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十七


本站公告

    第三十七章

    徐家的后门处,一辆马车停了很久了。

    车夫嘴里叼着根草棍,约莫着半个多时辰到了,晃晃悠悠回了车上。

    他哼着曲儿,一上车车上立即沉了沉,马儿也不安分地刨起了蹄子来。

    车帘子一掀,徐挽玉往外看了眼,随即又放下了,车里还有一人,拿着小刀在一根木根上雕刻着什么,朝着墙的那边窗帘开着,陈锡元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东西,也未察觉时间的流逝。

    徐挽玉脸色略白,与他坐了对面,身边放着他来时候给带的干果。

    他这个人总是这样,和她一样不善言辞,但是从来体贴,今天服了药,先还没觉得什么,坐了半个时辰了,小腹隐隐作痛了,婆子说今天晚上差不多就该落了,此时当真是五味杂陈。

    片刻,陈锡元抬起脸来,终于放下了小刀,他手中的那个小木头人举到了窗口处迎风一吹,木屑都飞了一边去,放下窗帘了,车内又暗了一些。

    她低着眉眼,有点好奇:“这是什么?”

    陈锡元送了她面前来:“以前不是和你说过,我很想做个木匠,不考取功名了,你觉得怎么样?”

    从前两个人在一处时候,他也多是安安静静的,平时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尤其做一些木活,所谓喜欢读书都是自小杯灌输的,其实根本没有那回事。

    想起那时候,似乎说过这样的话。

    徐挽玉点了点头:“我觉得功名在外,一辈子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很好。”

    是了,她从前就是这么说的,他将小木头人放了她的手里:“这个给你。”

    她低头一看,竟然是个孩童模样的小木头人,因为时间短,所以只有大概轮廓,没有仔细眉眼,可即便如此,也能看出孩童头顶的发包,她怔怔地拿在手里,抬眼看他。

    陈锡元略有点无奈地:“我到了婚娶的年纪,阿娘有点着急,这两天张罗着亲事,可我觉着若讲熟悉,还是你最好,眼下你和秦行也退了婚事了,不如重修旧好。”

    还是她最好?

    徐挽玉眼眶一热,只觉世事无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倘若他早些,再早一些,说她最好,两个能在一起的话,何苦会变成现在这般。

    手里拿着小木头人,她突然有点后悔出来相见了,他请人叫她出来,那时候什么都没想,直接奔了他就来了,相见时候,他给了她一包干果,一直默默坐着了。

    他伸手过来,覆在了她拿着木头人的手上:“我知你现在日子不好过,多半是因这个孩子,秦行那个没担当的,退婚了也罢了,我也想了,你嫁我,我来养,以后有了咱们孩子都是亲的一样。”

    不曾想他竟然知道她有身孕的事!

    徐挽玉双唇微动,小腹却是疼得更厉害了:“你……你怎么知道的?”

    陈锡元顿了下,半晌才道:“那日你和秦行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不光是听见了,见那人如此胆怯不担事,当即恼极,就像看见了当初的自己,送了徐挽玉回来,到秦家又给秦行拽出来打在了一起,这些话却如何说得。

    说不动容是假的,徐挽玉平日看着柔弱,其实内心刚烈得很。

    见他说起孩子了,也觉腹痛难忍,她白着脸,到底还是站了起来:“我不喜欢拖拖拉拉,今个来也是见你最后一面了,孩子都是什么没影的事,你要是就为说这个事来的,那还是算了。”

    陈锡元还要说什么,人已经站了起来。

    他也是听个隐约大概的,见她这副模样,以为他说错了,人恼了,自己也是无言以对,一着急伸手抓住了她的袖子。

    徐挽玉眼里已经含泪了,见他还扯着自己,也不回头:“你还想和我再重新开始?”

    他嗯了声,依旧扯着她的袖子。

    她微扬着脸,没让眼泪掉下来:“你让我想想。”

    说着握紧了那小木头人,头也不回地下了马车,陈锡元才要追去,余光当中瞥见那一袋干果,一把捞在了手里。只是等他下车了,人早已从后门回了徐家了,他在后门处犹豫片刻,想托个人将果儿带进去,又没个人出来了。

    车夫瞧着天色不早了,唤他上车。

    也是出来小半日了,天蒙蒙渐黑了,他才要回头,一个婆子低着头匆匆赶了过来。

    陈锡元退回车上,车夫却是瞥着那婆子呸了一口:“专门捞死孩子钱的缺德婆子,她可真是长寿呢!”

    才想走,车一动,挑着车帘又看向了车夫:“刚才那婆子你认识?”

