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岁月中的得失


本站公告

    姚太平虽然没有说任何的话,只是静静的站在昆凌的身边,但这已经是一种最好的安慰,痛苦往往并不是最值得害怕的事情,因为,有着人,会在你的身边,陪着你度过这一段难熬的岁月,而真正最可怕的是,那种绝望的孤寂之感。

    外面的雨下得很大,渐渐的掩盖了这个女孩轻微的哭泣声,她就这样躺在姚太平的怀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了梦乡,在他的身边,小天宝也席卷在地下,依靠着,沉沉的睡了过去,姚太平虽然觉得这样的姿势很难受,但是他却不太愿意挪动分毫,不只是害怕那些轻微的抖动会惊醒这两个女孩,更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丝丝小幸福,让这个少年觉得很满足。

    三人就这样坚持到了天明,被雨冲刷过后的空气之中,夹杂着一丝属于大自然的气息,有着绿叶的清香,有着泥土之中散发的纯真,还有,总之是一些莫名其妙说不清楚的感觉,交织在彼此的内心,当然,这些对于天宝来说,却还不如肚子里面传来的饥饿感更为真实,姚太平去做了早饭,他虽然已经疲于移动,整个身体有一半的部位开始发麻,但这总比让昆凌去做要好上许多,昆凌站在院子里,看着四下有些空荡荡的阁楼,和那天空之中洒下的和煦阳光,她的内心,也开始准备着未来的生活,而天宝就屁颠屁颠的跟着姚太平的身后,她可不管这些,因为,从那口大锅之中传来的香味实在是太诱人。

    那顿早餐,姚太平做的很认真,生怕做得有丝毫的难吃,说起内心的感受,这一刻,他感到很愉悦,一个人,只要真正的发泄出来,她内心所压抑已久的事情,那么,接下来的路,就一定会慢慢的变得好走起来,而这一刻,眼前的这个女孩,应该在人生路上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那一餐,昆凌的确吃了很多,自从知道了张静去世的消息后,她着实有好几顿没能好好的吃过饭了,更何况,姚太平的手艺,在她看来,向来是不错的,无论是从味道还是外观,都没有太多不和谐的地方,仔细想想,这或许就是一种天分吧,就算是在难看的食材,只要没坏,他总有办法把它们变成一道道的美味。

    张静虽然去了抗战后方,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她毕竟还没有毕业,所以本质上,还算是学校的学生,更何况,在这样的时期里,这算得上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虽然在谈论它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弥漫在其中,所以,学校很浓重的为这个女孩布置了一场追悼会,那一天,天空中,除了白云之外,没有一丝繁杂的颜色,几乎所有的在校生都出了席,在他们的身后,还站着许许多多自发前来吊念的市民,那一篇祭词是出自张事先的手,他本就是这个学校最富盛名的学者,那文章,自然是写的十分的慷慨激昂,听起来,让人内心说不出的豪迈澎湃,昆凌在读的时候,眼角上夹杂着泪花,但是她的声音却是十分的悲壮与嘹亮,她知道,这一刻,眼前的这些人,都将用自己内心做最真挚的祈祷,祝福那个在天国的女孩,一路走好。

    姚太平自然也夹杂在人群之中,他的心里面,总觉得有一些的异样,这是来给朋友送行的,原本应该悲伤的心,却怎么也品不出一丝的感伤来,那个夜晚,这个少年人想了很久,他开始审视自己的一生,却发现,仅仅只用平淡那个字,就可以囊括所有的一切,父亲曾经告诉他,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抱负,有多么辉煌的理想,前提是必须自己得活着,而人活着,就得吃饭,他知道,这前半句,肯定是自己那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子,从那个读书人哪里听来的,而最后的那句吃饭,才算得上是他的原话,昆凌也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要毫无尊严的活着,那么,还不妨勇敢的为追求自己的信念而死去,这些话到底谁错谁对,姚太平的心中没有谱,但眼下,似乎变得更加迷茫了起来。

