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徐淮一二事(中)


本站公告

    时间不大,孙乾、陈群等人跟随张飞之后走入堂内。

    孙乾几人近日来忙的不可开交,因为袁军大兵压境,民心骚乱,市井之徒也趁机扰乱,抢劫掳掠。

    武将们都在城上驻守,安抚民心,整顿治安之事便落在了几名文官身上。

    孙乾恐刘备因大败,而丧失斗志,在来的路上就想好了一番说辞,可当步入大堂内时,见刘备神色与往日一般平稳,未见半点消沉,不免心中暗赞。

    众人分文武两边安坐,刘备看向三名文臣,开口说道“袁军来势凶猛,方入徐州,便接连攻下数座城池

    ,广陵郡也因曹豹投降而陷落,如今形势堪忧,不知几位有何良策?”

    陈群三人互相看了看,一筹莫展。

    孙乾作为徐州长史,文官之首,这时候不得不出言“使君,袁军此刻兵锋正盛,士气如虹,急切间退之不去,收复失地还需从长计议。”

    “公佑兄言之有理,袁军虽众,但粮草不济,只要拖延时日,自然退去,到时寻机夺回失地。”简雍一旁附和道

    “宪和之言,长文不敢苟同,要知道袁术与江东联姻,江东富庶,若是袁术向江东借粮,恐怕……”坐在最下首的陈群开口说道

    “哼,江东也不是什么好鸟,待有机会某定要好好教训他们一下。”坐于简雍对面的张飞喝道

    “虽说江东与其联姻,但以刘繇的为人,应该不会如此做。”孙乾说道

    “刘繇为官清正,与使君同为汉室宗亲,就算不助我们,落井下石的事情,想必不会做。”简雍言道

    “人心隔肚皮,大哥与刘繇素无往来,是否如宪和所言,不会支持袁术,还在两说,不可大意。”关羽手捋须髯,微阖双目,端坐于刘备右下首,沉声说道

    “恩,云长之言有理,可我军接下来要如何做呢?”刘备一脸平静的问道,可心中却是极为不满,三个谋臣说了半天,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议。

    孙乾虽跟在刘备身边时间不长,但却

    十分了解刘备,瞬间洞察到刘备的心思,略一思索,开口建议道“不如即刻派使臣前去江东,一则交好,二则探下刘繇心意,若其心存相助袁术之心,我军也好早做准备。”

    “荆州刘表因当年孙坚之事,与袁术相来不睦,不如同时派人前去求援。”陈群提议道

    “江东就由我去吧”简雍起身请命道

    刘备点头赞同,眼光又看向孙乾、陈群二人,心中犹豫不决,州内政务此二人少了谁都不行,正为难之际,从堂外跑进一小卒,单膝点地,双手向上拖着一封信件,禀报道“曲阳典农校尉陈登有紧急书信送来。”

    堂内众人一惊,心说难不成曲阳出事了?

    刘备顿觉后背直冒凉风,张飞上前从军卒手中取过信件,

    刘备绕过书案向前急走两步,从张飞手中一把接过信件,展开后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而后一脸惊讶的,复又逐字逐句的皱眉仔细瞧看。

    两旁文武不知何事,起身围在刘备身旁,刘备将书信递给孙乾,背负双手坐回主位,沉思起来。

    孙乾看完后,递给陈群等人,待众人看过后,刘备问道“元龙之计,如何?”

    孙乾点头赞道“不想如此紧要关头,元龙能献此妙计,使君当速行。”

    “宪和,你亲去一趟寿春,此计能否成功便全赖宪和了。”刘备起身抱拳说道

    “定不负使君之命”简雍抱拳正色说道

    半月后,广陵郡治所淮阴县衙内,孙策一把将袁术派人送来的军令,撕得粉碎,怒喝道“袁贼辱我太甚”

    一旁站立的程普、黄盖诸将同样一脸愤然之色,齐齐抱拳说道“大公子,我们已经占据广陵郡、淮陵、徐县诸地,手中精兵数万,袁术逼迫太甚,不如就此反出袁术,揭竿而起。”

