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暗涌


本站公告

    与江南温情的冬天相比,此刻中州京城已经是飞雪连天。

    京城三面环山,南临运河,宏伟的皇宫坐落在城中心,这皇宫旁一圈都是朝中重臣的府邸,住的都是王爷、宰相一类人物。吕王府便在这皇城东面一处胡同内,与周围的王府以及朝官的府邸相比显得鹤立鸡群,奢华之气校皇城亦是不遑多让。

    一骑在冰天雪地中急急奔入王府所在的胡同,在气派的朱红大门前勒住马辔,随着“律嘘嘘——”一声呵斥,马匹前蹄凌空,嘴巴呼出浓浓白气。

    一劲装大汉飞身下马,门口卫兵和他熟识,牵过马后告知:“王爷在书房,吩咐将军你到后不用通传,可直接到书房中见他。”

    府内戒备森严,巡逻兵士十人一组在各处巡曳。劲装大汉并未受到阻拦,他迅速穿过前院,到达东厢一间房前。门前四名侍卫立时jǐng觉,纷纷戒备,为首的喝问道:“谁!?”

    劲装大汉拨开头上帽兜答道:“是我,况忠怀。”

    侍卫看清来人样貌,伸手做了一个请势道:“原来是况将军,王爷等候已久,请进吧。”

    门“吱呀”一声打开,一片别样洞天顿时映入眼帘。

    与门外昏暗寒冷不同,房中暖意洋洋。地上铺就红sè毛料波斯毯,是皇帝御赐的贡品,厢房的主人看来对檀木情有独钟,大小家具都用上等黑檀制成,窗下着一炉香,烟气氤氲流转,室中更是熏人yù醉。

    吕王爷在尽头一张黑檀书案上,人微微靠在太师椅中,手捧一张折子,看得出神。直到来人轻咳一声,禀道:“王爷,我回来了。”

    吕王爷这才从神游太虚中醒来,放下折子,脸上爬上一些笑容,朝那况忠怀招招手道:“忠怀,你回来啦。”

    况忠怀行近躬身行礼道:“是,属下一到京城便马不停蹄来见王爷。”

    吕王爷终于舍得从太师椅中起身,他身材臃肿,面容富态,不知道是不是做王爷太过养尊处优,至于脸sè有些少见阳光的苍白,两鬓些许白发各梳成一缕,妥妥帖帖扎在发髻上。

    吕王爷走到况忠怀面前,伸手拍了拍自己属下的肩膀道:“辛苦了,黑石城之行可顺利?”

    况忠怀道:“幸不辱命。黑石城主索契已答应联手一事。”

    吕王爷点点头,在房中行了两步,缓缓问道:“他的条件是……”

    况忠怀道:“西北疆回和西南藏地归其所有。”

    吕王爷微微笑道:“那些都是寸草不生的苦寒之地,倒也无妨……”说完顿了一下,又道:“不过我如果大业能成,嘿嘿,我大军在手,还怕那几个流逐之人?事成之后,忠怀,本王绝不亏待于你,兵部尚书一职,非你莫属。”

    况忠怀忽然想起什么,问道:“王爷,今天府中似是增加了侍卫人数,这是为何?”

    吕王爷走到书案边,拿起一张折子丢在况忠怀面前道:“近来朝中暗涌四起,御史大夫曲直那老顽固,居然连参老夫三本,弹劾我在城郊征用农田修建别院之事。宰相汪桐那个老匹夫借机发难,对我是咄咄相逼,听说最近还罗织了一帮高手,意图对我不利。”

    况忠怀讶异道:“曲直与汪桐联手了?”

    吕王爷淡淡答道:“这倒不是,曲直这老顽固一向自诩清高,油盐不进,绝不会和汪桐老匹夫群而结党,但他一向多管闲事,此刻正是多事之秋,老夫不想让他节外生枝。”

    况忠怀道:“要不然,属下派人将这老顽固……”说到这里伸手在颈中一横。

    吕王爷微微一笑道:“不可。曲直两朝御史,在朝中颇有威望,民间口碑甚好,若不明不白死了,对我等反为不利……”想了一阵又道:“我那外甥小皇帝最近说要微服外游,两rì后便回京,到时我自有安排。你今夜暂且不要回府歇息,去替我办两件事……”

    窗外风雪愈急,漆黑空洞的天空仿佛一张恶兽的血盘大口,张牙舞爪要吞噬一切。

    皇宫东面,是中州朝廷的行政核心。这里的房屋并无豪华之气,但肃穆威严,高墙大院,门前石狮张牙瞪目,气派非常。

    一座大院门前,四名兵士冻得来回走动,不断搓手哈气。

    其中一名兵士埋怨道:“大冷天的要守门口,真要命了。”

    边上一个兵士同样哈气跺脚道:“是啊,还不是让曲大人给闹的,深更半夜还要加强人手,这种府兵就能胜任的事情居然让我们羽林军来做,真是杀鸡用牛刀。”

    一个貌似头领的兵士道:“还不是让城郊那案子给闹的,听说曲大人竟参了吕王爷,我看情况不妙,那吕王爷何等人物,上殿见了皇上都不用跪的人……”

    其他兵士附和道:“说的是,说的是。”

    一个年轻点的兵士问:“是什么人在这院子里?曲大人如此紧张,居然要调动我们羽林军了?”

