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反坦克师


本站公告

    有了明斯克的成功经验,兵力多达七十多个师且不需要中央集团军群的增援,坦克和自行火炮就多达近两千辆的南方集团军群对独自攻占基辅依旧有着相当的信心。

    同历史上德军只有能力在一个战略方向上取得快速突破,或集中力量对付苏联一个战略方向不同。提前总动员,在苏德战争前的之前一年就将军工生产提高到一九四三或一九四四年水平的德国已经使前线军队拥有足够的航空、装甲、炮兵、后勤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在中央和南方两个方向上展开了快速进攻。

    尽管此时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对苏军不同于历史的表现显得相当疑惑,希望南方集团军群能够暂缓进攻不要把苏军吓跑吓退或者集中更庞大的力量用于莫斯科的攻略。但出人意料的是感觉到战局远比历史上出人意料的德国将军们却并不愿意集中力量以减少战果。

    明斯克之战的一些材料送上来之后,这位穿越者希特勒也并没有加以阻挠。因为他不想如历史上的希特勒那样因为同手下的扯皮而耽误太多时间:如果比历史更强的南方集团军群能独自拿下基辅更好,如果不能,相信将军们的意见就会回归历史原位,同意合兵进攻莫斯科的方案。

    当然,在进攻莫斯科的最终方案上,这位穿越者希特勒和德国的将军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苏军似乎没有把大量的兵力若干个集团军用来“松肉上门”莫斯科的防御很可能比历史上强的多,不论如何来说都是需要集中至少两个集团军的主力上百个师并经过激烈的消耗战才有把握拿下的。

    几乎就在战争爆发一个月后,历史上苏德战争刚刚爆发时的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中央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以闪电般的速度逼近并攻占了斯摩棱斯克,抵达了莫斯科郊外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至此,张伟不打算再让苏军退却了。以莫斯科为中心半径四十公里必须首先建立牢固的外围防御圈。此时,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天就以最快速度从中亚和远东以铁路增援过来的兵力,加上莫斯科的原有兵力,已经让守军的力量增加到两个方面军、十个集团军,一百五十万人左右的兵力。从外围到中央再到市区,已经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够建了绵密的三道防线、从战争的第一天开始,不少乌克兰与白俄罗斯的卡车乃至后勤物资也动员了过来。这还不算完,源源不断的动员兵力还在继续以莫斯科为核心源源不断的集结。

    杜博谢科沃会让站附近,步兵第1075团第4连防坦克歼击组,在见习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指挥下阻击德军坦克。虽然莫斯科保卫战比历史提前了多个月就展开了。但在战争第一天就开始动员设计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整个第三一六步兵师已经变成了一个奇特的“反坦克歼击师”三个团几乎都变成了专门的反坦克团,还有两个防空团,一共配备了二百四十多门一百二十二毫米反坦克炮、七十二门三十七毫米高炮和上百架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

    如果是正常的一百二十二毫米反坦克炮、那根本就是一个班不可能玩的转的,再加上一个班的徒步人员也不成。尤其是大多数运载工具和重型装备都受到严重空中威胁压制的情况下。可是如果是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炮管临时改装无后坐力炮呢?按照七五式一百零五毫米反坦克炮那样?哦,反坦克火力往往还要消耗大量宝贵的无烟火药,但这也不是问题。二战末期的铁拳不也曾经大用黑火药吗?黑火药的初速貌似也能满足类似七五式无后坐力炮的反坦克需求。

    这样一来,二百多万焦耳的炮口能量仅仅用和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重量—二百多公斤的炮管再加上不到二百公斤的轮架,极端情况下在不需要特别牵引工具和车辆的情况下就能靠一个班甚至一个小组的人力来推动拉行了。尽管仓促之间射击出的破甲战斗部远远没有战后初期那样理想,但这样的反坦克武器,还无需寻常反坦克炮那样的反后坐力布置。

    张伟当然也想过是否需要一些动力装置进行自行化,或者给这个师配备更多的技术装备,但仔细想想还是算了。以如今苏军的素质,能够玩的转的军队现代化水平大概也就是日军挽马师团那个层次左右的了。当然相比日军可以在某一个方面大大的强化武器本身,不需要那么多炮弹配置。

    在历史上,这或许是一个非常值得可疑的宣传战例,就像苏联话剧《前线》所讽刺的那样。可是在此时此刻,提前成立并抵达莫斯科前线,装备提前服役的虎式的第五零一重装甲营五十多辆坦克还有配合战斗的超过上数百战斗步兵却在装备了四门一百二十二无后座力炮并拥有完善工事乃至不少伪装辅助人员的一个表现优秀的反坦克加强排面一筹莫展。

    从空中俯冲下来斯图卡轰炸机接连用克服了发动机电磁扰动的通信装置下报告了几十个摧毁战果,可当进攻的装甲部队展开袭击的时候,仍然遭受了至少十多辆坦克的损失。

    很显然:不少所谓的“重武器”根本就是毫无培训的民兵们用木炮伪装起来的假目标。

    就算早期服役的虎式坦克以倾斜队形展开攻击,让防护装甲在实战中变成折合四十度角的情况下仍然会被反装甲能力比战后初期美式一百零五毫米无后座力炮还要强的一百二十二无后座力反坦克炮面前被轻易的摧毁,至少是杀伤成员使其短时间的丧失行动能力。

    无奈之下的德军在夜晚的展开了炮火掩护下的夜袭,但这种夜战近战却从不是德军的枪强项。从战争的第一天起,单兵枪领域步枪为单兵枪为主的生产结构就转变成了以冲锋枪为核心的生产结构。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