    “呵呵,诸位将军此言大善。”周瑜一身素白长袍,手扶佩剑,昂首迈步,走入堂内。

    “公瑾,你来的正好,袁术这厮,简直欺人太甚,竟让我将广陵郡还给刘备,以换彭城、东海以东诸地。”孙策一脸怒气的对周瑜说道

    周瑜与诸将见过礼后,对孙策笑道“这几天我一直再想,倘若我身在刘备军中,当以何计以解窘境,最后思来想去,唯有离间之计可用,若我所料不差,此计应该出自陈登,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哦?公瑾可细言之。”孙策示意诸将坐下后,对周瑜问道。

    “袁公路有意打压兄长之事,可谓人尽皆知,况且兄长身为孙老将军之子,又少年英雄,勇猛非凡,想那陈登已猜到兄长非人下之人,心怀大志,所以劝刘备用彭城、东海诸地与袁术置换广陵,为的就是迫使兄长倒戈,倘若计成,不但使得袁术大伤士气,还可拉上兄长结盟以抗袁术。就算不成,反正两家已成死敌,随便寻个理由反悔便罢,也无甚紧要。”

    “嘶”孙策和诸将倒吸口凉气,此计得毒辣,仅仅抓住袁术忌惮孙策之心,以及孙策心有独立之望,便轻而易举的将二人离间了。

    周瑜继续道“此为阳谋,不可破,除非兄长同意交还广陵,不过这样也好,兄长自立后,有一盟友同拒袁术,也可分担一些压力,况且袁术眼下兵粮已是不多,广陵暂时当可无事。

    眼下,可令程、黄两位老将军即刻率军驻守淮陵、徐县二地,而后遣使去下邳与刘备结盟,同抗袁军。”

    孙策听罢,起身拔出佩剑,将桌案一劈两半,对诸将沉声喝道“想我孙家,父子两代为袁术甘当前驱,攻城略地,多建功勋,我父也因袁术之命而身陨,但多年来,袁术有功不赏,今又出尔反尔,我意已决,揭竿而起,占广陵郡以成大业,诸君可否相助?”

    诸将齐齐拜倒,喝道“愿追随主公,效犬马之劳。”

    “袁公,孙策若一旦反叛,必夺睢陵、徐县二地,当务之急,不如命人率军速速驻守此二城,以免不测。”阎象建议道

    “嗯,不错,传我军令,命乐就、李丰二将各引兵一万,驻守淮陵、徐县,倘若孙策真的反叛,另他二人不可妄动,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袁术沉声喝道

    随后又问阎象“倘若孙策无有异心,我们真要和刘备置换两地?”

    “无论换与不换皆对袁公有利,不仅以此试探孙策之心,还可收回孙策的军权,彭城诸地与淮南相近,较之广陵易于治理。”

    阎象笑道

    “但愿孙策无有反心,此子是员勇将,失了倒是可惜。”袁术叹道

    阎象伫立一旁,默然无语,心中暗道“孙策反心除了袁术,恐怕世人皆知,此时还妄想其死忠?

    刘备倒是帮了个大忙,此毒瘤越早祛除越好,以免日后突然倒戈,令己方措手不及的好。”

    乐就、李丰接到军令后,便率军直奔淮陵、徐县。

    二人往日间早已对孙策心有嫉恨,小小年纪持勇而为,向来对诸将不甚尊敬,这次孙策反叛已是板上钉钉,到时定要将其擒杀。

    二人领军仅仅用了五日便赶到了徐县,在城下二里外扎下营盘。

    此时的徐县早已经被程普夺下,听探子回报,知道袁术已经兵将前来,便唤来副将商议。

    副将建议道“趁来人还不知详情,将军不如诈降,诱其入城至县衙,诛杀乐、李二将。”

    程普细细琢磨一番,觉得此计可行,于是命副将留在衙内安排刀斧、弓弩手。

    自己身穿便服,连佩剑也不曾带,仅带上两名心腹亲卫趁夜出城,奔向袁军大营。

    乐就和李丰诸将还在大帐内商议如何夺城,便听兵卒禀报,营外程普将军求见。

    二人心中惊疑,对视一眼后,李丰问道“乐将军,这程普是孙坚旧部,对孙家一向忠心,他来此做甚?”