    谁对谁错,这并不是一个好问题,每当遇到这种想不通的事情时,姚太平总会把它往后放,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又或许,让它在自己的脑海之中,缓缓的模糊,被遗忘,直到最后想不起来的那一刻,但这一次,似乎较了真,很多个夜晚自己都会被那张模糊的脸所惊醒,他并不是害怕,而是挥之不去,他知道,这一次,自己是动了心念了。

    在这期间,还有人来找他谈过话,询问了一些张静的过去,他不知道该如何去描述,挂在嘴边最多的两个字,无非是热情,是啊,她的确是一个热情的女孩,至少,此时穿在天宝身上的衣服,还有好几件是出自她的手,那个一直要天宝叫她干妈的女孩,也只要在离开这个世间之后,才得以如愿以偿,来人是想为她写个什么传记之类的东西,这让姚太平明白,原来,那些记录在书上的人物,并不见得一定都要是什么大人物,他们也可能就是一个时常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小市民。

    历史会教会人许多的东西,这一点,就如同经历过的事一样,只有这样,才会慢慢学会成长,昆凌还是在做自己认定的事情,只是从那一段时间之后,姚太平在也没有阻止过她的言语,因为,他也不知道,原本自己所谓的坚持和保护,到底是对还是错?又或许,如果接下来的她将会是一朵即将盛开的莲朵,那么,自己也安心,也情愿,去做那陪伴在身侧的莲叶,即使不能,做上一堆的淤泥,也是很不错的抉择。

    姚太平开始学着去认识字,因为,他觉得,只要认识了字,自己才能看得懂书,这个国度,存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只有书籍才能完完全全的将它们记住,而自己心中的疑惑,那些所谓的大道理,都蕴藏在这一页一页泛着黄色的纸页之中,虽然,这对于他来说,做这样的一件事情,远比那些扛扛抬抬的粗重活做起来更加的痛苦,但只要心中有了那么一种意志,其实这个天底下,又还会剩下多少的难事呢?

    这一回,昆凌真正的做起了老师,她虽然做惯了学生,但是在面对这姚太平和小天宝时,她这个老师,还是做得有模有样的,但在两者之间,教会一个孩子,反而是一件更加容易的事情,虽然姚太平一直在反对昆凌这种先入为主的看法,但是事实上,两人所展现出来的画面,却毫无疑问的讽刺了他一把,那个时候,姚太平才知道,有的时

    候,岁月不仅仅是一种沉淀,教会了自己许多的东西,却也在无声无息之间,从自己的身上,带走了那些原本最美好的一切。

    春天这两个字,在坝上是十分的短暂而且难以把握住的,就像那消散的冷风转眼之间就变得炎热了起来,但今年的天,却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时节,如果说,普通的人,还能有安适的时光的话,那么,就一定是对这个国度位于西南的人来说的,就在张静去世过后不久的一天,一个更加悲伤的消息传遍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天,算得上是国仇日,开春之后,坚持了数月之久的龙昌保卫战,最终,还是以国民政府的失败而最终落下了帷幕,但这毕竟算不上最坏的消息,因为它毕竟比原本预计的时候,推迟了好多个日起日落。

    龙昌的失守,鬼子的长枪就算放到了禾角的大门处,哪里是国民政府所在地,而眼下,鬼子的军队也在做短暂的休整,毕竟,这一场持续了数月的大战,也消耗了他们太多的元气,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在短暂的和平之后,禾角这座城,将面临数百年来最为严重的考验,暂且不论能不能保得住,眼下就有一件最值得国民思考的事情摆在了所有人的眼前,那就是迁都,因为,禾角这个城市,并没有太多的艰难险阻,高山屏障可以利用,如果侵略者本身不发生太大的变故,这里就注定,将会变成下一片火海,而且与龙昌坚守数月想比,这里所能存在的时间,自然要短上许多,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只在转瞬的几天光景,所以,迁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要都迁了,那么禾角的沦陷,也就不能成为象征国家灭亡的象征,政府还在抵抗,那么国民才会有希望,只是眼下,东北,东南,都已经成为了敌人手中之物,都要迁到什么地方,这才是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情。

    [小说网,!]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