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节 廷议之前


本站公告

    这时候,有下人来报:“大人,门外粱侯杨公拜见!”

    “杨仆?”公孙贺拿着酒樽,细细的把玩了一下,沉思了许久,然后才对那下人吩咐:“你去告诉粱侯,就说我今日宴饮时多喝了几杯,已不胜酒力,请粱侯明日再来……记住,说话要谨慎一些,不要让他听出了别的味道!”

    “诺!”

    待下人离去。公孙敖有些好奇的问道:“贺兄,为何不见那杨仆?”。言下之意却是很明显,现在朝堂上已经把当今天子决意一定要灭掉朝鲜,扫清帝国东北的隐患,传的沸沸扬扬了。

    而朝鲜濒临大海,其国中多有水道,欲伐朝鲜,必阙善水战之将。

    而当今国朝之中有能力统帅骑兵,千里奔袭,取敌将首级的上将非常多,而拥有统帅水师特别是统帅大规模水师出战经验的很少,五个手指数的清楚。

    无非就是王温舒,路博德,杨仆三人而已。

    然,现在王温舒是中尉,路博德是卫尉,都已位列九卿。尽管,在过去大汉经常有过中尉,卫尉归入某一将军麾下或独立领军出征的故事。

    但是,那是在吴楚叛乱以及北击匈奴的战争中。

    那些战争都是对等的两个对手之间的交锋,出动中尉,卫尉,合情合理。

    但朝鲜……卫氏朝鲜在理论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大汉的外番,国小人少。出动中尉,卫尉去讨伐……大汉国还丢不起这个脸。

    “敖兄有所不知……”公孙贺笑道:“几月前,我曾主动邀请过这位粱侯……但是人家一会推脱说今日身体不适,明日又是公务在身,分明就是看不起老夫我这小小的太仆官,人家眼睛盯着的是天子身边的大红人冠军侯……今日主动找上门来……”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公孙贺笑着解释道:“老夫猜,他可能在冠军侯那里吃了鳖!”

    “且先晾他几日再说,也让他知道知道老夫的手段!”

    “贺兄……”公孙敖劝道:“你我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可还没一个像样的有军功在身的大将来投啊……千金买马骨,兄就是再委屈,也还是忍一下吧!”

    “放心!”公孙贺肯定的道:“我自有分寸,这种事情上面,我不会意气用事!”

    -0-0-

    门外,杨仆再一次听到了被婉拒的话。

    不过,这一次却让他舒服多了,至少,他还得到了明日再来的邀请,不算掉面子。但是,他还是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奈。

    想他在南方,简直就是土皇帝,那个地方官员,豪强不是一个个阿谀奉承,送上美酒佳人巴结。

    他打下番禺,嫌砍的首级少了,就大手一挥,将本来已经投降的千余俘虏的脑袋也砍了下来,又杀了两三千当地土著,割下脑袋充作军功。

    那时候,谁敢给他脸色看?谁又敢训斥他?

    军权在手,他杨仆就是天,就是地,就是真正的至尊,即使是当今天子也不好太过严厉。

    可是到今天他才赫然发现,其实,在大汉国,他还什么都不是,比他有权,比他有地位的人,太多了!

    “我一定要拿到伐朝鲜的将权,攻灭朝鲜,然后加官进爵,再将今日的耻辱,还给他们!”杨仆在心中恨恨的道。

    -0-0-0-

    第二天,霍子侯在陈家早早吃过早饭,就登上马车,往甘泉宫赶去。

    今天,是大汉天子回朝之后,第一次在甘泉宫召开廷议的日子。介时,在长安的三公九卿,各诸侯王代表以及公侯贵卿,凡八百石以上的官员,都在甘泉宫有一个坐的席位,有坐席听朝的资格,自然也有发言权了。

    廷议之上,官无分大小,年纪无分老幼皆有说话的资格。

    廷议作出的决定,就是整个国家的意志,即使天子也不能更改,而且祖制,变更重要法律政策或者加征赋税以及发动战争,全部都必须经过廷议,重大问题没有廷议审理,就不合法,不会得到有效执行。

