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赵王鼓瑟的现代版


本站公告

    东洋民众见王庸竟然走上前致辞,不由一脸的不满。

    “千叶大师怎么能让这个家伙首先致辞呢?他根本不配!”

    “就是,他算什么东西?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在东洋民族的大祭上致辞!滚下去,支那狗!”

    “千叶真昔老糊涂了?竟然让一个支那人代表东洋致辞?”

    “我说你们几位骂人之前能不能动动脑子?知道什么叫做‘万国来朝’吗?以前咱们东洋是华夏的附庸国,每次都要远涉重洋去华夏朝拜。现在呢?反了过来!王庸就是华夏的代表,他现在代表华夏来到了咱们东洋朝拜,还要为咱们东洋的芝樱祭致辞!到底谁吃亏谁占便宜,你们真的不明白?”

    “哦,我懂了!这不就是‘赵王为秦王鼓瑟’的现代版吗?”有个东洋人恍然大悟道。

    经过他这么一说,刚刚还抱怨的东洋民众全都眼睛一亮,哈哈大笑起来。

    华夏春秋战国时代,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因为秦王势大,秦王在宴会上提出让赵王鼓瑟一曲。赵王不敢不从,只能被迫为秦王鼓瑟,地位登时矮了一截。

    要不是蔺相如以命威胁,迫使秦王也击缶数下,赵王的面子就丢尽了。

    而千叶真昔让王庸致辞,也是这个用意。

    千叶真昔就是秦王,王庸则是赵王。

    关键是,成了赵王的王庸似乎浑然不觉,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件屈辱的事情!

    这一幕通过摄像机转播出去,放映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

    华夏民众又气又怒:“东洋人太不是东西了!这么做分明是侮辱王老师!王老师是不是傻?为什么要答应?”

    南韩民众则情绪有点复杂:“王庸似乎被千叶真昔阴到了。可是比起王庸来,我更讨厌千叶真昔,更讨厌东洋人。祈祷王庸快点发觉吧,不然东洋矮子一定又要嚣张起来了。”

    美国收看的观众也不少,他们对于东亚文明圈的这种打机锋式的行为明显反应慢半拍。如果不是cnn主持人艾登解释,美国观众根本就没意识到这简单的致辞里面,存在着怎么样的明争暗斗。

    “唔,亚洲人果然都很会耍心机。要是换成咱们美国人,估计中了招还得感谢别人给这么一个机会。想想就可怕。”

    “是啊,幸亏出丑的人是这个王庸。我想这个时候华夏人的脸色一定很好看,他们可是最受不了被人羞辱的!哈哈……”

    现场也来了一群华夏游客。

    他们焦急的提醒王庸:“王老师别接受啊!他们这是在羞辱咱们啊!”

    可王庸充耳未闻,依旧稳稳站在祭台的正前方,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

    台下,东洋观众已经笑开了花。

    不少人拿出手机对着王庸拍摄,准备把这精彩的一段录制下来。

    几个东洋官员也是隐含笑意,满怀期待的看着王庸。

    “王老师,可以开始了。”千叶真昔提醒王庸道。

    王庸点点头,清清嗓子,声音蓦然提高一个言,标准的古祭词格式。

    别说是东洋民众了,就连华夏民众都听得有点懵。

    “咳咳,王老师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哪位大神给解释一下?”

    “别说整句了,我连单个字都没听懂,这要是有个字幕就好了。”

    “得,慢慢听吧,总有听懂的不是?”

    可接下来王庸又念的几句,却是比前几句更晦涩,全程下来,华夏民族只听懂了两个字——汉奸!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

    王庸念得并不快,咬字缓慢而清晰,整段下来,耗时数分钟。

    直到最后两个字“尚飨”落下,一干人才大梦初醒一般,意识到祭词结束了。

    只是,王庸到底念了些什么?

    没人知道。

    幸好这个年代科技足够发达,一个留学生拿出手机将记住的几个字输入进搜索引擎,下一秒,祭文的原文就整篇跳了出来。

    留学生仅仅看了一眼这篇祭文的题目,就惊叫一声,手腕一抖,差点把手机摔落在地。(83中文网 .83zw.)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