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禾角之殇


本站公告

    荀子曾经说过,人性本恶,唯以道德条例引导之,才能异行从善,这句话说得很对,但在战争的年代里,却显得是那么的悲哀与无奈。

    战争是一种手段,人类前进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显得那么的沉重,让人难以接受,禾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哪里曾经是六朝的古都,也是国民政府定义下的国民首都,无论是从人文,还是从历史,是财富还是内涵,都有着极厚的沉淀,这样一个原本应该享尽尊荣的城市,此刻,真在鬼子的蹂躏之下,变得体无完肤。

    人,一旦没有了约束,他就不能被称为一个完整的人,甚至连人也算不上,此刻的鬼子,就是这样一群腌臜的存在,他们怀着极大的征服感踏上这片土地,在以共荣的口号下,带来的是肆意的屠杀与掠夺,特别是在遭遇顽强抵抗之后,那种内心的愤怒完全的释放到了平民百姓的身上,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姚太平不敢去想象。

    在所谓少部分的人驱使下,一大群人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别人的国土上,凭借着所谓的武力,干着那些反人类的勾当,很多的人被铅丝捆绑着,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江河之中,更令人发指者,那些发生在紫金山下的杀人比赛,这一种以杀害同类进行娱乐的比赛,恐怕在整个生物界,也只有鬼子能够干地出来。

    在鬼子占领禾角后的一个月内,全城就强奸或事件,就发生了两万余起,无论是少女还是老妇,都难以逃脱魔爪,更甚的是,许多的妇女在遭到**上的之后,又遭遇到枪杀,毁尸之类的二次迫害,其状况,算得上是惨不忍睹,而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遇物即抢,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的繁华区域,更是大火连天,整整烧了几日不息,这一段时间里,全市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的民居住宅,商店,机关,仓库码头,都被洗劫一空,正的是劫后的禾角,满目尽是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

    在民族经历这一场血泪劫难的同时,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规模的掠夺,就从有据可查的方面可以得知,这一段时间,鬼子派出了大量的特供人员,士兵和苦工,进行搜寻,掠夺,搬运等工作,一个月的时间内,几乎每天搬走的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八十八多万册,超过了鬼子当时国内最大的图书馆八十五万册的存书量。

    总之,禾角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战后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是如此记录下这一段历史的:“那时,禾角这个城市,就一直被一群野蛮人放纵似的侮辱着,他们单独的,亦或者是二,三人组合为一个小集团,在全市之中不停的游荡,不分时间的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等卑劣的行径,终至禾角的大街小巷都横陈着被害者的尸体,江边的流水也被染成了赤红色,城内外所有的河渠,沟壑之间,无不被尸体所填满。

    据不完全统计,最终死在那一场屠杀的总人数,超过了三十五万,算得上是历史中,屠杀平民之最

    这是姚太平第一次感到心痛,虽然那些人,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而且禾角与坝上之间相隔甚远,但不停增长的人数,那些间断性传来的屠杀后的惨景,让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汉子感到内心的恐惧,他开始明白,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要,也要和所谓的鬼子对抗,这些就是理由,今天是禾角人,明天很有可能就是坝上,你认为和自己无关,但别人却不一定就会放过你

    原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子过得十分的艰难痛楚,和多人对鬼子的到来,甚至于对他们所提出的口号,还持有观望的态度,毕竟,普通的百姓才不管这个国家到底谁说了算,只要能够平淡的活下去,饿不死就行,但现在,他们这样的想法,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和无奈,在艰难的活与活不下去之间,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前者,说起来,这个选择,姚太平还从他端的父亲那里学到过,人只有活着,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都不能活下去了的话,那么,就和这些让自己活不下去的贱人们拼了吧

    学生们的举动最为疯狂,自从国民政府迁都坝上之后,这些人,基本上每天都会出现在政府的大门前,吼着他们的口号,高呼着要赶走鬼子之类的话。说起这个,姚太平只得淡淡的摇头,他不知道他们做的对还是错,先不说这样的行为到底有没有用,至少这些人的心,一点都不麻木,但在姚太平的眼中,却显得十分的懦弱,若不是昆凌也混迹在其中,说不定,姚太平还会离得远远的,他的心里面,哪怕是到了现在,都还有一个奇特的想法,那就是离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远点,书中有言,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就是内心的真实写照

    世道太乱,姚太平能够攒下的钱,并不多,好在挑儿帮中,会有一些莫名其妙额收入,当然,这个钱到底从什么地方来的,他可是完全回答不上了,既然弄不清的事情,又何必去想,反正,先应付一天是一天,世道不好的时候,成群结派算得上是最好的生存方式,所以这些人,都牢牢的团结在姚太平的身侧,许多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完全不适合去领导他人的人,但同时,这些人也知道,这个位置,还就只能由这么一个年轻人来当

    势力太过于强大,终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特别是眼下,国民政府迁都到了坝上,他呢,原本一个小挑儿,转眼间成为了坝上最叱诧风云的少年豪杰之一,想起这几个字的时候,姚太平心里面不由自主的觉得好笑,无论如何,政府都希望,民间的势力不要太大,但如果这个势力和自己是一边的话,那么也就无所谓了,自然是越大越好,或许,这就是fèng国章送来请柬的原因吧,不然,以他的身份之尊贵,又岂会做出这一番的举动来

    姚太平是把fèng国章当朋友在对待,可在对方的眼里,自己也许就是一文不值,他用了极大的力气,才将那封请柬完全的撕成粉碎,跑散在空间类的

    碎纸看上去有点像偏偏起舞的蝴蝶一般,在姚太平的眼前,缓缓的飞舞开来,他不知道,此时fèng国章会和昆凌说些什么,对于姚太平来说,她有神秘感,他也有,这样的两个人,一个环绕在自己的周围,一个避而不见,这样的情况,想起来都觉得十分的好笑。

    虽说是如此,但姚太平的心中,还是有一丝的不放心,她作为一个女孩子,在这样的情景下,会不会出现什么岔子,所以,张文殊才会跟着昆凌一起去,这说起来,还算得上是一个男人的百般恳求所换来的结果。

    姚太平没能准时的出现在请柬里的地点,这到让fèng国章有些诧异,他虽然和他,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这个男人,fèng国章的心中还是十分认同的,所以,他才会来找他,其实,说透彻一点的话,就是想把姚太平变成所谓的自己人,国民政府迁都到此,自然有种人生地不熟的感觉,所以才需要一个人,这个人,不但要各方面出彩,更重要的是,他要在坝上有自己的势力,这样才能方便驾驭,而显然,姚太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算命的人曾经对还是孩提般大小的姚太平说过:你这个人,虽然没有太大的本事,但是日后获得的名望,却要大幅度超越其所存在的本质,也就是说,也许,你自己本来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但却会在别人的眼里不经意间看来,变得很不可思议,从而,改变着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姚太平几句话劝住了寻死的昆山,一颗热心,救下了倒在血泊里的fèng国章,恍惚之间,成为了偌大个挑儿帮名义上的帮主

    事实无常多变化,这或许就是人们口中最常用的命吧,只是,有些事情,沾上了,就在也改变不了了,姚太平此刻正走在江边上,透过江水,他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倒影,那张原本应该十分熟悉的脸,现在,早已经变得十分的陌生,是啊。时间到了。心境,自然也就变了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