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还是诺曼底


本站公告

    一九四二年秋天的攻势是很多人都料想过的,可是不论是德国统帅部门还是美英等国乃至日本都没有想到过此时在制空权能力上依旧处于强势,对苏租借物资还受到很大限制的情况,苏军竟然获得了某种意义上完全不逊色于一九四二年初夏的胜利。

    整个一九四二年,德军在东线的损失规模不论是技术装备还是人数都要超过一九四四年的东线。

    在历史上的一九四四年,因为争夺欧洲势力范围带来的快节奏进攻和消耗战,苏军仅仅在东线展开了一**规模的进攻。而在此位面上的一九四二年,苏军指导战术提早就变得很成熟,尽管存在各种不利条件还是毙伤俘三百五十万德军及七十万芬兰军队,苏军伤亡损失也达到了四百七十万左右的规模。但这同样是比历史上的一九四四用更小的代价取得了更大的胜利。

    如果包括一九四一年在内,德军在东线的损失接近四百六万十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纯损失。不计致残,仅仅死亡和被俘就分别达到了二百三十万人和一百一十万人。几乎接近历史上截止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之前东线和西线的全部作战损失了。

    而在不进行彻底的全民动员,征集老人和少年入伍的情况下,德军兵源规模实际上排除必要的工业劳动力仅仅只有一千三百万人,因为哪怕动员妇女和利用战俘乃至犹太人,工业体系与治安体系上为了保证军工质量还是至少需要几百万日耳曼人。净损失三百多万之后的德国国防军虽然看似还有接近一千万人强大兵力和二百多个陆军师、上百个动员师,可是如果再遭受大规模损失,部队的规模就要不可避免的减少,或者不得不像二战晚期的苏联那样透支动员了。

    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此时的心反而放宽下来:此时的德国根本就丧失了做为一个大国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唯一可以指望的变数是美英与苏联的对立,敌对同盟的瓦解。实际上还不仅仅是如此:恐怕需要西方不仅仅不支持苏联,反而给予德国必要的支持,才可能避免整个欧洲沦于布尔什维克之手。然而:那些德国上层如果这么看的清大势,恐怕两次世界大战斗根本不会有了。

    因此,虽然战局形势相当严重,可此时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却彻底放下来抱负,同将军们商讨会议的时候也变得似乎轻松起来。

    “必须考虑要加强西线的力量,罗马尼亚的油田面临很大的威胁。。。”

    “元首,我建议军工生产此时应该完全立足于积极防御了”

    “我们不能在这样被动下去了,需要足够的主动权允许积极的后撤。。。”

    “好吧!就按你们商量的结果去办吧。。。”此时的希特勒如此回答道,这似乎是进入一九四三年新年以来的元首最常说的一句话了。不过,自己的意思还是表露过:必要的时候可以允许法国比利时等国复国乃至支付战争赔偿、重新接受类似凡尔赛合约那样的代价来同西方和解,也就是以有条件投降为标准来企图结束战争。这种看法仅仅是得到一小部分人的赞同。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没必要以这么低的姿态来应付西方。

    当美英准备登陆的时候集中力量给其一次歼灭性的打击,才有可能争取有利的谈判条件:德国不谋求海军力量,允许不少占领区独立,但最低限度也不能出现亲西方盟国的政权和武装力量。。。

    几乎与此同时,罗斯福虽然还没有同苏联翻脸的打算,可是提前开辟第二战场计划却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准备了。此时的大西洋反潜战还很不乐观,通气管潜艇提前大量出现和德国提前动员导致潜艇大型化、鱼雷方面的投入也更多的情况下,整个一九四二年盟国方面损失了上千万吨运输船,净亏五百万吨。

    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刚刚赢得中途岛之战胜利的美国仅仅是刚刚稳住了阵脚并在瓜岛部署额足够的力量以应对日本人的进攻。但是为了提前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美国甚至放弃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反攻打算。把大量登陆舰艇利用高速牵引船运送至英国进行集结,甚至夭折了不少埃塞克斯级航母和大量海上作战舰支的生产计划,把海军部门工业物资生产的重点用在登陆准备方面。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业物资的效率,对战术空军和强击机并不是十分感冒的美国也开始大幅度生产和改进海军的俯冲轰炸机并用于陆军航空兵即将进行的作战行动。

    在登陆方向的选择上,其实盟国方面并没有经过太多的争议就确定了诺曼底为主要登陆方向。因为在这个时候进行北非的火炬行动乃至意大利作战,已经根本来不及争夺最为关键的西欧了,也并不能给德国十分关键的威胁。

    如果在最能够威胁的加来进行登陆?给德国的威胁是很大,但这样做即便成功,也是大规模的吸引德军力量集结到西线,结果必然会是给苏联人更大的可趁之机。

    更别说从利用盟军空中优势和后勤遏制的角度,没有比诺曼底更合适的地方了。在盟军足够可以快速往返增兵的范围内,那里距离德国核心工业带最为遥远、路途中通过航空力量控制和影响对手的增兵和后勤也最为容易。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此位面提前了一年的霸王行动计划仍然以诺曼底登陆为目标。登陆的兵力也从最初计划首波六个师增加到了首波八个师、还配备了大量专门用于火力支持的火力支援舰与战术轰炸机。几乎与此同时,盟军对德战略轰炸的重点也开始放在了交通线方面。同时,大规模的情报欺骗也开始施展开来。

    当然,这些并没有迷惑头脑很清醒的此时身为那位穿越者的希特勒,除了在要不要做出正确判断、还是让德国尽快失败方面有过一丝犹豫外:德国统帅部还是做出了看似正确的选择:加强诺曼底的防御,但是不能把那里防守到盟军连滩头登陆都无法进行的地步。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