    为首兵士道:“据说是证人,城郊一案的人证,都是些平头百姓。不过大伙儿今晚要放亮点招子,别松懈了,今晚我老是心神不宁,弄不好会出事。”

    街口隐约出现一个身影。雪越下越大,以至于这个身影也变得极不真实,一忽儿看见,一忽儿又不见。

    为首的羽林军兵士急急行前几步喝道:“什么人!”

    这一声断喝,吓坏了余下几名兵士,众人纷纷手按刀柄。门口两盏灯笼微弱的火光下,被抽出半截的刀寒光逼人。

    人影越行越近,越来越清晰。忽然,传来一慢四快的锣声“咚——咚!咚!咚!咚!”。那人开口了:“小心盗贼,提防火烛!”

    “咚——咚!咚!咚!咚!”又是一慢四快。

    “吁——”众兵士松了一口气,原来是打更的。

    为首兵士往回走了几步,忽然,一道亮光在脑海闪过!这府衙林立的皇城东区,从来不会出现打更的!他猛然调头,叫道:“戒备!”

    可惜,太迟了……

    他眼中看到最后的一幅景象是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还有那根打更用的槌子,不过已经穿透他身上坚逾jīng钢的盔甲,直直没入体内,只留出一小截。

    身后传来几声兵器出鞘的声音,但很快又消失,在这静悄悄的雪夜里,显得如此无力。兵士想扭头看看自己的同伴,不过连这点力气都没了。

    “扑”一声,他终于倒下,死了。

    两天后,已经停了半个月的早朝,终于又开了。

    自从小皇帝登基以来,这种早朝显得有点儿滑稽,往往是形式大于效果。小皇帝号圣德,十二岁时候,老皇帝忽然暴毙身亡,龙驭宾天,之后朝廷乱了一阵子,当时的国舅、江都府吕侯爷得了高人相助,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一些闹事的权臣大将忽然就死的死,消失的消失。

    在吕侯爷的āo持下,小皇帝圣德安安稳稳坐上了龙椅。吕侯爷也就成了吕王爷,还摄了政。摄政王吕王爷事必躬亲,勤勤恳恳,以至于小皇帝一直没什么可以管,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事情。所以,早朝基本就成了形式。

    今天仍旧一样,皇帝居然在龙椅上打起瞌睡来,大臣们在下头站了半晌,才发现主子居然在闭目养神。出于朝廷礼制,众人又不敢开口催促,只好木头一样傻不愣登的杵在那里。最后还是吕王爷实在看不过眼了,一边摇头叹气一边给边上的太监使眼sè,直到太监弯下身子在皇帝耳边轻轻唤了半天,才把圣德皇帝的瞌睡虫唤走。

    圣德皇帝如梦初醒,摸了一把嘴角的龙涎,看着一帮在下面不知所措的臣工们,显得有些尴尬,然后堆出点自嘲的笑意道:“哎呀……众卿家都到了啊?那就开始吧。”

    行了三拜九叩大礼的群臣刚刚站定,摄政王便越众而出禀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言辞虽恭敬,但气势却甚为傲然,哪有半分“微臣”的样子。

    圣德皇帝问道:"国舅爷有何事禀?"

    吕王爷道:“我要参御史大夫曲直,毁我清誉,谤我名声,无中生有,诽议重臣,请皇上治他腹诽口谤之罪。”

    圣德皇帝嗯了一声,面sè一肃道:“曲爱卿,可有此事?”

    曲直行出厅中,面sè苍白。昨天一早,就属下来报,说御史台府遭袭,一众人证失踪,证物也不翼而飞,负责守卫的羽林军全部丧命。现在他手里已经无任何筹码了,但弹劾吕王爷的奏折已经上了,覆水难收,只得听天由命了。他硬着头皮道:“皇上,微臣并非无故弹劾吕王爷,原本人证物证俱在,绝非空穴来风故意诽谤,那城东郊别院确系吕王爷强占良田所建,并无虚言。”

    吕王爷冷哼一声道:“分明就是诬蔑!曲直你可有证据?”说罢转向圣德皇帝道:“皇上,若他有证据,大可现在叫他呈上,若我吕禄有半分有违律法之实,就请按律处置。”

    圣德皇帝面无表情问道:“曲直,你可有实证?”

    曲直面sè越发苍白,答道:“原本有人证有物证,但前夜御史台遭袭……人证物证都……不见了……”群臣听到这里,纷纷低头议论。

    吕王爷得理不饶人,步步紧逼:“皇上,既查无实据,就请定他腹诽口谤之罪!”说罢从袖中抽出一张纸,说道:“我与中书省列位臣工都商议过了,腹诽口谤罪,按律当斩!请皇上准奏!”

