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不朽之作


本站公告

    在人们的脑海中已经慢慢淡化的“长安第一大才子”欧阳聪,此刻又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欧阳伟的同僚们,更是围着欧阳伟问这问那的。其中问得最多的就是这孩子怎么一下子就转性了呢?当大家听说是因为欧阳聪挨了一顿板子暴揍,又在祖宗祠堂跪了一宿之后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众人感到新奇的同时,个别家里有不肖子的正在考虑是否回去也将自己的儿子来一顿板子。

    欧阳伟此刻看似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可在心里,欧阳伟担心得不得了,不住地暗骂这个多事的儿子尽做一些出格的事儿。想想也是:就是再有才,欧阳聪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再看柳永、墨大闲等人,欧阳聪跟人家根本就没法比。万一儿子不知轻重将柳永献给王爷的苍松图给弄坏了,自己被同僚嘲笑倒是其次,王爷和太子怪罪下来可不得了。

    暗暗攥了一把拳头,欧阳伟跟众人一起向欧阳聪的方向看去。

    旗王和太子听说欧阳聪要在柳永的苍松图上题诗,都感到十分新奇:见过现场作诗的,也见过现场作画的,可要在名动天下的大才子柳永的画中题诗,这还真是第一次遇到。。在小王爷的吩咐之下,很快就摆好了书案。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墨大闲等人跟着柳永和欧阳聪一起来到了书案前。铺开画卷,欧阳聪提笔蘸墨,深吸一口气之后,一种众人从没见过的字体出现在众人眼前,随着字数的增多,众人慢慢将注意力集中到诗词内容上了: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妙哉!好一个傲雪苍松诗!”欧阳聪的最后一个字刚落到纸上,墨大闲就忍不住击节赞叹起来。

    “哈哈――,墨前辈所说正是晚辈所想。欧阳公子此诗与晚辈之画相得益彰,真乃绝配!”墨大闲刚一说完,柳永就忍不住随之赞叹起来。

    旗王本身在诗画字方面造诣不浅,此刻又听到明镇天下的两大才子一起夸耀欧阳聪的诗作,兴奋之余赶忙吩咐人给众位端来数杯酒:“本王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来,大家为长龄先生和欧阳公子的绝世佳作共饮一杯!”

    听到了墨大闲、柳永和王爷的话,欧阳伟这才放下心来。但随即又开始迷惑起来:前一次听到儿子的诗作,自己虽然吃惊,但想到有可能是误打误撞而已。可今天欧阳聪竟然又作出了一首能让墨大闲柳永等人击节赞叹的佳作,欧阳伟实在是搞不明白了。

    不容欧阳伟细想,众位同僚都纷纷举杯向欧阳伟祝贺,这其中也包括王?,只不过王?的脸色有些难看。

    一直没有表态的太子喝过酒之后,突然指着诗词问道:“欧阳公子,本宫看这字有些奇怪,也许是本宫孤陋寡闻,好像从没见过这种字体,公子可否指教?”

    机会来了!欧阳聪赶忙向太子躬身施礼:“太子殿下明鉴,这字体是草民新近习练的一种字体。草民并无创新之意,只是习练过颜体和柳体之后偶然所得而已,幼稚得很。还望太子殿下恕草民鲁莽。”

    说到欧阳聪的字,不能不谈到现代的印刷体和奸相秦桧的宋体字。本来欧阳聪没想习练宋体字,因为欧阳聪从来就没有见过宋体字的字帖。不过现代版的书籍使用的印刷体其实就是宋体字,这种字形早已经印在欧阳聪的脑子里。

    所以,之前欧阳聪一尝试,别说,还真写得像模像样的。于是,欧阳聪就多了一个心眼:既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这种字体,那么自己为什么不捷足先登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欧阳聪慢慢掌握了这种字体的书写诀窍。现在虽然还稍有稚嫩的感觉,不过大家毫不怀疑,这种字体必将成为堪于柳体、颜体相比肩的又一种新的书写体。

    “哦?原来是欧阳公子自创的一种字体?可敬可敬!来,本宫敬欧阳公子一杯!”端起仆人送上来的酒,朝欧阳聪一举杯,太子一饮而尽。

    饮过之后,欧阳聪觉得礼物也献了,酒也喝了,跟太子也有了初步的接触,看情形,太子对自己的印象应该不错。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刚要随柳永等人回座位,太子突然又把欧阳聪给叫住了:

    “欧阳公子请留步,不瞒公子,本宫对这种新字体十分感兴趣,不知公子能否为本宫再书写一幅?”

    嘿,这倒有意思。太子竟然主动开口向自己求字,不知太子是真的喜欢字还是别有用心?

    既然太子开口了,欧阳聪就不能不给这个面子,再说,欧阳聪也希望借此改善自己及老爹同太子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刚才的诗词再写一遍的话,那就没什么意思了。要送就送一份重的!略一沉吟,欧阳聪凝神运笔,于是,一首传遍大阳,甚至在突厥也被广为传唱的不朽之作就这样诞生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静!绝对的静。这是怎么回事?沉浸于诗词书写中的欧阳聪收笔之后,发现四周竟然出奇地安静。难道东坡居士这首传唱千古的传世之作竟然不入众人法眼?

    郁闷地抬起头,周围的情形把欧阳聪吓了一跳:太子、王爷就不用说了,就是墨大闲和柳永这样的绝世才子竟然也是一副痴痴呆呆地样子紧盯着诗词,嘴还不住地动着,显然是在反复吟诵。

    也许是因为这是欧阳聪给自己写的缘故,太子最先反应过来:

    “哈哈――,好一个高处不胜寒!好一个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生能得此绝世之作,死亦无憾。拿酒来,本宫再敬欧阳公子一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