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四章 老于掌柜收“破烂”


本站公告

    作为帝都一位民间传奇收藏家,老于掌柜极具前沿意识。

    凭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坚忍不拔的意志,他打破陈旧观念束缚的勇气和胆魄,成功地收藏和保护了一大批艺术性强、研究价值高的艺术珍品,创造了帝都收藏界的奇迹。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老于掌柜虽然有过辉煌,但也遇到过不少看走眼的时候,我曾经帮过他,所以这些事儿,他也给我说过了,现在我说给你们听听,就算是给你们提个醒吧。”

    张天元看了看地图,距离洛杉矶还有一段时间,不如多教两个徒弟一点东西。

    枯燥乏味的学术讲解,怕是很难被他们接受。

    倒不如讲点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他们或许反而更容易接受。

    在搞收藏的过程罗不尽,但冲动来了,单想机会难得,不可错过,就只会往好处想,那时判断力紊乱,一不小心便吃亏上当了。

    当然,机遇有时的确会突然降临,过分的克制、犹疑,可能会使你与心爱的宝贝擦肩而过,留下永久的遗憾。

    因此,对于一个出色的收藏爱好者来说,要让你在收藏的过程中不留或少留遗憾,你就必须要有一个有着大量知识储备而又遇事冷静的头脑。

    因为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收藏分为四个层次:一藏、二赏、三玩、四鉴,多了要好,好了要懂,还要有将所得传给后世不至埋没的心气,所以最终收藏能达上境的,多为有钱的雅人。

    而帝都数万多名收藏爱好者,分为三种类型:10%的只收藏不出卖,属于“纯粹收藏”;

    20%的留好的,淘汰不喜欢的,属于“以收藏养收藏”;

    70%的以倒买倒卖为生,属于“文物贩子”。

    老于掌柜出版过几本书,有一些稿费收入,但毕竟是工薪阶层,只能做“第二种人”。

    2004年,老于掌柜好不容易捡了一回漏——花了1600元,从浠水县的淘到了战国时期的一只龙形玉佩。

    经专家鉴定,这只玉佩最少价值6万万元。

    他乐不可滋,一有时间就将玉佩拿出来把玩。

    玉与人是互相滋养的,把玩玉器是赏玉人爱玉崇玉的一种表现,是人们对玉的一种爱不释手恋恋不舍的情怀。

    在各式各样的古董中,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是颇有意味的,仅仅静寂地摆着,老于掌柜仿佛能听见其背后隐隐扬起的远古战乱年代的喧嚣声。

    战国年代,天下大乱,诸侯国之间力量消长,生生灭灭,个体生命前所未有的自由、率性和侠气,整个社会的生态处在极度动荡之中。

    龙形玉佩,龙头上唇长翘,下唇短缩,张口吐舌,回首恣肆,龙身虬曲蜿蜒,雕刻流线遒劲有力,正象征着那种充满血腥的原始生命力在荒原上东奔西突。

    龙形玉佩,正是这种张狂冲突动态生态的瞬间凝固。它仿佛向世界宣言:我没有回忆,也没有未来,我只活在激烈的当下!

    一天,一位祖籍黄梅、家住黄州的复退军人来找老于掌柜。

    老于掌柜见了这位老朋友格外高兴,当然少不了要让朋友分享他捡漏的喜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