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零章 被骗的辛酸(二)


本站公告

    前年下半年,张天元的朋友在网上发现一家专门做古玩上发现一家既做文物鉴定、又搞文物经营的公司,也在上浦。

    从网上看,该公司有世界顶级的检测仪器,有最权威的鉴定专家团队,在国内有大范围的高端藏品买家,公司还可现金收购高端藏品。

    总之,比上浦那家说得还要好,于是决定登门拜访。

    上门后,业务员介绍:你的藏品先由我们公司的仪器进行鉴定,鉴定费3000元。

    鉴定前我们可以先签一个合同:

    你的藏品年代只要在清乾隆以上,3000元鉴定费全部退还,之后再谈收购;如果给出的价你不满意,我们还可以签委托代售合同,公司只收成交价的10%。

    他想,他的东西已经在帝都鉴定过了,不怕你再鉴定,于是签协议交款。

    殊不知第二天一看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鉴定报告上说:宋定窑印花斗笠碗,经鉴定为现代仿制品,并盖着公司公章,却没有任何专家签名盖章。

    见此情况,他对业务员说:你们不是有最权威的鉴定专家团队吗,请一个出来,我要与他对质。

    回答是:机器就是专家。

    看到这里,读者已经明白:

    这家公司实际上就是打着文物经营的晃子,专门以所谓的文物仪器鉴定骗钱的骗子公司。

    读者可以看穿,而张天元的朋友可是花了3000元才看穿了这个骗子公司。

    瓷器鉴定的关键,是要断定该瓷器的烧造年代。

    目前,任何一种仪器都无法准确断代。

    先说热释光:10多年前,人们首推热释光。

    后来人们发现,瓷器经过x光照射,再用热释光检测,新瓷也会变老瓷。

    所以,用热释检测瓷器年代根本不靠谱。

    再说碳14:凡有机物均含碳,但瓷器基本不含碳,加之碳14在文物断代上有较大误差,也不适合瓷器断代。

    现在广泛使用的是对瓷器进行化学元素分析,再将它与数据库中的真品进行对比,以此判定真赝。

    这个方法可靠吗?

    首先,谈数据库。

    以定窑为例,仅北宋时期定窑烧造就有近170年的历史,就单一窑口而言,如果10年取一个样本,它应该有17个。

    定窑是个系,如果有10个窑口,每个窑口所处的地方不同,原材料化学成分肯定有区别,所以,又应该有10个样本。

    因此,数据库若要全覆盖,它应该有170个样本。

    任何一家相关机构,有足够的藏品吗?

    而且,即使有上千件定窑器,如何能证明你全覆盖呢。

    随便挑一件定窑器,单一窑口,你如何判定它是第几个10年中生产的;

    众多窑口,你又如何判定它是哪个窑口生产的呢?

    所以,这就存在数据库数据缺失问题,一旦遇到送检品的比对数据缺失的情况,送检品就会被判为赝品。

    还有样本真伪问题,如果样本本身不可靠,那么它的数据就不可靠,以此数据来对比送检品,真品也会成赝品。

    所以,如果不结合传统鉴定方法,单以化学成分定生死,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在仪器鉴定方面,张天元这位朋友比较推崇瓷器釉质老化鉴定,虽然它的精度也不高,但它可以断然区分新瓷与老瓷,决不会把上千年的老瓷器判为现代仿品。

    言归正传。

    根据他上当受骗的经历,张天元体会到,收藏一定要多看多学,一定要自己懂,下定决心,用10年、20年让自己成为内行。

    不要轻信专家,尤其不要轻信那些良心缺失的专家,也不要轻信仪器。如果要转让藏品,对方让你先掏钱,一定先要捂紧自己的钱袋。

    这番话说出来,温蒂和李云璐小脸都变得煞白了。

    “不会吧,古玩行居然这么恐怖?那我们干脆不玩了吧。”

    她们两个明显是被吓住了。

    “恐怖不假,问题是要有行家带你们入门,就说温蒂吧,你那古玩店里就有几个靠谱的专家,所以问题不大,至于李云璐,你的情况我还不了解,所以不好多说什么。”

    张天元在古玩行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如果没有六字真诀和地气,只怕也会栽得很惨。

    所以他其实是并不太建议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随随便便去玩贵重古董的。

    有人带的话最好,没人带也要从小物件玩起。

    投资少,就算打眼,亏的也少。

    其实他这位朋友的经历,还不够全面,只能说是个人所见而已。

    “你们两个可知道,古玩行里有七大陷阱,这是入门的人必须得学的。”

    张天元问道。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