最少要去一个坐镇,毕竟接下来岭南得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底下人对视了一眼,房玄龄上前说道。

    “那就李宽吧,你们加紧做出一个计划来,不要等到贞观三年了,从现在开始,争取在年前就做好布置,来年直接开工,”李世民定下了基调。

    “诺,”听到李世民得话,底下人一起应道。

    “陛下这是忍不住要对突厥下手了吗,看来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了,”崔令心里想到。

    类似崔令这样想法的还有很多,大家都不是傻子,很容易想到这些。

    如果李世民不是有要事要做的话肯定不会用李宽,现在明显是有要事。

    而大唐现在最要紧的,恐怕就是对突厥下手了。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