    “忠心?呵呵,兄弟啊,势穷之时,各奔东西,人之常情嘛。”乐就笑道,随后命人请来程普。

    程普一脸急色走进大帐,见乐就、李丰二人一脸傲慢的坐于主位,便抱拳说道“不想竟是乐,李二位将军前来,如此事情便好办了。”

    李丰眼睛一瞪,阴侧侧的问道“程老将军不在孙策身边,这么晚来见我二人,不知有何要事?”

    程普用眼打量了下两边诸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乐就冷笑一声,抬手挥退众人,待众人退出帐外后,对程普说道“老将军,现在可以说了吧。”

    程普凑近两步,低低的对二人说道“两位将军来的太是时候了,也许你们还不知,孙策因袁公欲要收回其太守之位,其纠结了人马,在广陵自立了,并命我率兵驻守徐县,想那孙策妄自尊大,平日间多有怠慢我等孙老将军旧部,还想以一郡之地,抗衡袁公,简直自不量力,想孙老将军何等英雄,竟生出此等逆子。”程普说着,露出一脸痛恨,惋惜之状。

    李丰、乐就二人听后相视一笑,乐就对程普笑道“老将军不肯同孙策同流合污,真是深明大义,日后我二人定会在袁公面前如实禀报此事,想来袁公定会重重赏赐将军的。”

    “哎,赏赐倒是不必,此事皆是孙策一人而为,只希望袁公到时莫要迁怒其他孙家之人,也算给孙老将军留个血脉了。”程普叹道

    乐就、李丰一直盯着程普,见程普言谈、神情皆不似作假,又见其一身素袍,连佩剑也不曾携带,便信了八分。

    李丰开口赞道“老将军仁义,放心好了,到时我二人也会助将军一同向袁公求情,不知城内军马多少,能否打开城门让大军进城。”

    程普点头说道“我来此,便是引二位入城的,而且来之前,将一众反叛之将诓骗到县衙吃酒,我趁其酒醉之时偷跑出来的,二位将军事不宜迟,当速速入城,而后带人去县衙擒拿一众叛将。”

    二人一听,心想“程普应该不是诈降,若是有诈,其身在军中岂有命在?”

    于是不敢耽搁,急忙披挂整齐,出了大帐,点起兵将随程普前往徐县。

    因为有程普在前引路,所以大军毫无阻拦的进了城。

    二人领军刚一入城,便急忙命军士进行换防,驻守城门。

    一切安排完以后,心中大石才落下,也完全信了程普。

    程普拍马到了二人近前,催促道“二位将军快随我去县衙,倘若令叛将知晓,后果不堪设想。”说完一拍马当先奔着县衙跑去。

    二人也知其中厉害,不敢怠慢,仅领着数十亲卫,在后紧紧跟随着程普,来到县衙。

    进了县衙后,程普从乐就亲兵手中讨来一柄腰刀,抬刀一指灯火明亮,嘈杂喧闹的大堂,对二人说道“叛将就在里面。”话落,当先冲进大堂。

    二人见状,扯出兵刃,领人向大堂冲去。

    二人刚冲到大门处,迎面便是一阵箭雨射来。

    猝不及防之下李丰当场被射死,乐就也身中两箭,大惊失色,顿时醒悟过来,中了计,也来不及怒骂程普了,连忙一边拨打弩箭,一边领着亲卫向后退去。

    这时从院内两侧墙根处以及县衙大门外,涌出百名刀斧手,不由分说,低喝一声,冲向乐就等人。

    可怜乐就空有两万大军在城内,但此时身边却仅有二十来人,怎敌得过如狼似虎的百名刀斧手,不到暂茶工夫,便尽数杀死,乐就本人也被乱刀剁成肉泥。

    程普与副将这时才从堂内走出,看了眼地上的死尸,命人找出乐就、李丰二人的头颅,点起兵将赶向城门。

    城门处的袁军还不知乐、李二人已死,当见到程普领军,将袁军围在当中时,方才看到乐、李二人头颅。

    无奈下遂弃械投降,鲜有反抗者,程普将一众降卒打散在军中后,连夜派出信使将军报送往孙策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