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总统合是孙文做(三)


本站公告

    “孙先生到了孙先生到了”1911年12月25日上午九点,孙文所乘英国籍邮轮“地湾夏号”自香港出发,经过四天,终于抵达了沪上,随着21响礼炮响彻天空,孙文的身影也慢慢出现在了望眼欲穿的众人视线当中,码头上冒着细雨苦苦守候的人们,顿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

    轮船靠岸之后,黄兴、宋教仁、汪兆铭和陈其美等人,立即走上了轮船,欢迎孙先生的到来。

    “孙先生,您回国之后是否会立即组织中央政府?对于南北和谈您有什么看法?”当孙文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下船之后,守候已久的记者们立刻有人迫不及待地大声提问。

    孙文微微一笑,答道:“国家大事,文但凭国民公意,不敢存一毫私见若国民多数认定该当如何,文必定遵从,绝不违反。”

    孙文的回答立即引来一片喝彩和无数掌声。

    “孙先生,您这次带了多少钱回来?”另一个记者接着问道。如今,孙文携带巨款和大批军械回国的消息,已经广为传诵。上海《申报》就曾数次报道他购买战舰、兵舰带回的消息。多数**党人也都对孙先生能够带回巨款和军械,寄望很深,几乎没有人知道,孙先生是两手空空而来。

    孙文双手作势拍了拍自己的口袋,潇洒地一笑:“我没有带回分文,我所带来的只有**精神”

    “呵呵”孙文的“俏皮话”引来了无数善意的笑声,记者们也没有把他的话当真,大家都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是孙先生放的烟幕弹,事实肯定不是如此。当天,唐绍仪拍给袁世凯的密电中,特意写道:孙中山到上海带来巨资,偕同泰西水陆军官数十名,又拥有新制飞艇二艘,声势巨大。

    “孙先生,您对北方的袁世凯有什么看法?”一名外国记者,也操着一口不甚流利的中国话争着问道。

    孙文淡淡一笑:“袁先生若能尽快推翻清室,与南方一致建立共和,就功臣”

    记者们纷纷提问,孙文都巧妙的一一解答,一时众皆尽欢。

    码头上的人们没有人能知道,孙先生在海外的外交和筹款活动,几乎是完全失败。在美国时,他曾数次写信求见美国国务卿诺克斯,却被婉拒。孙先生到达伦敦后,通过朋友荷马里,结识了生产马克沁机关枪的兵工厂主达尔生,请他帮忙向英国外相格雷转交了函件:借款100万英镑,**胜利后,给英美在华若干优先权利。

    这份文件在英国外交部被传为笑柄,格雷称孙先生为“理论性的与喜说大言的政治家”,他同时转告孙文:“英国将保持中立”,并表示:“英国对袁世凯将予尊敬”。不过,英国政府表示,不反对他经过英属殖民地时做短暂停留。

    孙先生抵达巴黎时,受到的待遇比在美、英时要好得多。他访问了法国下议院,会谈气氛极为和洽,当孙先生提出法国是否立即承认**政府时,各议员均答以自当尽力为之。接着,孙文受到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总裁西蒙的宴请,席间宾主言谈甚欢,但是当孙先生提出借款要求时,西蒙却以四国银行团已达成一致协议严格遵守中立等理由婉拒。

    面对码头上欣喜若狂的人们,孙先生自然是要把这些不如意的事情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他轻描淡写的答复,迎来了一阵阵的掌声,人们把这看成了孙先生的风趣和气度,折服不已。

    …………………………………………………………

    人群中,苏督程德全对着身边一位须发半白、精神矍铄的老者,轻声问道:“季翁识人之明,众所钦服。以您看来,眼前孙公可算何等人物?”

    被程德全称为“季翁”的正是前清状元公、亦绅亦商,也是如今江南一带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张謇张季直老先生。程德全作为满清的守土大吏(江苏巡抚),能够顺应大势、及时反正,除了他本身思想开明之外,与张謇的鼎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而且,程德全在政界资历很浅,根基不深,他要想掌握局面,不得不全面倚赖在江浙声望最隆的张老先生。

    张謇淡淡一笑,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向着身旁的浙督汤寿潜问道:“蜇仙兄以为如何?”