    车夫也是他家老人了,也不瞒着,就往后一靠,瞪眼道:“我婆娘认得,多少巷子里的姑娘们称她干娘呢,说是专门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表面说是保媒拉纤的,其实就干两件事,一个是给楼子里送姑娘,一个是给那些不下地的孩子落了去处。”

    他这么一说,陈锡元也就明白过来了。

    眼看着天就黑了,他也没走,就在车里一直坐着了。

    这一坐就是两个多时辰,后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了,徐家的后门又开了,那个婆子被人送出来,手里还提着个包,送她出来的姑娘往她手里塞了些银钱,她也不言语,接过来转身就走。

    陈锡元挑着窗帘,夜色当中已经看不清婆子的背影,这才让车夫赶车离开。

    徐挽玉回到家里真是一阵比一阵疼,这一疼,硬是疼了一个多时辰,才落下血肉模糊的一小团,婆子早来了,给她喂了汤药,又检查了一番,说落了干净了,等着她昏沉沉睡着了,才离开。

    时间不早了,徐良玉让赖三趁着夜色去于乐坊倒绢帛,她去长安也不能空手去,也不能白去,檀笙欠着的粮挨过了冬天,可到了开春青黄不接时候,还是个问题,躲也躲不过去。

    看着阿姐睡了过去,她也连忙起身。

    回到自己房子,拿着地图和笔圈画起来,按着她这些日子调查,每年粮食要从江西、湖南、浙江、淮南等道运过来,按地图是一部分先运到河阴,在这里留些粮食囤积;然后运到陕州,再在太原仓囤积一部分,然后才运到长安的东渭桥仓库。淮南米价为每斗也才十几文钱,到达东渭桥的时候,算起来每斗米价还要加上约莫五十文钱的运输费用。

    这费用简直是米钱的三四倍,

    ,不得不说,运粮之难。

    之前她说可以在这上面想办法,如今货币不大通,绢帛通币,有些地区货币多一些,有些地区就是粮食多一些,有些地方需要绢帛多一些,如若到了长安,李德愿意她插上一手,破局便指日可待。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现在的粮价,以后会翻十倍二十倍,都是商机。

    檀笙活着的时候,告诫她不可碰粮,如今他死了,她第一件事,做的就是要倒运,顺便,如果这个圈子宋凛自己要往里跳的话,正好将他套死,吞了他之后再踢出去!

    在地图上勾勾画画,好生计划了一番,这边赖三已经倒了几车绢帛过来。

    从前徐家没散之前的那些人,多数都观望了一阵,自从檀家接济了之后,圈拢回来一些,云裳坊用不得那么多的人,就干养着了,徐良玉

    忙碌了半夜,只眯了一会,等天才亮,就让人挑着几个稳当地请了过来。

    各自分了绢帛去,让他们分散去各地,换货币的换货币,收粮的收粮。

    如今长安缺粮,便先从这边下手。

    时间过得也快,这最后一日过得特别的快,期间看望了阿姐,她精神还好,没事时候就摆弄一个木头人玩,除了脸色不大好之外,也没别的,心病去了,身体只待养一养就好了。

    陈知府得了好了,定然会照拂一二的。

    她走也能放心,徐良玉去云裳坊也安顿了一番,大事没有,就叫徐有义平日过来看着就行。

    柳相宜这几日因着老娘的病也有苦色,给了折了钱,让他安顿好家里,这便要带他去长安,整整忙了一天,天快黑的时候,最后去了趟于乐坊,檀笙留下的绢帛已经所剩无几。

    她在坊间里站了片刻,赖三赶车来接她。

    最后这千余绢帛搬上了车,徐良玉也让守门人锁上了于乐坊,赖三也是个聪明的,知道这一天一夜到底搬了几千出来,很是高兴,甩着的鞭子都特别带劲。

    他问她不在家,晚饭在外面吃了什么,竟说闲话。

    这时候徐良玉才觉得有点饿,其实已经一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可她出了于乐坊竟是不想回家,就让赖三先回了。时间可过得真快,细数从前的话,那些日子就咻地从眼前过去了。

    她十六了。

    在这个少女的妙龄时候,突然也生了一点少女心。

    走在洛州的街头,不知不觉地,便走到了檀家的大门口。

    她腰上就带着那块圆玉,守门的侍卫都认得她,自然让她进了,回到从前的大屋,里面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麻姑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张口想叫她一声,想想还是算了。

    屋里还点着灯火,她走了一圈,打开了窗。

    窗棱一响,清冽的风就夹杂着呼啸的音撞了进来,刷地吹拂在脸上,徐良玉突然有了片刻的轻松,扬起了脸来。

    月光淡淡的,她趴在窗边,看见院子当中站着一个人。

    他负手在后,看见她了,脚步缓缓往这边来了。

    李德挑眉:“怎么,你也想他了?”

    或许从明天开始,她便要学会隐藏所有情绪了,徐良玉双手捧脸,一指在脸边刮着也不答他,只是对着他浅浅一笑:“殿下生的这般好看,可将这月色比下去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