    不要以为在这个时代,皇帝的权力就是无限大的。

    事实上皇帝的权力一直在被百官制衡,只是当今天子刘彻太精明,太能干了,还别开心思的搞了一个内朝,在原本执行国家政策的外朝权力给架空了不少,用合法的手段,把整个国家变成了他的一言堂而已。

    但是,当今天子刘彻却也仅仅是把外朝的权力稍微削弱一点,把权力集中到他个人身上罢了。

    帝国的传统,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若有朝一日他死了,那么原本被架空的外朝,又会在瞬间恢复全部功能,重新执掌这个国家的决策权力。

    在后来的历史上也正是如此,刘彻死后文官们在瞬间恢复了自己的功能,然后,开始了昭宣之治,甚至在某个时期,国家还召开了盐铁会议来决定经济政策。

    盐铁会议的历史,可比现代某些人吹嘘的所谓英国【宪章运动】早了无数年,估计还可能是全世界历史的第一次平民参与国政,与皇帝,大臣共同讨论经济政策,商定税率以及经营范围。

    不过可惜的是,西汉灭亡之后,后世的朝代,再也没有那个有召开盐铁会议,与地方代表共同讨论的心思了。

    本该永记史册,成为一个重要拐点的盐铁会议,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汉书》中的寥寥数笔记载。

    而盐铁会议之所以能够召开,是因为长久以来,帝国的廷议一直都是以开放,公平,尊重的形式举行的——只要能够参加廷议,就可以对廷议中天子咨询的军国大事进行发言,阐述自己的意见。

    这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否则,就不会有盐铁会议诞生的土壤。

    回到甘泉宫,宫门前已经停满了马车。全部都是赶来参加廷议的官员所有。

    急匆匆进了宫中,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把衣服换上奉车都尉的官服,戴上青绶,又梳洗了一会。

    便有宦官来通知霍子侯:“都尉大人,陛下请您过去!”

    “恩!”霍子侯站起身来,对着铜镜微微一笑,此时的他自己也觉得自己挺英武的,精气神很不错。

    便走出门,迎着晨曦的阳光,向天子的寝宫走去。

    半路上,霍子侯看到了自己的叔父霍光,正像一部精密的机械一般,一步一步的走上天子殿前的台阶。

    不用数,霍子侯闭着眼睛也能够知道,他从殿下到殿上的台阶,绝对是刚刚好八十一步,从来不多一步,从来也不少一步——即使,他在跟人说话。

    “叔父大人!”霍子侯远远的朝霍光喊道:“等一等我!”

    便从马车上跳下,跑上台阶。

    霍光回过头来,看到霍子侯,稍微停了一下脚步,笑道:“子侯来拉!”

    “恩!”霍子侯笑着点点头,跑到他面前,左右看了看,此时的霍光当真真是美男子一个,特别是他穿上那件光禄大夫的官服,更增添他一些成熟男性的魅力。

    不过,霍子侯只笑到了一半,他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因为他看到,在殿上的另一侧,李陵,李禹兄弟,在数名李家官员的簇拥下,也开始向上走。

    比之当然相见,今日的李陵更显大将风范。

    他今日穿着一件紧身的将官服,背上披着一件火红的战袍,脸上笑意盈盈,仿佛一切都已成竹在胸。

    他看到霍子侯,更神态平和的恭谨一揖。

    尽管霍子侯有些不太喜欢他们李家的人,但是,面对李陵这样的人,他完全找不到可以挑剔的地方,只得回首一揖。

    倒是李禹,霍子侯从他眼中看出了一些不屑与仇恨。

    “叔父大人,侄儿先去见过陛下,回头再来与您聊天!”霍子侯也懒得理会李禹那个家伙,对霍光一揖道。

    -0-0-0-

    大家给点鼓励吧~~~~~

    小帅现在非常需要大家的鼓励。

    总告诉自己要努力,可是一觉起来,看到可怜的收藏数,看到书评区干净的连广告也只那么几条,就很灰心很灰心啊。

    现在我才知道,其实,一本扑书的作者,需要的是读者的鼓励和安慰呀~~

    PS:刚看书评,看到几条鼓励的话,小帅俺激动万分,实在很感谢。

    假如明天我把心态调整好了的话,那么就爆发。

    恩,200票或者150票换一更。

    现在是5984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