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寒冷与细菌


本站公告

    乘胜而进,兵计一体。

    这就是这位大唐神将李靖攻打突厥的用兵之道,把突厥颉利打得狼狈逃窜。

    就在颉利的亲信大将康苏密率领土城几万突厥人马投奔了大唐之后,李靖从康苏密的口中得知颉利的人马已经不多了,于是命令唐军紧追其后,誓要逮住颉利这只老狐狸。

    不想李靖追击到白道的时候遇上了李绩,两股大军合兵一处。

    两军相遇,李靖与李绩坐在一起合计起来如何能将突厥斩草除根一网打尽。

    李靖是一位很随和的将军,他与李绩刚一见面,便拉着李绩的手,说话都显得兴奋:“恭喜贺喜,将军能奇出白道,以少胜多,逼得突厥逃遁阴山,还险些活捉了那颉利老狐狸,将军用兵如神呐。”

    李绩笑道:“哪里的话,用兵如神用在将军的身上不是更加妥帖,将军连环三计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摧破敌人阵营,这才是让我刮目相看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其实,不论是李靖还是李绩,他们都是一代名将,何须相互恭维,最主要的还是决定接下来怎么对付颉利这个老狐狸。

    临出征之前,李二咬牙切齿地对六路行军总管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这次出征要相互配合,一切行动听从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安排和命令,朕的这六路大军就好比一张大网,就是要将突厥一网打尽,务必给朕活捉阿史那咄苾那只老狐狸。”

    谈话间,李靖脑海中再次闪现出李二在行军前于三军前对他和诸位行军总管的嘱咐。

    一想到李二的嘱咐,李靖立刻严肃了起来,他征求李绩的意见:“将军,陛下要求我们这次要活捉连根拔起突厥这个我们大唐的死敌,活捉他们的头领颉利,我想听听将军对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好吧,你我同是为大唐效命,那就恕李绩我班门弄斧在将军面前略陈薄见。了。”

    “将军客气了,你我合力其利断金,我怕我一个人的想法不成熟,这才向将军诚心诚意地请教,还望将军不要再谦虚了。”李靖拉着李绩的手一直来到临时搭建的军帐里,邀他坐在一张羊皮做成的坐垫上。

    “将军如此谦虚,倒是叫李绩我汗颜了,李绩我再不献上破敌之策,那就是我的不是了。”

    “哈哈,将军请教我李靖就是了。”

    “将军请看,这里是我们所在的白道,再翻过白道之北的这座山坡向前走上几百里地就要到达阴山了,那里可是颉利亲娘舅铁勒九姓的居所,据我所知,这个颉利与其娘舅铁勒九姓的关系可不是一般,如果让颉利到了那里,恐怕我们就不好收拾他了。”李绩从背上的箭囊里抽出一支箭,用箭头在军帐的地上比划分析了敌我态势。

    “如实这般,我们该如何做才好?”李靖伸出三指捋着他那下巴上并不是很长的美髯。

    正在李靖与李绩探讨如何针对突厥的下一步战略计划时,探子来报李二的钦差王公公到了。

    大雪纷飞,李二的钦差万里前来必有要事,李靖和李绩当下暂时停下了讨论,立刻起身走出军帐去迎接王公公。

    只见王公公行色匆匆,由于天气严寒,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霜把一抹头冠上的黄丝带也给染成了白色。

    从马背上下来,王公公直接走到李靖面前,手里展开一卷黄色卷帛,二话不说直接念道:“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绩定襄道行军副总管张公瑾接旨!”

    听到李二有圣旨前来,慌得他们三人连忙膝盖跪在了雪地里,听王公公宣读李二的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卫国公李靖与英国公李绩两位爱卿作战有方,大败突厥,真是朕的两位虎将,不亏朕往日以唐剑唐刀来赞誉两位将军,今日阿史那咄苾穷途末路之际,再次派遣他的亲信执失思力面见朕,愿意臣服大唐,大军劳顿,就请二位将军暂时安营扎寨,待朕派鸿胪卿唐俭和将军安修仁前往突厥查明情况后,两位将军方可行动,钦此。”

    两位将军接了李二的圣旨,马上让军士兵生活做饭,招待王公公吃了一顿饭,待身体暖和了才打发他骑马回长安向李二付旨。

    时至大雪大风,塞北的天气寒冷之极非比中原,来白道后,许多战士都得了风寒病,咳嗽吐痰嗓子剧烈疼痛流清鼻涕。

    士兵们都不敢坐在一起了,喷嚏随时打出的鼻涕都会把对方吹走。

    有的士兵实在不行了就躺在军帐里,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行军打仗要的是体力,要不是李二的圣旨到了,这会儿大军正好行军途中,摊上疾病流行就要耽误大事。

    此时,李靖突然响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被李二封为安国侯兼兵部侍郎的李号。

    想到李号,李靖高兴地拍了拍手,马上来到李号和程处亮还有苏三蛋三人的军帐里。

    刚到军帐里就看到了李号站着,苏三蛋蹲着马步的姿态却把脊背放平了,程处亮在一边摁着麻纸在苏三蛋的脊背上,李号手里拿了一支狼毫正在划着什么。

    走近一看,才知道李号正在书写一首药方。

    “你们这是?”李靖瞧这李号手里的狼毫,他以为李号在练字呢。

    李号稍微把手中的狼毫停了一下,告诉李靖:“师父,这不大家都被塞北寒冷空气中的细菌感染了,再这样下去咱们唐军就不攻自破了,还谈什么打仗的事情,我这里正在根据士兵们的状况给开一个药方。”

    细菌这个词李靖还是第一回听说,反正他也不是医生,医学上的东西他也懒得知道,只要李号能只好大家的病就是他最希望的事情。

    “这么多的士兵,咱们行军的药材够不够?”因为李号是主管后勤医药的行军官员,李靖才问他的。

    “我看差不多够了,先喝着看吧。”

    听了李号的话,李靖点了点头,似乎一颗紧张的心平稳下来,吩咐李号开好了方子赶紧让士兵喝下去。

    生病的士兵太多,李号命把做饭的行军大锅作为药锅煮药,分给士兵喝下去,喝完药物让士兵门在军帐里躺着。

    对症下药,士兵们喝了李号的药物,病情好转,能起来活动了。

    李号治病的效果非常明显,李靖把李号叫到身边问他:“你给士兵们喝的什么药,效果挺好。”

    “小青龙汤。”

    愣了一下,李靖不解:“有这样名字的方子吗?”

    “有,就是由麻黄细辛干姜甘草等这些去风寒痰饮的平常药物组成的,说来也没什么新奇的,不过效果还真不错。”

    “哦,原来如此。”李靖似懂非懂。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