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立教十五论


本站公告

    《重阳立教十五论》为全真道的初期论着。一卷。作者不详。一说为王重阳撰,一说为王之弟子据其语录编纂而成。该书论述了全真道初创之时的基本思想,共论十五题,实际讲述三个中心问题:

    第一,论述全真道士修行生活之准则,包括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等。指出道士住庵,是为了‘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以入真道;但也只需茅庵草舍遮形而已,反对大殿高堂和雕梁峻宇,否则,既‘非上士之作为‘,‘岂是道人之活计‘?很显然这是针对北宋时道教大兴宫观、腐化堕落所采取的俭朴措施。对于云游,认为‘遍览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而‘参寻性命,求问妙玄‘,‘访明师之不倦‘,‘问道无厌‘才是‘真云游‘。

    对于学书,指出‘不可寻文而乱目‘,要求‘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收之入心‘,以达到‘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解‘。反对‘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才俊‘的清谈,要做到‘既得书意,可深藏之‘。在合药方面,主张‘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对于交友,提出‘立身之本在丛林,全凭心志,不可顺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择高明者是上法‘。由上可见全真道初创时从严治教的概貌。

    第二,阐述全真道内丹修炼理论,包括打坐、降心、炼性、匹配五气、和混性命等。认为打坐者只求形体端然瞑目合眼,还是‘假坐‘;‘真坐者,须要十二时辰住行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能如此者,虽身处尘世,名已列于仙位。‘在修炼方面,主张先性后命,认力‘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性若见命,如禽得风飘飘轻举,省力易成‘。为此,要求道士收心降念,调炼性时,则要体验‘得中‘自妙之法。总之‘性命是修行之根本。‘

    第三,阐述全真道修真成仙之理论,包括圣道、超三界、养身之法,离凡世等。认为‘入圣之道,须是苦志多年,积功累行‘。要求达到‘身居一室之中,性满乾坤‘,‘寄于尘中,心已明于物外‘。提出:‘心忘虑念即超欲界,心忘诸境即超色界,不着空见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玉清之境矣!‘又说:‘法身者,无形之相也。不空不有,无后无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长,用之无所不通,藏之则昏然无迹。‘这些都表现出全真道融佛入道的思想倾向。并明确提出:‘离凡世者,非身离也,言心地也‘,‘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圣境矣‘。批评‘今之人欲永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又表明全真道在汲取佛教思想后,已经放弃肉体不死的成仙理想,而改为追求精神(或‘阳神‘)不死了。

    由上可知,此书既揭示了全真道的基本信仰――‘阳神‘不死;又阐述了达到此目标的基本手段――内丹修炼;还规定了道士修行的准则――苦己利人;并标榜立教之主旨――三教合一。故此书实为全真教义之大纲和基本内容,在全真道众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58xs8.com