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徐晃


本站公告

    玄武铁骑用于冲刺的骏马,都是从明霞岛精选的上好良马,各个身材高大,骨骼雄峻,不仅负重能力强,而且冲击速度快,最前面的五十铁骑手里紧紧握住长枪,狠狠地向前冲去。。

    黄巾军虽然也有长长的拒马枪,可是基本上都是木杆,而且长度不如玄武铁骑的长枪,更何况,骏马上也披着马甲,而且脖颈和马首处的制甲打磨的非常光滑,并呈弧形,拒马枪撞上,却只是划过一处,那骏马依旧狠狠地冲撞进黄巾军的大阵中。

    只见一个玄武铁骑的骑士一声大喝,长枪握紧,狠狠地捅进对面的黄巾军士卒的身体,同时身体稍稍一侧,躲过他的拒马枪,而**雄驹气势不减,碗口大的马蹄重重的撞击在面前的盾牌上。

    黄巾军的盾牌不过是山里树藤编制而成,虽然能挡住长枪,可是怎么禁得住将近千斤的冲击,顿时四分五裂,马势稍减,可是仍然踏进面前士卒的胸膛。

    那黄巾士卒只是极为短暂的哀嚎一声,便被马蹄踏破了胸膛,身体立刻开了一个大洞,已然死亡。而他身后的强冰,则被长枪一撞,骨骼早就被击碎,身体倒飞一丈,落到人群当中,死的通透。

    而那骑士手中长枪稍稍下放,借着奔腾的马势,连穿三人,将挤在一块的几人冲开,挤出一片空地。

    随即他弃枪,从马跨处那处一把长刀,一个小圆盾,还没有开始挥动,只感觉身后一阵飓风,背后的第二排骑士已经冲了进来,他借助前排战友冲出的空挡,顺势前冲,又撞飞了一人,刺穿了三人,随即舍弃长枪,抽出长刀圆盾,大力劈杀。

    黄巾死士也是毫不退缩,奋勇争先,一个持拒马枪的黄巾勇士狠狠地将长枪对准奔腾而来的战马,猛的捣进战马的眼睛,那马一阵剧痛,上下蹦窜,不禁别断了枪杆,而且将马上的骑士甩下马鞍,只不过马镫处却是踏的揭示,没来及抽出,马上骑士结果被活活颠死。

    还有一个死士身躯强壮,以身侧肩部顶住盾牌,却是趁着战马冲击未果的时候将右手长刀从缝隙中刺出,正好刺中那马小腿,后面的黄巾士卒趁机前刺,将马上的骑士刺到。要知道两军阵前,千军万马混战之中,一人受伤倒地,只有被其他人马踏身死的份。

    太史慈身处第一排,本来他身为主将,不应该以身探险,但是对方主将徐晃也非等闲之辈,若是别的尉官,恐怕会出师不利,所以太史慈临时做了前锋,打算至少缠住徐晃,不让他对自己的骑军造成危害。

    太史慈的战马非同寻常,一身白色,无半根扎毛,雄峻异常,重约千斤,不在楚翔的坐骑之下,此时他依然握着自己的长戟,看着刺来的如林枪阵,大喝一声,一挥手,长戟月牙削断四根长枪,而**骏马没有半分减速,而是直直的撞上敌人的盾牌,依靠它本身的冲击力,撞飞了两块盾牌,后面的人也是被撞飞半空,在空中便吐血身亡。

    太史慈杀入敌阵,劈杀之间便有数颗人头飞上半空,伴随的是冲天的鲜血,而他的**骏马一刻未停,便如坦克一般将低档的士卒撞飞,直向徐晃冲去。

    徐晃见他骁勇,也是大喝一声,冲着他的来势迎上去,手中大斧便如轰雷一般劈砍过去。两下武器相撞,太史慈长戟小枝划过斧面,余势点过徐晃的肩膀,而徐晃的的斧尖也扫过太史慈的面盔,两人交战,依然不分胜负。

    但是太史慈的马速很快,两人交错而过,太史慈已经冲进了人群,劈杀刺砍,转瞬之间又有黄巾士卒被杀。

    徐晃本欲驳马回战,怎奈又有两匹战马冲他而来,马上骑士挥长刀,狠狠地向他劈杀。徐晃只得迎战,

    随之这两人乃是太史慈的亲卫,马上武功可是强化训练的,加上身上有战甲,徐晃和他两人混战十几回合,方才将他俩斩杀,随即又有人冲他杀来,被他直接劈成两半,反抢了坐骑。此时八百骑士已经从阵中冲过。

    这番冲杀,玄武铁骑虽然有良马坚甲,可是依然被缩成乌龟的黄巾坚阵杀伤二百,而伤者也有倒在阵中,或被践踏,或被黄巾死士杀掉。

    不过他们也被玄武铁骑一轮冲杀,损失惨重,光死者就有二百多人,几乎人人带伤。

    徐晃已知自己苦心积虑很久方才列出的阵型被官兵一冲而破,心中震撼,但是无暇多想,只是喊道:“死战!死战!”

