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下定鼎九五尊


本站公告

    徐达、常遇春并未直接带着大军直奔大都,他们用三个月的时间打下了曹州一代地区,以此为凭借,接而进攻江北行省,在这个时候,元廷才真正的意识到徐达和常遇春的可怕。手机端

    吴王府内,朱元璋与众多大臣在座,李善长率先发言:“徐达、常遇春捷报连连,元廷覆灭在即,主公您是时候坐九五之尊的位置了!”

    此言一出,殿群臣便已经开始议论,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那是朱元璋应当立即称帝。

    刘基这时却道:“登顶九五,非是寻常之事,以臣下看来,王您当择日祭天,昭告天下,而后登基,应天心,下顺民意!”

    朱元璋闻言,却是一直保持沉默,过去良久,他站起身来,说道:“从投军开始,本王一直都属小明王管辖,而今算来,应当登九五之尊宝座的是小明王,而非是我朱元璋!”

    众臣闻言,均是沉默下来。朱元璋眼闪过泪花,厉声道:“廖永忠!”

    “属下在!”廖永忠先前一步,跪在地,叫道:“属下有罪,请陛下治罪!”

    朱元璋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本王让你护校明王至应天,他的船沉了你的却是没有沉,告诉本王,这是为什么!”

    廖永忠道:“禀王,是夜大风,属下护着小明王过江,奈何小明王不与属下同船,大风掀翻大船时,属下救援不及,所以小明王的船才沉了!”

    “糊涂,小明王年纪尚轻,不懂事,你也跟着不懂事!”朱元璋厉声道。

    在这时,与廖永忠一起去接小明王的几个将士也跪在地,道:“当时末将等人均在场,廖将军所言不差。若是要罚,臣等同样有罪!”

    朱元璋闭眼睛,道:“如此说来,这确实也怪不得你们!”

    “王明鉴!”廖永忠说道。

    朱元璋沉默一会,道:“无论如何,小明王是在你的船只沉船的,以你功劳,本来应该与徐达他们相差无几,但是这次犯错,却是抵去不少,将来论功,你也不可能与他们同功了,你可服气?”

    廖永忠道:“正如王所说,一切都是属下的错,无论王怎样安排,廖永忠都无怨言!”

    “好,本王的手下,个个都是有担当的,有功得赏,有过得罚!”朱元璋大声说道。

    众将士闻言,均是齐呼:“王英明!”

    在这时,刘基旧事重提:“王,这是命数,小明王曾是王的主不假,可是他却承受不起天命,唯有主王这天龙真子,才可秉承天地运气,造福苍生!”

    李善长道:“不错,王登九五之位,乃是应天顺民之举,还请王不要推辞了,天下需要您,苍生更需要您啊!”

    刘基道:“王还在犹豫吗?”

    朱元璋沉思一会,猛地一转身,双目望向群臣,射出两道神光,他那浑厚雄阔的声音响起:“好,今日承蒙诸位看得起,力推元璋做这天下之主,朱元璋应各位要求,应天顺民,登九五宝尊。但请诸位监督元璋,若是将来做了什么对不起百姓的事,诸位可要提醒元璋。”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群臣顿时欢呼雀跃,一齐大呼。

    朱元璋背负双手,身子挺得笔直,他终于走到这一天了,为了这一天,他经历的太多了。

    刘基这时又道:“臣下推算,来年正月初四正是大好日子,陛下可在那天登基。”

    汤和道:“如此一来,咱们也得好好准备!”

    周德兴道:“登基大事,当然不可随意!”

    李善长点头道:“如今库存丰盈,龙袍帝冠也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做出,一个月刚好!”

    “好,那本王决定在明年正月初四登基!”

    “陛下万岁!”群臣再次齐呼。

    确立登基时间之后,刘基等人都开始忙活起来,转眼已经到过年时候,龙袍帝冠都已经做好,只待年过,朱元璋便可真正的问鼎天下。

    因为今年这个年特殊,朱元璋举行了一个年会,意在与民同欢。当下应天城里,自是热闹非凡。吴王府如今已经扩建完毕,起皇家宫殿已经差不了多少了。王府门前已经建起高高皇墙,在其前面的广场,只见得好几个鞭炮塔放着,接着有人点燃,鞭炮想起,灿烂的烟火在这时也向高空射去。整个应天城的夜空都给照亮,宛如白昼一般。

    朱元璋与刘基、李善长等人登皇墙,望向北方,道:“到这时候,徐达他们应该已经打下江北行省了吧?”

    刘基道:“元廷虽然气数已尽,不过还存些力量,但徐将军与常将军均是万无一的大将,算是还没有打下,也不远了!”

