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耶律大石VS塞流柱联军


本站公告

    靖康十四年,当大宋正在按照皇帝的规划,一步步兴建的时候。

    喀刺汗国却发生了一场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战役。

    这场战役十分有名,赵桓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历史上这场战役的进行。

    战役双方分别是在西域新兴的辽国,以及在河中称王称霸的塞流柱帝国。

    几年前,双方其实已经有过交锋,只不过不是在大规模的战场上。

    那是东喀刺汗国内乱的时候,塞流柱帝国擅自干预东喀刺汗国的内政。

    东喀喇汗国阿赫马德汗死,其子易卜拉欣汗不得人心,造成康里人和葛逻禄人叛乱。

    这背后就有塞流柱帝国的势力在推动。

    东喀刺汗国被迫邀请辽国出兵协助平乱。

    大石很快平定了康里和葛逻禄,并把东喀喇汗国降为附庸,割取其北疆一带为辽直辖领地。

    自此,耶律大石在西域崛起,成为西域几大强国不可忽视的力量。

    也引起了西域霸主塞流柱帝国的关注。

    前年,双方有过几次小规模的交战,不过多以相互试探为主,没有进行大规模会战。

    但这一次,却不同往日。

    日落时分,虽然前线已经传来了军情,但耶律大石正在自己的皇宫里看赵桓的经济论、富国论、金融对国民影响、新贸易论等等书籍。

    耶律大石看得如痴如醉。

    前些年,他是没有翻阅过这些书的,原因无他。

    他觉得赵桓那种玩法,肯定要将自己玩坏。

    但最近几年,赵桓不但没有将自己玩坏,宋国国力越来越强。

    近两年,耶律大石才开始看赵桓的书。

    这一看简直就是停不下来。

    看了一遍又一遍,仿佛咀嚼其中的真意。

    每每看到奇妙之处,都要拍案叫绝。

    每每又有新的感悟。

    经常忍不住感慨若我不是肩负着复国的重担,一定要去拜会这位大宋皇帝,人生在世,得以认得此人,便是死也值得呀

    耶律大石不仅仿佛看赵桓的书,而且还专门找来人,将大宋这些年施行的新政都一一说出来。

    虽说那些人只能说出新政的内容,无法描述背后的逻辑和原因。

    但聪明如耶律大石很快就将前后逻辑连上了。

    又回想起赵桓书中所说,更是感慨赵桓真乃天纵奇才啊

    有那么一刻,耶律大石真想干脆带着人归附赵桓算了。

    和这样的为敌,不是一件好事。

    但转念一想,赵桓去年在宋国的举措,他又不得摇头。

    对商人的放纵,就是你走错的第一步。

    吸取了这个教训,耶律大石在现在的辽国施行了朝廷绝对掌控商贸的制度。

    几乎由朝廷做掌控。

    辽国是接了东喀刺汗国的基础盘,前年又在喀刺汗国的王都进行了血腥的大规模贵族清洗。

    现在的政策执行起来难度非常低。

    辽国的人口并不多,不想宋国的百姓都是依附农田的固定关系,辽国的百姓有许多原本就是商人,或者放牛放羊。

    为了很好的管控,耶律大石采用了军队掌管行政的政策。

    也就是说,全国各个路,最高掌管是军队统帅。

    军人的执行力肯定是最高的。

    例如兴办纺织厂、水泥厂,开采矿石,军工厂等等,都是由官府成立相关部门,采用军事化管理。

    耶律大石很清晰记得赵桓书中一句话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然,他更喜欢另一句话当速度足够快,石头可以在水上飘起来。

    这些话听起来仿佛很普通,但里面却蕴含着精炼的哲理。

    从去年开始,辽国几乎所有的生产需求,都被官府规划。

    大部分开始服务军队,一部分为了民间需求。

    也许是受到赵桓影响,与正统历史上不同,耶律大石在辽国开始鼓吹军队至上,征服至上的理念。

    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情报部门和细作部门。

    那卢婉清便是细作司的人。

    耶律大石的细作在大宋、塞流柱和天竺渗透。

    在大宋主要以挑拨内乱为主,在塞流柱和天竺,主要以刺探情报为主。

    这样的改革政策,比当年的完颜宗磐再金国玩的那一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政策,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耶律大石也不愧是强权人物,在他的主导下,才短短一年多,新生的辽国就焕然一新。

    仿佛一个巨人在西域辽阔的大地上屹立而起。

    他的威势让西边强大的塞流柱彻夜难眠,令河中地区的诸多势力都寝食难安。

    维持了几百年的平衡被打破。

    于是,一场战争爆发了。

    前方的军情十分紧急。

    呼罗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国王们带兵加入了塞尔柱帝国的联军,联军军队近10万人。

    逼近东喀刺汗国国境线。

    这十万大军是河中地区各方势力的联军,足以说明新生的辽国多么让那些人感到恐惧。

    这是一场当地霸主与新迁移过来的强者的对决。

    “陛下,敌军已经越过西喀刺汗国,渡过阿姆河,推进到我国境内。”

    耶律大石放下手中的经济论,随手取过自己的甲胄“对方有多少人”

    “回禀陛下,十万”

    “我方有多少人”

    “我方一万人。”

    耶律大石披上战甲,淡淡道“走,干他们”

    “陛下,我们可以增兵,我契丹男儿尚有三万勇士,已有各部族首领皆愿意参战,誓与那些蛮族血战到底”辽国一直以中华正朔自居

    “不必,国内的发展更需要他们”耶律大石带着亲卫军大步走出去,他怀中揣着一本赵桓的富国论,一路上跟萧翰亦刺说道,“一万人足矣,朕就用这一万儿郎,教教那些蛮夷如何做人”

    当夜,耶律大石便带着一千铁骑向西线赶去。

    西线的统领是耶律大石麾下大将额儿布思。

    这人是一个打仗的天才。

    一夜的赶路,第二天耶律大石抵达了距离卡特万东边的百里。

    额尔布思向耶律大石行礼“陛下,一万儿郎正等着您的到来,为了伟大的契丹族,我们誓死血战”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