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父教子过


本站公告

    

    

    没过两天,玉容在永和宫中一句话便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儿子做错了事,当阿玛的教导儿子天经地义,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康熙在乾清宫时而踱步徘徊,时而伫立窗前,时而倚榻沉思,时而发愣,时而叹息,时而微笑,时而黯然,细细咀嚼着这句话,竟整夜不寐。    是的,他差点忘了,他们都是他的儿子啊!他们是他生命的延续,他们的身上流着他的血,他们的五官带着他的影子,他们的言谈举止无一不以他为楷模……他怎么能忘了呢?他们是他的臣子,更是他的儿!    思绪倒流回放,康熙的脑海中不断的浮现昔日的片段:太子胤礽,他所敬重的赫舍里皇后用命换来的儿子,他生怕没娘的他受人白眼,亲自抚养教导不忍离弃半步,犹记得三藩之乱他御驾亲征,听到他病重的消息差点惊飞了魂,毫不犹豫快马回鸾,只为了能够好好照顾他;还有胤祉,他亲自给他讲解几何,教他画图;胤禛,他亲手教他练字;胤祐,身有残疾腿脚不便,他鼓励他不可自暴自弃,弃武从文同样能有所成就;胤禩,从小待人谦和,事父至孝,常常受到他的褒奖;胤禟胤俄一个狡黠调皮一个耿直憨厚没少惹祸,叫他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他给他们请天底下最好的名儒学士;为强身健体文武双全,他教习他们骑马射箭打布库;为增加阅历磨练才能,他带着他们游历大江南北探访民情、视察河工水患;为培养勇气锻炼魄力,他组织他们狩猎下围场……他以一个父亲的立场,尽了最大的心思来教导他们、培养他们、锻炼他们,是为了让他们成才,成为人人称赞、让他引以为傲的好儿子!他万万也没有料到,他们个个能干,个个出色,个个都能独当一面,结果却是拉帮结派,兄弟相残,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反而让他操碎了心!    他还记得他第一次带着他们下围场,他们兄弟又兴奋又害怕,一个个紧张得小脸通红,年纪稍大的胤缇胤礽拍着胸脯安慰弟弟们,说会好好保护他们,尽管随行有不少侍卫,可是弟弟们似乎更信任哥哥,纷纷打马紧跟在哥哥身后。在大哥的指挥下,他们用手中的小弓小箭居然合力围射了一头咆哮凶猛的黑熊,令他骄傲得两眼放光仰天大笑,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都变了,悄无声息的变着,渐行渐散。他们手中的利箭瞄准的不再是才狼虎豹,而是作为兄弟的彼此!或许,他早已察觉,只是不愿意承认,他以为可以一直这么维持下去,可是终究,他视为最残酷的现实终于变成现实,勒令他睁开眼清清楚楚的看着,令他再也无从逃避!    康熙深深的叹了口气,颓然靠在明黄厚缎的龙椅上,仿佛苍老了许多,往日自信炯炯的目光多了几许沧桑沉痛和无可奈何。对付敌人,哪怕比他厉害十倍百倍的敌人,他也从来不会惊慌、不会失了分寸,反而斗志昂扬越战越勇,可面对自己的骨血,他茫然了!那种又爱又恨、疼之深恨之切的双重情绪如滚沸的油煎熬着他,令他寝食难安,彻夜难眠!    第二天,康熙突然下了道很奇怪的谕旨,传四侧福晋钮祜禄氏入宫侍疾。这道古怪的谕旨给慢慢平静的湖面又投了一块顽石,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四贝勒府,纷纷揣测康熙的用意。那拉氏与玉容亦暗暗纳罕,二人计较一番,始终琢磨不透康熙的意思,只好打定主意谨言慎行,以不变应万变。    玉容挑了件秋香色软绸阔袖滚回字兰花纹斜襟旗袍,同色花盆底鞋子,头上只斜簪着几点拇指大小的点翠簪花,尽量显得低调柔和而不失体统。    到了乾清宫,康熙正在摆弄围棋,见了她淡淡一笑,招招手道:“玉容丫头,过来陪朕下一局如何?”    玉容答应上前,陪笑道:“奴婢下得不好,皇阿玛可别笑话!”    “怎么会?”康熙瞅了她一眼,呵呵笑道:“老十三可是同朕说过,你的棋艺比起老四——”顺口提到囚禁的两个儿子,康熙轻轻咳了两下不再说下去。    玉容也不敢提,便站在棋桌另一端拈棋落子,康熙指了指对面的小凳子,她方才微笑着谢恩斜身坐了。    一时两人都不说话,只有轻轻的“啪、啪”落子的微响,玉容有些心不在焉魂不守舍,虽强自镇定着也免不了走神,忽听得康熙哈哈大笑起来,道:“我说玉容丫头,朕想不通,老十三怎么会夸你的棋艺呢?你自己瞧瞧,你都下到哪了!”    玉容一惊,定睛细看,稀里糊涂的自投罗网,损失了半壁地盘,已成败局之势。她肩头微微一耸,起身笑道:“奴婢棋艺本就稀松,哪里是万岁爷的敌手!”    康熙手一甩丢下手中的棋子,起身踱至软榻前坐下,端起明黄团龙纹茶碗,笑道:“既是输了,是要受罚的,你说说,朕罚你点什么好呢?”    玉容愣住了,心里狐疑下棋前他有没有这么说过。她回过神来,为难道:“奴婢,奴婢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啊!”    