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七米铁枪


本站公告

    最后检查的时候才发现,如此威力的床弩穿透了三毫米上下的精钢外罩,但是在此后似乎是因为锐尖磨损的缘故没有再穿透内部的头盔,仅仅在头盔的面甲上滑出了一个不过三四分深浅的凹痕。这样的打击或许对一般人的头部也会形成重创。不过面对全新设计,内部头盔与头部之间也有一定距离缓冲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这样一来,新型铠甲的极限也就测试出来:这种规格的铠甲在防御比较强的头部和正面至少相当于6毫米文艺复兴时代标准的较好钢板。两毫米可以抵御一百七十焦耳类似普通士兵神臂弩规格的弩箭、四毫米可以抵御六七百焦耳弩箭,六毫米加上一定的缓冲空间和内衬可以抵御接近两千焦耳威力的床弩。

    这个水平似乎要比16世纪欧洲最优良的头等板甲标准逊色不少,头等板甲应该是印象中表格标准的15倍,可张伟却并不觉得难以理解。

    夏地说到底不过是个靠穿越者带动起来不过二十万人口的地方。文明不过数十年历史,就算有意识在某些方面下功夫也不可能赶的上文艺复兴世代某些工匠家族一二百年以上的积累,最顶级的大师级工匠带领的人也造不出冷锻中碳钢的标准不足为奇。

    如果是整个板甲的背部在很近的距离遭遇这样的床弩,很可能就会危及生命。可过去不少实战中的经验却让张伟明白,解决背部防护的方法也有很多。

    完善的板甲、特别是头部防护加强的意义还不仅仅是防御安全上的,更是解放了双手可以有效的运用双手长兵器。少数要害区域的防护只要在左前臂上安装恰当的小型护盾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因此,板甲的准备过程中张伟也没有忘记属于自己的长兵器的准备。之前的不少战斗中让张伟感觉对自己战斗力局限最大的就是那钢盾加上单手钢鞭的组合在攻击长度上明显不够,如果不是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太大,公平交战面对长枪手都会是严重劣势。机动力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一寸长一寸强可以带来多大优势,虽然张伟没有仔细评估,但也确实感觉到会拥有不少优势。

    因为顶尖铁匠们在上百斤新型全身甲方面的负担太重,因此这一个月的时间以来负责这种前所未有长兵器加工的是夏地还算拔尖的。

    同地位超然的甲匠们不同,夏地的火器匠人对神武一族新政权的印象并不好。倒不是对一样语言文字甚至口音差别也不太大的张伟等人多么排斥,而是从张伟四年前来夏地到不久前攻取夏城的不少交战中,夏地火器难以威胁对手的恶劣表现让工匠们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承受了沉重的压力。

    就算张伟许诺了不少好处,并且这一个月来也切实让不少人得到了好处,也被很多人视为收买人心的行为罢了。当然,在张伟提出匠人们制作火器,要和夏地顶尖的甲匠们比试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来了兴致。特别是听说只要一个人扛的动,不限规格这个标准后。

    按照“自己扛的动”这个标准,火器的规格被放大到了足有百斤左右的重量,发射一斤重左右的炮弹,炮管还特别长。在这件“长管身”火器的制造过程中匠人们对于此类铁管类的兵器加工也想到了不少的办法。还按照张伟提出的样子制造了不少独特的磨具。有的在匠人们看来当然是外行的胡闹,而有些就还算合乎常理。

    张伟没有让火器工坊的匠人们失望,在这种本质上根本就是一门轻炮的火器在近距离的抵近直射之下,同样重量的上百斤板甲虽然是正面也无法抵御巨大动量的冲击。直接在防护力最强的腹部被砸出一个深坑,直抵板甲在射击时候依托的墙壁之上。张伟不知道如果距离更远一些,火器的能量削弱为原来一半、还不被钉在墙上打靶的话会不会有如此效果,但也感觉到在这类火器面前自己仍然应该多加小心为妙。还是应该回避一些太过危险的险地,交战中敌军有威胁的火炮太多的情况下尽可能在夜间交战。

    火器测试的成功也让几年来一直被压制的不轻的火器匠人们出了一口恶气。

    “那甲匠坊的人一看就是作弊了,正常的铠甲那有那么重的?根本就不会是给人穿的。但再厉害的铠甲也抵挡不住雷炮!”

    “是啊,师傅去世前早就说过。铠甲迟早要被火器淘汰,多么精良的也是一样。火器的规格可以放大,而铠甲的重量终究受制于人。。。”

    匠人们在庆祝的时候也有人看了看上面布置下来的下一个任务,不由的笑了,不由的议论起来。

    “我说怎么上个月有一件安排下来的火器模具那么怪?原来是想做空心铁的近战兵器。”

    “七米长的铁竹枪矛?亏他想的出来,就是阵战,恐怕也只能扛在肩上吧?””

    “还要求两层共计四毫米的铁皮,这足有三四十斤重了。我练过长枪,三四米长七八斤重挥舞起来就已经很不方便了。我估计他根本对此一窍不通。以为拿的动就能用的动。。。”

    “算了,人家是练武或者纯连力气用的东西呢。。。”

    相比材料要求很高的板甲,木心铁枪的材料要求并不算太高。加上已经有了何时的模具和铁材,加工的过程倒也没有费太大的功夫。

    当张伟亲自挥舞这足有估摸二十几公斤重量、七米长如同旗杆一般的铁枪的时候才发现为什么太长的超长矛在方阵中都没有成为主流。别说重心出手太远带来的巨大力量需求,就是像自己一般拥有二十几倍于常人、几倍顶尖人类力量的自己来说:握住底部迅速挥舞的时候也会给自己的重心带来很大的破坏,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灵活。

    直到在张虎还有小鱼儿的帮助之下亲自披挂上那看似沉重的铠甲,又携带了不少其他负担之后,才发现快速运用这种超长兵器的身体重心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在自己手中如同三四米木杆一般轻便和快速的铁枪挂起呼呼的风声,让张伟确信就是有人偶然中欺到近身,这铁枪也可以无视前段当成离手不远的地方依旧可以伤人的钝器。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