    汤寿潜也是江南立宪派的头面人物之一,因争路权、修铁路而名重一时,他与张謇私谊很深,堪称莫逆。

    闻得张謇之言,他拈须答道:“孙逸仙党名望最著的人物,如今粗粗一看,也当得谦谦君子,甚有领袖风范也”

    程德全颔首赞同,他如今对这些**党的领袖人物,可说是急欲倾心归附,早在苏州独立之后不久,他就致电各省都督,表示:“大局粗定,军政民政亟须统一,拟联东南各军政府公电恳请孙中山迅速回国,组织临时政府,以一事权。”见到黄兴之后,他又放下身段,极为恭敬的尊称对方“克公”。现在看来,孙公不是骄盈之辈,对他们这等刚刚投顺**的前清官吏,也算是一大福音。

    张謇微笑不语,心中却已经给孙文下了一个不好的判语:“不知崖畔”不过,码头上成千上万的人,都在为孙文欢呼,就连身边的两位老友,也都对孙文观感极佳,他当然不会不识时务地去泼冷水。况且,他对国内局势早有定见,最终收拾局面的非得袁项城不可袁世凯出山之前,他曾特意赴彰德与袁世凯作彻夜长谈,如今,他与袁世凯之间,更是差不多每天都有密电往返。

    ……………………………………………………

    “哼,‘咱们’这位孙总理,还是喜欢故作大言啊”人群的另一旁,陶成章有些不屑的哼道。

    “焕卿,为了**大局,以前的恩怨就暂时放一放吧。”章炳麟苦笑劝道,从内心里说,他对孙文的看法,并没有改变,但是,他是识大体之人,早在上海光复不久,他就致电陈其美,表示欢迎大**家孙逸仙回来主持大局。当然,他对**党中一些人必欲推举孙文为大统领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孙君长于议论,此盖元老之才,不应屈之以任职事。

    不过,已经“破门而出”的章炳麟,毕竟重新对同盟会释放出了善意,所以,黄兴到上海后,也立即致函于他,以“如何扩大同盟会”相询,言下之意,不无把光复会重新合并进同盟会的意思。然而,章炳麟给予黄兴的回复是“**军兴、**党消,天下为公,乃克有济,若以**党人召集**党人,是欲以一党组织政府,若守此见,人心解体矣。”这个意见,黄兴当然无法接受。

    章炳麟现在想起此事,仍然忍不住暗暗摇头,嘿嘿,克强一定会笑我迂阔不通实际吧。

    “太炎先生,您是好心,可惜他们未必领情啊”陶成章听了章炳麟的劝告,万千思绪化作深深一叹。太炎先生立心久远,志愿宏大,但仅能画策,不能实行,对于具体的事务总有一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就说这次江浙沪光复,可以说是咱们光复会与立宪派,功劳各居其半,同盟会何与焉?沪军都督一职却被陈其美巧取豪夺,从此,“杨梅都督”之名,贻笑中外。更有甚者,风闻陈其美有谋夺浙督之意,他以为自己是他路上的绊脚石,有除掉自己之心。哼,英士小儿,就只能做这等鼠窃狗偷之事吧,与这样的人如何可能安心共事?

    听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一向不大瞧得起孙文的陶成章心中很不是滋味,不过回想几天前,自己当面指斥陈其美的一幕,陶成章心中又暗暗有些爽快。当时,陈其美听说他从南阳携带巨款回来,想讨要一部分款项,以作沪军都督府扩军之用,遭他峻拒,并直言:“你好嫖ji,上海尽有够你用的钱,我的钱要给浙江**同志用,不能供你嫖ji之用。”陈其美只好惭愤而退。

    ……………………………………………………

    无论私底下人们各有怎样的心思,孙文适时间赶到上海,立刻就是众望所归。各省驻沪代表很快集会商讨了几次,准备立即选举临时大总统,组织临时中央政府。

    1911年12月29日,各省代表选举临时大总统的会议终于举行,结果很快出来,17省代表投票,包括湖北代表孙武,有16票拥戴孙文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只有湖南代表、同盟会元老谭人凤老先生,却对孙文投了反对票,事前没有人能想到,谭老先生所瞩目的未来总统人选,竟然是年纪轻轻的两湖大都督王麟。

    不过,谭老先生的这一票影响不了大局,16票的绝大多数,决定了孙文即将成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的日子也定在了公元1912年1月1日。斯时,临时大总统孙文将到南京宣誓就职,组织临时中央政府。

    历史,至少从纪元的意义上说,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

    第三卷(完),下一卷“共和纪元”,尽力写出更精彩的故事来。汗~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