康熙冷眼瞧着她受窘为难的模样,忍不住又是一阵大笑,饮了口茶,沉吟道:“你给朕煲一碗汤,清淡点的,如何?哎,不过你得亲自动手,一点也不许假手他人!”    玉容松了口气,忙笑道:“是,奴婢这就去厨房,不,御膳房!”    康熙微微一笑,挥手道:“去,李德全,你领她过去!”    李德全忙“嗻!”的一声,领着玉容躬身退出,一路上捡康熙饮食喜好细细说了一遍。玉容一边走着一边听着,猛然身子一颤:她偶尔也给胤禛煲汤,难道康熙连这个也知道所以也叫她煲汤,他的消息还真够细致……    玉容厨艺也就称得上较好的家庭主妇,这还多半是穿过来之后没事干锻炼出来的,无及多想,她便简单的弄了个山药炖排骨。做好之后,李德全揭开砂锅盖子一看,只见暗黄褐色透明的清汤中,几块暗红的猪小排、象牙白的山药块,点缀着七八颗殷红的枸杞子,一眼到底,一目了然。    李德全傻眼了,结结巴巴指着道:“四,四侧福晋,这,这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啊?这可是御膳啊,这么简单成何体统嘛!”    玉容笑嘻嘻道:“李谙达,万岁爷要用御膳还轮得着我动手吗?这么多的御厨都候着呢!你老把这看成是儿媳妇孝敬公公的,不就成了?”    李德全嘴动了动没言语,寻思好一会才咬着牙苦笑道:“四侧福晋说的也有理,来人——”    “李谙达,”玉容将砂锅放到大红漆盘上,转身笑道:“万岁可是吩咐了不许假手他人的,我自己端着就可以了!”    李德全呵呵一笑,一拍脑袋道:“瞧瞧老奴!还是侧福晋记性好,您可得小心哪,烫着不是玩的!”    “多谢谙达提醒!”玉容笑着端起漆盘,与李德全一起回乾清宫。    康熙喝了一大半,又吃了几片山药,向玉容笑道:“丫头的手艺还不错,味足而不重,鲜而不寡,也够清淡!”    “皇阿玛过奖了,您不嫌弃,就是奴婢的荣幸了!”玉容总算放下了心。    “朕还是头一次喝到儿媳妇亲手煲的汤啊!”康熙说着不甚感慨的样子,瞧了玉容一眼,脸上泛起一丝笑容,道:“,你想要点什么赏!想要什么你尽管开口!”    玉容被康熙一会要罚一会要赏弄得犹自晕头转向,不及细细思量之间,哪敢要什么赏赐?她忙笑道:“侍奉皇阿玛是奴婢的本分,分内之事理所当然,岂敢讨赏?皇阿玛,您这么客气奴婢很是惭愧啊!”    康熙脸色十分温和,仰脸轻轻舒了口气,一边用碗盖轻轻拨着茶上的浮沫一边微笑道:“有道是君无戏言,只要你开口,不管什么朕都不会食言!朕极少向人许下这样的承诺,你可知自己错过了一次极好的机会?”他望了望玉容,剑眉一挑,半真半假笑道:“怎么?你难道不担心你们爷吗?你不求朕放了他?”    玉容心里吓了一跳,方才明白康熙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原来是故意给自己求情的机会。她暗自庆幸没有那么做,帝王心比女人心还海底针,天知道他是不是试探?她敛了敛心神,跪下垂首道:“皇阿玛乃一代明君,赏罚分明,奴婢不担心,只是,有点想念爷罢了!”    康熙听她连小儿女私心都老实说了出来,不禁莞尔。忽又问道:“丫头,你阿玛罚过你们兄妹吗?他怎么做的?”    玉容苦苦搜索着从小山处骗来的记忆,迟疑道:“奴婢先前调皮,时常挨骂的,阿玛有时候迁怒哥哥不管好奴婢,所以哥哥也时常挨训,有一次我们兄妹还在祠堂跪了一晚上呢!不过第二天阿玛就心疼了!”    康熙身子动了动,缓缓点头嗯了一声,许久方长叹一声,喃喃自语道:“心疼?哪个父母不是这样……儿女犯错容易管教,臣下犯错也好处罚,可他们既是儿又是臣,唉!赏罚分明,赏罚分明!这回朕还真是……罢了,丫头,你跪安!”康熙疲倦的靠了下去,挥挥手。    玉容忙答应着行礼退出,隐隐听到身后传来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李德全,传朕口谕……朕总不能……关他们一辈子……”    刚进四贝勒府,那拉氏身边的燕儿就把她请了过去。那拉氏端着杯子正要喝茶,见了她,茶也顾不上喝了,忙问怎么样?玉容摇摇头,苦笑道:“姐姐您太看得起妹妹了,万岁跟前妹妹哪敢说什么?万岁的心思妹妹也不敢妄加揣测。妹妹有些累了,求姐姐容妹妹告退!”    那拉氏皱皱眉,被她滴水不漏的话回得有些不悦,也不好说什么,勉强笑道:“妹妹今日辛苦了,就回去歇着!”    玉容不理她话中带刺,福了福身,一笑而去。    看着她走出院子,李氏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冷笑道:“姐姐,您瞧瞧她那轻狂样!见着了万岁也不说把握机会替爷求求情,说说好话,起码也该察言观色探探万岁的口风?她倒好,什么也不知道!真是没用!”    那拉氏不做声,只用眼角淡淡瞟了她一眼,心道:她没用?你当真以为她没探出万岁的意思吗?她若没用心去探,怎会疲惫?怎会只见疲惫不见惊慌?    李氏犹自唠叨不止,赵管家忽然跌跌撞撞跑进来,脸色苍白,语无伦次喘着气道:“福,福晋,宫里来人了,请福晋,接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