    既然大家都是死士,自愿为了身后的家人兄弟而殿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大家都是历经生死,虽然死伤惨重,却是毫不退缩,大声呼啸道:“死战!死战!”

    太史慈眼中微微露出敬意,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手中长戟一挥,却是做了一个暗号,早就观察的第二队主将发现之后,立刻发起第二轮冲锋。依然是厮杀冲天,鲜血漫漫,持续了一顿饭的冲击之后,第二队冲阵而去,虽然留下了几十具尸体,但是却收割了三百多具尸体。徐晃虽未受伤,坐下战马却是换了三匹。

    望着只剩下不到三百人的弟兄们,徐晃心中悲切,知道全军覆没之日已经到来,不由得悲声唱到:“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三百死士个个带伤,此时却努力挺直腰杆,同声高唱,没有人有畏惧之色,反而斗志更加高昂。

    太史慈心中一动,一瞬间想到了追杀波才时候的情况,那一队队的黄巾军,明知必死,却是眼含热泪,前赴后继,和官兵拼死搏杀,口中却唱着这些民谣,丝毫没把生死放在心上。

    是啊,太史慈也不是含玉而生的世家子弟,亦是寒门小户之家,寡母含辛茹苦将他养大**,他也经历过世事的艰难,知道黄巾军为何造反。

    大凡天下大乱,无非是三分天灾,七分**,天灾倒也罢了,故事科技不发达,很难抵御干旱、蝗虫等等灾害,可是官吏没完没了的增税,没完没了的征发徭役,地主大户也是不停地欺压良善,残酷剥削每一个百姓。

    孝景皇帝制定了三十税一,可是架不住底下的官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再加上如今的朝堂乌烟瘴气,宦官、外戚、士族轮番上台,**皇帝于股掌,视天下百姓为驺狗,整个大汉,基本上处在火山口。

    即使没有张角造反,也会有黄巢、方腊、李自成、洪秀全这些草莽揭竿而起,反抗暴政。本来中国的农民是最善良的,他们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能充满希望的活着,可是一代又一代的贪官污吏,豪强地主,却不停地夺走他们最后的口粮,丝毫不给他们活路。

    中国农民的反抗是最彻底的,一旦被激发起来,他们就会毫不留情的同敌人作斗争,他们前仆后继,他们英勇顽强,他们只为了生活的希望,就用孱弱的身体对抗暴政的长枪。

    太史慈微微一探,发出命令制止了第三队的冲杀,他本来打算在第三队冲杀之极,第一、第二两队从左右杀进,一举破敌,此时他却放弃了这个想法。

    太史慈单骑向前,喊道:“徐晃,我知道你是当世英雄,如今你大势已去,败亡在即,这些士卒都是忠义之人,勇悍之辈,我亦敬之,不忍杀之,你难道要用这些勇士的血,来见证你的失败吗?”

    徐晃沉默片刻,没有立即回答,他年少的时候也是读书习武,却是不忿河东豪门欺压良善,故而前往青州投奔同乡,被杨凤赏识,做了亲卫,他也熟读兵书,知道黄巾军大势不妙,本欲死战以报杨凤知遇之恩,眼下看着三百生死兄弟,却是踌躇不定。

    但凡有一口气活着,哪个想死?徐晃没有说话,太史慈又道:“我家主公楚翔楚云飞,心怀仁义,自四年前就招揽流民,开发海外岛屿,救活四万流民;后治理东莱,治下百姓无乏粮之苦,全郡一片兴旺,赖此活命者有几十万人。”

    顿了顿,又道:“你奉命阻击于我,我便从了你愿,不再追击白波杨凤,只要你投降于我!如何?”

    徐晃沉思不语,太史慈接着道:“我麾下将士,各个骁勇善战,只因我家主公仁义爱民,为圣天子护佑百姓,故而人人奋勇,乐为效死;汝今日降我,一可以救活这三百勇士,二可以让白波杨凤安全,一举两得,如何?”

    徐晃心中思考片刻,知道太史慈真心招降,否则他一声令下,接近两千的骑兵对阵不足三百人的黄巾步军,胜负根本不成问题,徐晃也不是愚忠之辈,但是却沈吟良久,方才叹息一声:“吾知白波、杨凤不是立业之人,奈从之久矣,不忍相舍。而且随我的这些勇士,都有家人跟随白波他们,岂可舍之。”

    太史慈道:“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若是徐兄担心家人,则我可与诸位约定,此生不遣诸位与白波、杨凤等人交战,如何?”

    太史慈听罢,看了看麾下将士,却见众人看着自己,其中一个道:“徐头领,我们听你的。”

    “是啊!我在青州待过,听说过楚家招徕流民的事情。”

    “太史将军这么说,我等愿追随徐头领。”

    听着部下的言语,徐晃下定决心,甩蹬下马,走到太史慈跟前,将大斧扔在地上,单膝跪倒:“徐晃愿降!”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