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德军王牌


本站公告

    同历史上德国投入很大力量去北非驱逐英国人不同,此时的德国元首对打到耶鲁撒冷控制苏伊士甚至更西的地区没有什么信心。因此北非军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在于进攻到足够远的地方。而是把那些进攻到阿拉曼地区所消耗的汽油乃至其他军事资源完全用于突尼斯等港口附近地区的防御,并建立大量巩固的防御据点和后勤物资囤积据点用于准备用于应对盟军的进攻。

    对此,隆美尔也多少有所抱怨,并认为如果不能最大限度的消灭对手,则根本无力阻挡美英力量在北非的集结,德军有可能陷入更大困境并最终不保北非。

    而此时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则十分明确的告诉他:德国最终将无力同盟军争夺战略制海权,北非终将是不保的。能够拖延一些时间并在情况不利的情况下及时撤退到意大利就算不错了。至于什么拿下整个中东,那就更是德国力所不能及的事。

    同曾经年轻的时候不同,在对二战有了更为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之后,这位元首已经不是当初异想天开的黄纳青年。不再期望那些保卫自己都没有表现出多高意志的“东方国家”或者“非日尔曼人”都能效仿人均资源充裕社会矛盾较少的芬兰。欧洲不仅缺乏重要战略资源潜力,多数国民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大萧条的影响之后都已经变得不那么堪用的。改变这一切即便有可能,那也是需要时间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说德国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时间。

    早在苏军列宁格勒方向的精锐突击作战之后,德国则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提前从北非撤军,不论是地面力量还是航空力量。不在为保卫意大利人的地盘负责了。

    德国和德军都不是无所不能的,这就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认识之后这位元首同一般第三帝国类小说架空主角的不同。

    同时:原本受到基辅之战的启发就开始重新加强和进行换装训练的德国精锐力量开始进行更进一步的强化训练。普通士兵的子弹训练量也强化到平均每天一百到二百发左右,并计划进行人均近万发的补充性训练,还进行模拟实战的大量针对性训练。

    更充足的军事准备和相对更好的条件让德国方面的“特别精锐化换装训练”变得比历史上顺利了许多。经过换装升级:维京师、帝国师、阿道夫希特勒师共同组建了“铁十字”装甲军。作战师的编制结合了国防军第130装甲教导师、1955年苏联向新中国移交的那个二战版机械化师、还有一些战后军队的共同经验,平均每个师都拥有一百五十五辆坦克、三十六辆一百零五毫米突击炮、十八辆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突击炮还有不到十辆突击虎共二百多辆坦克与自行火炮,还配备有新开发出来的半履带步兵战车四百辆。整个装甲军的坦克与自行火炮数达到了六百到七百辆、装甲车及步兵战车达到了一千二百辆。更有创造性的结合朝战时期美国海军陆战队给每个机械化师都配备了专门的航空联队伴随机械化部队作战。包括马塞尔尤等一匹王牌也都编组到了军属王牌航空联队之中。

    以师为规模合同度如此之大的军队或许对此时的苏军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而对于此时的德军来说则完全算不上什么挑战了。

    如果说苏军快速重建的精锐部队是一种合同化的轻型精锐部队,而此时德军升级版本的精锐部队则是结合了精锐轻型部队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兵种合成机械化陆军。它的目标也是不言而喻的:相比原有的装甲集群更有效的集中一切力量到军级单位,在战争中能够实现更为有效的突破作战,能够随时而有效的突破并瓦解苏军战线。

    起初的时候,德军想到过继续在整个战线的“敌左肋”也就是南线的斯大林格勒一线展开有效的进攻,但沿着重要河流,苏军至少在当初抓紧时间完善了两条比较完善的沿河防线。虽然渡河强攻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困难,但对于进攻能力比较强的装甲突击力量则无疑是一种挑战。即便能够依靠精锐的力量实现有效的突破,历史的教训也不得不得到重视。

    因此,德军选择进行“新城堡作战”的方向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考虑,也就不得不集中到了哈尔科夫西南、库尔斯克地域以南的地方。这样就能够对整个库尔斯克地带的苏军实施更为直接的侧翼包围打击,瓦解“苏军战线上既没有不利地形也没有河流阻挡的最薄弱区域”

    航空兵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德军的新城堡作战在东线战争一周年之际的一九四二年五月下旬就开始了。此时的航空工业乃至整个相关的燃料产业也成为苏德双方差距最大的一个领域。

    不同于以往的是,自一九四零年开始德国通过对苏作战前的要挟所获得的零式战斗机相关资料为基础,一种新的对地作战攻击飞机被生产了出来。这种飞机在德国参谋们的眼中,零式为基础的攻击机并不是一架理想的对地飞机,虽然它也可以从事对地攻击任务。可是载弹量和俯冲轰炸能力相比斯图卡太差了,而防护上的问题却很大。直到战争初期受到苏军启发,开始在飞机上可以安装无后坐力炮用于反坦克打击之后才被勉强接受。不过其好处也表现了出来:中低空作战能力优秀以外,续航时间和航程非常长,可以在整个战场上侦查和捕捉苏联航空力量乃至装甲力量集结方面的相关动向,终于在以往战术飞机很难有效侦查到的战线后方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距离上察觉到了苏军集结的大量装甲力量。

    很显然,苏军也意识到这个区域的关键性并部署了针对性的坦克和机械化军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