    圣德皇帝眉头暗蹙,他明白吕禄素来与曲直不合,早已想铲除这颗眼中钉,这次是有备而来,连中书省的决议都写好了。但曲直为人刚正不阿,绝不会做一些捕风捉影狭私报复之事,想来御史台遭袭、人证物证失踪和那吕王爷定脱不了干系。可是,对于这个权倾朝野的吕王爷吕禄,自己又不好与他翻脸,无数念头一闪而过,他的眼睛在一众大臣中扫过,最后落在宰相汪桐身上。汪桐是两朝老臣,一向不服吕王爷的霸道,两人一向不睦,见皇帝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这位滑头老臣子自然心领神会。

    只见他踏前一步禀道:“回皇上,臣有话说。”

    圣德皇帝神情一松,点点头道:“汪爱卿,你有何话说?”

    汪桐不急不慢说道:“老臣认为仅凭这一事不能定曲直大人的罪。一则他身为御史,弹劾、监督众臣本是他的职责所在;二则即使弹劾有误,那也只能是轻微渎职,罪不至死。若皇上轻易就斩杀御史,以后何人敢进言弹劾?谁人敢冒死上谏?此风一开,则人人自危,吏治必乱,圣听必受阻碍。”

    圣德皇帝故作为难状道:“汪爱卿说得也是……可是曲直这厮却是甚为可恶,居然敢诬蔑摄政王。”

    吕王爷盯着汪桐,眼里要冒出火来,他知道再不用硬,必定功败垂成,急急又道:“皇上!切不可以恶小而纵之,若人人互相毁谤,个个见风就是雨,这臣工们还有什么心思替皇上分忧?我个人名誉事小,朝廷风气事大,此罪决不可饶,此风万不能长!请皇上准奏,定曲直死罪!”说罢竟然一跪不起,临跪前,他向边上的人打了一个眼sè。接着,呼啦啦地跪倒一片。

    圣德皇帝安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心底暗怒,但不便发作,佯作好言安慰道:“国舅爷,你这是何苦呢?”

    吕王爷头伏得更低了,作悲恸状道:“皇上,臣这是为社稷为中州天朝着想!绝无二心!”说到最后竟然呜呜抽泣起来。这一招,万试万灵。没有什么比为江山社稷更大的幌子了,江山是皇上的,社稷也是皇上的,我为你劳心劳力,我为你痛哭流涕,做皇上的当然就是体谅我的苦心了。吕王爷如果不做官,实在可以到戏楼里做个不错的花脸之类,水准极高,够专业。一会儿工夫,便哭得涕泪横流。

    圣德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声“老狐狸”,表面却佯装出左右为难的模样。

    汪桐见状趁热打铁又道:“曲直两朝为臣,先皇在位时一直侍奉至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皇太后下月将行五十大寿,此时斩杀大臣,恐有违祥和。”

    圣德心中暗暗嘉许,这汪桐果然是知情识趣之人,揣度圣意乃是一把好手,难怪先帝至今稳坐宰相之职。虽然心中另有所想,圣德面上依旧装出吃惊的表情,一拍自己脑门道:“哎呀!朕差点便忘了下月是母后大寿之期,这可真是为难……”

    片刻后,觉得戏份差不多了,圣德在龙椅上端正了身体,忽然斥责起曲直来:“曲直,你真是不识好歹!吕王爷乃我朝栋梁,怎么贪一点蝇头小利占那一点城郊之地,若他要,朕自会赐他!若不是看在母后下月要举行大寿庆典,我一定斩了你的狗头!这次就便宜你了。即rì起,革了你御史大夫之职,降为五品,贬至湖州任县令!”说罢摆摆手,叫道:“来人!把曲直带下去!”

    曲直跪倒在地,心知圣德有意保护自己,大呼:“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伏在地上的吕王爷,眼珠子滴溜溜地在转,心下犹豫不定,不知该不该起身才好。这面子,皇帝给得很足。若还是苦苦相逼,就算皇帝这里不给面子,自己那位皇太后姐姐的面子也总要给点;可就这么放过曲直,有的确是心有不甘,这一番费尽心思的安排,转眼就付诸东流了。

    汪桐冷冷道:“王爷,你长跪不起是何用意?难道对皇上有所不满?”

    吕王爷知道这光景若还是硬来恐怕是不成了,无奈之下终于抬起头来说道:“不敢!皇上宅心仁厚,对曲直网开一面,那是他的造化,微臣唯有遵命便是。”

    圣德皇帝见吕王爷松口,笑道:“国舅爷心胸广阔,实乃我朝大臣之楷模。城郊一事就到此为止,国舅爷委屈,朕自有补偿。”说完打了一个哈欠道:“朕困了,各位爱卿如无事启奏,就退朝吧。”

    吕王爷缓缓站起,转头望向曲直和汪桐,眼中满是怨毒,在脑海里已经拔刀将曲直和汪桐砍碎十多次了。心里暗暗恨道:“曲直老儿,我要你到不了湖州!”;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