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太子的意


本站公告

    新春快乐!情人节快乐!

    ----------------------------------------------------------------------------------------

    皇宫内……

    欧阳伟散朝之后正向宫门外行去,以往与自己政见不和的太子破例喊住他:“欧阳大学士请留步。”

    “太子殿下有何贵干?”看到时太子喊自己,欧阳伟有些奇怪。转身给太子行礼问道。

    来到近前一摆手,太子笑着说道:“学士不必多礼。本宫也没什么大事,只是想跟学士随便聊聊。”

    太子怎么会没事随便找人聊天呢?一定是有重要的事跟自己说。虽然自己屡屡跟太子身边的人作对,但欧阳伟从来没有跟太子有过正面冲突,更别说在朝堂上。这点分寸欧阳伟还是能把握得了的。欧阳伟跟在太子的侧身后随着太子往前边走边听。

    “……学士,说心里话,本宫十分渴望在突厥问题上众臣能够保持一致,集思广益,协助父皇坚决把突厥据于我大阳国门之外,以保我大阳百姓安危。今日朝堂上有关这个的问题,学士对本宫的见解有何看法不妨说说。”略微沉吟了一阵,太子有些感慨地说。

    最近一段,玄宗皇帝和朝臣们几乎每天都在探讨应对突厥进犯边境的问题。前天,泗水和幽州边关又有八百里加急送来,两位边关总兵请求朝廷速派增援。看到一味防守不是办法,今天太子在朝堂上提议大阳应该考虑主动出击。

    太子这是怎么了?怎么跟自己一个文官讨论起兵事来?奇怪归奇怪,太子问话不能不答。略作思索,欧阳伟谨慎地说道:“臣虽为文官,但也看不得我大阳为外族欺辱。今日殿下主动出击的提议臣以为甚好。具体细节问题,恕臣一个文官不能提供更多的见解。”

    其实细听之下可以看出,欧阳伟除了赞同太子的提议之外,其它的什么也没有。而太子似乎对欧阳伟如何应答不是很关心,听完之后,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不过在离开时突然说了一句话让欧阳伟心里咯噔一下:学士家的二公子最近还好吧?

    张松的热情超出了欧阳聪的想象:第二天一早带人到学士府考察了一番,又跟欧阳聪具体核实了一下建筑项目,探讨了一些建造细节之后,就回去准备去了。回头欧阳聪又跟官家财叔做了一些交代,不外乎以后如何配合、接待张松建造事宜。

    虽然以现在自己在府里的人气还有自己在老爹眼里的爆棚指数,自己重建小院的事老爹不至于有什么意见,但老爹毕竟是一家之主,在府里大兴土木这么大的事儿不经过老爹拍板说不过去。

    巧的是没等欧阳聪去找老爹,晚饭之前,老爹却先派人来找欧阳聪和娘亲过去吃饭。趁着吃饭的时间,欧阳聪把自己的改造计划大致跟老爹说了一下。老爹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了句:用度方面跟财叔说吧。之后再也没提这事。

    虽然欧阳聪知道老爹找自己过来肯定是有事要跟自己说,不过欧阳聪以为不会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所以根本就没有在意。此刻见老爹对改造院子这么大的事也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欧阳聪才觉得事儿不会小了。究竟能有什么大事呢?不会是象上次那样,吃晚饭后把自己叫到书房单独说吧?!怀着忐忑的心情吃完了饭,老爹果然把欧阳聪给叫走了。

    还是像上次那样,爷俩坐下后,欧阳伟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截了当地把散朝之后太子跟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跟欧阳聪说了一遍。

    老爹的话顿时让欧阳聪提高了警惕――太子还是注意上自己了!理了理思路,欧阳聪说:“父亲,孩儿以为,太子殿下找父亲谈话实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尤其是最后那句话话更说明了这个问题。孩儿以为,太子这是想试探孩儿。父亲以为呢?”

    默默点了点头,欧阳伟看着儿子没说什么。

    看到老爹没有说话的意思,欧阳聪只得继续说道:“孩儿认为,具体地说,太子殿下是想听听在突厥犯边问题上,孩儿是怎么看的。是防守还是主动出击?如果孩儿的看法跟太子殿下的意见一样的话,那么如何出击?具体有什么策略?这才是太子殿下真正关心的问题。”

    “那么克儿在这件事上有什么看法?”欧阳伟没有想到儿子对太子看得这么透彻,略微有些吃惊地问道。

    “呵呵,父亲,孩儿从来没有到过边关,也没有经历过战事,况且孩儿对大阳的兵部、对突厥的兵马粮草将帅能力等各方面都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所以孩儿能有什么看法?”欧阳聪自嘲地说。

    想想也是,自己的儿子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两国交兵这么大的事指望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能给出建议确是强人所难。可是,太子难道不清楚这些吗?为什么还要试探呢?莫不是皇上也对儿子注意上了?

    突然之间冒出这个想法让欧阳伟心里一阵担心。吩咐欧阳聪回去休息之后,欧阳伟独自坐在书房里仍在琢磨着这件事。

    跟老爹一样,欧阳聪回到自己的小屋也没闲着,将老爹今天跟自己说的话一字一字地在脑中又过了一遍。最后,欧阳聪确信太子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老爹来试探自己。

    太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件事对自己,甚至对老爹、对欧阳家是好是坏呢?欧阳聪苦苦地思索着这几个问题。

    照目前的情形来看,形势对大阳朝十分不利。如果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类似于历史上蒙灭宋建元、金灭明建清的悲剧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无论如何,必须阻止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时代!这是必须的!下一步朝廷肯定要对突厥用兵了,不管是太子还是皇上对自己怎么看已经不重要了,自己必须要做点事了。可是做什么呢?

    “哈哈,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呢?”欧阳聪突然想起自己预订的那些琉璃块应该到了。有了琉璃块,那望远镜也就没有问题了。对于这个时代的战争来说,望远镜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太子皇上如何试探自己暂且不提,单说为了保国安民,也为了自己能长久地作自己的逍遥少爷,欧阳聪觉得也应该将望远镜给贡献出来。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欧阳聪一直忙于望远镜的试制。而府里的石匠朱二坎的手艺也确实高超,在这个时代,朱二坎单靠手工磨制出的凸透镜几乎与自己前世所见的差不多。经过反复调试,大阳朝的第一个单筒望远镜终于做成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