    朱元璋点头道:“若是在登基之前,他二人能给本王送元廷这份大礼,军师认为该给他们记怎样的功劳才好?”

    以如今徐达和常遇春的功劳,早已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已有功高盖主之象。刘基知道朱元璋性子,当下一笑,道:“无论怎样,他们都是陛下您的臣子,您给他们什么样的功劳,他们都会很高兴的!”

    朱元璋点头,望向那射向天空的烟火,眼凌厉之光一闪即逝。

    沉浮宫宫内,今年的年夜确实与往时不同。玉流苏与商震闲将卓寒离、易水华都请来,加风凌云和商轻雨,一场年夜饭也是吃得极为有味。年夜饭后,风凌云便与卓寒离走到溪水边处最为僻静的亭子里。

    因沉浮宫明宗有大阵笼罩,风雪并不影响里面,溪水依旧蜿蜒流淌,也不寒冷,犹如春季一般。

    “天下既定,你所期望的太平盛世要来了!”卓寒离背负双手,笑道。

    风凌云道:“如今朱元璋的杀心已生,恐怕跟着他的那群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这次登基大典,我想与他谈谈!”

    卓寒离摆手道:“他如今贵为九五之尊,而你不过一介草民,你说的他是不会再听了。至于他手下的那些人,若是能看懂,学当年的范蠡一般泛舟五湖,自然能长命,若是贪图功名,贪图享受,到最后丢性命也只是他们应有的结局!”

    风凌云道:“红尘权力名利,诱惑确实极大,有谁又能真正放下?再说一国运行,非是君主一人之事,非得君臣和谐不可!”

    “你总是有自己的看法,正确与否咱们姑且不论,只要顺着你想的去做行了!”卓寒离道。

    这些年来,风凌云心有难以决策的事情,他都会与商轻雨、卓寒离等人谈谈,而后做出决定。如今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去朱元璋和登基大典走一遭。

    朱元璋与刘基交谈一番之后,便回去了。说实话,每一次回到马秀英这里,他都才会有归属感。如今他们已经有三个儿子,长子朱标已经有十三岁了。在他自封为吴王之时,朱标便已经被封为世子。

    “你给凌云兄弟发信了吗?这些年来,也只知道他住在徽州城,却不知道他过得怎样了,唉!”马秀英说到。

    朱元璋道:“信是早发出去了,不过他会不会来又是另一回事,我朱元璋不是忘本之人,今日之成,凌云他功不可没,可惜他不愿为官,否则定可以一起享受荣华富贵!”

    马秀英点头,道:“一路走来,什么都经历过了,才发觉亲情最是可贵!”

    朱元璋闻言,却是不以为然,不过他不愿意违逆马秀英的意思,便没有发言。却在这时,有人进来禀报,说是风凌云前来拜访。

    马秀英闻言,顿时一喜,与朱元璋一起迎了出去。

    风凌云站在高高的宫墙外边,不禁感慨,无论是谁,只要权柄在握,均是要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这宫墙修得再高,若是一个人失去警惕之心,终将有一日也会别人给推翻重建,那横行将近百多年的元廷是眼前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正思虑之际,朱元璋与马秀英已经迎了出来。说实话,如今遇这两人,风凌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未有与他们见过面的原因之一。

    “好小子,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朱元璋没有自称“本王”,可见他对于风凌云那种兄弟情是真的。

    风凌云也顺口道:“朱大哥的定鼎天下的日子,凌云怎能不来?”

    “好了,不多说了,祭天即将开始,你随你嫂子进去,等这麻烦活忙完,咱们再好好的叙叙!”

    风凌云点头,便与马秀英一起走了进去。马秀英一见着风凌云,依旧是如以前那般,问这问那的,包括他有没有成亲啊,有没有女子啊,不能辜负商轻雨啊。虽是絮絮叨叨的,但是走到今日的风凌云,非但没有半点厌烦的感觉,反而极是享受。

    在马秀英带引下,风凌云来到了朱元璋准备登基的大殿。在这时,只见得武百官齐聚,颇显庄重威严。古老悠扬的钟声响起,朱元璋头戴帝冠,身着龙袍走了天坛。祭天完毕之后,便是接受武百官的朝拜。

    一切礼仪完毕,朱元璋终于坐了他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从一个放牛娃到成为一国之君,泪水与辛酸掺拌他的不甘,幸运与快乐衬着的是他的曾经的痛苦,他相信他的这传经历,将会浓笔重墨的记入史书。史书记载,公元一千三百六十八年,朱元璋在应天登基为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也被称作洪武大帝。

    https:///html/book/48/48515/l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